一种高效节能型智慧花卉种苗培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4901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型智慧花卉种苗培育装置,所述混合箱下壁设置有第一液压杆,第一液压杆与第一液压泵连接,第一液压杆连接在固定架,固定架设置在车轮上,混合箱侧壁设置有推杆;混合箱顶部设置进料通道,进料通道内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一端活动连接在进料通道壁上,分隔板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液压杆,第二液压杆活动连接在进料通道内壁上,第二液压杆与第二液压泵连接;混合箱顶部上设置喷水管,喷水管上均匀连接设置有喷头,喷水管与进水管连接;混合箱下壁设置为半圆形,混合箱侧壁设置有转轴,转轴与旋转电机连接,转轴上设置有搅拌杆。便于基质易进行较均匀混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节能型智慧花卉种苗培育装置
本技术涉及花卉种苗培育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节能型智慧花卉种苗培育装置。
技术介绍
观赏花卉是一类花卉的统称。观赏花卉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适用于室内外装饰、美化环境、改善环境并丰富人们生活的花卉。包括乔木、灌木、草木、水生苗物。主要特征是花形奇特,形态微妙,色彩艳丽,气味芬芳,广被人们喜爱的品种。花卉产业作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是一项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绿色产业。观赏花卉在进行扦插繁殖时,育苗床铺设基质,育苗床铺设需多种基质混合,且多种基质混合效果影响观赏花卉扦插苗的培育。因此,提供一种高效节能型智慧花卉种苗培育装置。便于基质的混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型智慧花卉种苗培育装置,解决基质不易进行较均匀混合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节能型智慧花卉种苗培育装置,包括:混合箱、第一液压杆、第一液压泵、固定架、车轮、推杆、进料通道、分隔板、第二液压杆、第二液压泵、喷水管、喷头、进水管、转轴、旋转电机、搅拌杆;所述混合箱下壁设置有第一液压杆,第一液压杆与第一液压泵连接,第一液压杆连接在固定架,固定架设置在车轮上,混合箱侧壁设置有推杆;混合箱顶部设置进料通道,进料通道内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一端活动连接在进料通道壁上,分隔板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液压杆,第二液压杆活动连接在进料通道内壁上,第二液压杆与第二液压泵连接;混合箱顶部上设置喷水管,喷水管上均匀连接设置有喷头,喷水管与进水管连接;混合箱下壁设置为半圆形,混合箱侧壁设置有转轴,转轴与旋转电机连接,转轴上设置有搅拌杆。进一步的;所述混合箱下部开有出料口,混合箱的出料口处活动连接输出板,输出板连接有第三液压杆,第三液压杆活动连接在固定架上,第三液压杆与第三液压泵连接;输出板处混合箱壁上设置有挡板;固定架上设置有输出槽。进一步的;所述车轮与驱动电机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进料通道顶部活动连接有盖板。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上连接有可拆卸的集水槽。进一步的;所述混合箱侧壁上设置有观察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1、多种基质通过进料通道进入,在进料通道的第二液压杆连接的分隔板控制进入到混合箱内量,且便于混合箱的基质的搅拌混合;喷水管连接的喷头据需要进行喷洒,便于混合。2、混合箱内混合的基质通过第三液压杆连接的输出板伸展时进行输出,输出进入到输出槽内,便于输出,且挡板的设置,输出板和挡板形成输出通道,便于基质进入到挡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混合箱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混合箱的连接示意图。图中:混合箱(1)、第一液压杆(2)、第一液压泵(3)、固定架(4)、车轮(5)、推杆(6)、进料通道(7)、分隔板(8)、第二液压杆(9)、第二液压泵(10)、喷水管(11)、喷头(12)、进水管(13)、转轴(14)、旋转电机(15)、搅拌杆(16)、输出板(17)、第三液压杆(18)、第三液压泵(19)、挡板(20)、输出槽(21)、驱动电机(22)、盖板(23)、集水槽(24)、观察窗(25)。