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七根腐病的防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34864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七根腐病的防治方法,属于中药材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土壤中合理添加