具体实施方式图1-3所示,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高效节能型智慧花卉种苗培育装置,包括:混合箱1、第一液压杆2、第一液压泵3、固定架4、车轮5、推杆6、进料通道7、分隔板8、第二液压杆9、第二液压泵10、喷水管11、喷头12、进水管13、转轴14、旋转电机15、搅拌杆16;混合箱1下壁设置有第一液压杆2,第一液压杆2与第一液压泵3连接,第一液压杆2连接在固定架4,固定架4设置在车轮5上,混合箱1侧壁设置有推杆6;混合箱1顶部设置进料通道7,进料通道7内设置有分隔板8,分隔板8一端活动连接在进料通道7壁上,分隔板8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液压杆9,第二液压杆9活动连接在进料通道7内壁上,第二液压杆9与第二液压泵10连接;混合箱1顶部上设置喷水管11,喷水管11上均匀连接设置有喷头12,喷水管11与进水管13连接;混合箱1下壁设置为半圆形,混合箱1侧壁设置有转轴14,转轴14与旋转电机15连接,转轴14上设置有搅拌杆16;育苗床铺设基质,基质的效果影响花卉种植培育;各种基质通过进料通道7进入,在进料通道7的第二液压杆9连接的分隔板8控制进入到混合箱1内量,且便于混合箱1的基质的搅拌混合;喷水管11连接的喷头12根据需要进行喷洒,便于混合。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混合箱1下部开有出料口,混合箱1的出料口处活动连接输出板17,输出板17连接有第三液压杆18,第三液压杆18活动连接在固定架4上,第三液压杆18与第三液压泵19连接;输出板17处混合箱1壁上设置有挡板20;固定架4上设置有输出槽21;混合箱1内混合的基质通过第三液压杆18连接的输出板17伸展时进行输出,输出进入到输出槽21内,便于输出,且挡板20的设置,输出板17和挡板20形成输出通道,便于基质进入到挡板20。实施例3: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车轮5与驱动电机22连接,根据需要驱动混合箱1运动,运动到需要进行铺垫的育苗床时,第一液压杆2带动混合箱1向上运动,便于混合箱1内的基质通过输出槽21输出。进入到育苗床。实施例4: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进料通道7顶部活动连接有盖板23;起到盖起来的作用。实施例5:在实施例1-4的基础上,固定架4上连接有可拆卸的集水槽24;混合箱1内混合搅拌时的水通过出料口出来的时候,可以通过集水槽24收集。实施例6:在实施例1-5的基础上,混合箱1侧壁上设置有观察窗25,便于观察混合箱1内的情况。尽管这里参照本技术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节能型智慧花卉种苗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箱(1)、第一液压杆(2)、第一液压泵(3)、固定架(4)、车轮(5)、推杆(6)、进料通道(7)、分隔板(8)、第二液压杆(9)、第二液压泵(10)、喷水管(11)、喷头(12)、进水管(13)、转轴(14)、旋转电机(15)、搅拌杆(16);/n所述混合箱(1)下壁设置有第一液压杆(2),第一液压杆(2)与第一液压泵(3)连接,第一液压杆(2)连接固定架(4),固定架(4)设置在车轮(5)上,混合箱(1)侧壁设置有推杆(6);/n混合箱(1)顶部设置进料通道(7),进料通道(7)内设置有分隔板(8),分隔板(8)一端活动连接在进料通道(7)壁上,分隔板(8)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液压杆(9),第二液压杆(9)活动连接在进料通道(7)内壁上,第二液压杆(9)与第二液压泵(10)连接;/n混合箱(1)顶部设置喷水管(11),喷水管(11)上均匀连接设置有喷头(12),喷水管(11)与进水管(13)连接;/n混合箱(1)下壁设置为半圆形,混合箱(1)侧壁设置有转轴(14),转轴(14)与旋转电机(15)连接,转轴(14)上设置有搅拌杆(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节能型智慧花卉种苗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箱(1)、第一液压杆(2)、第一液压泵(3)、固定架(4)、车轮(5)、推杆(6)、进料通道(7)、分隔板(8)、第二液压杆(9)、第二液压泵(10)、喷水管(11)、喷头(12)、进水管(13)、转轴(14)、旋转电机(15)、搅拌杆(16);
所述混合箱(1)下壁设置有第一液压杆(2),第一液压杆(2)与第一液压泵(3)连接,第一液压杆(2)连接固定架(4),固定架(4)设置在车轮(5)上,混合箱(1)侧壁设置有推杆(6);
混合箱(1)顶部设置进料通道(7),进料通道(7)内设置有分隔板(8),分隔板(8)一端活动连接在进料通道(7)壁上,分隔板(8)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液压杆(9),第二液压杆(9)活动连接在进料通道(7)内壁上,第二液压杆(9)与第二液压泵(10)连接;
混合箱(1)顶部设置喷水管(11),喷水管(11)上均匀连接设置有喷头(12),喷水管(11)与进水管(13)连接;
混合箱(1)下壁设置为半圆形,混合箱(1)侧壁设置有转轴(14),转轴(14)与旋转电机(15)连接,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进昆桂敏黎霞李慧敏孙丹陆林龙江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云南集创园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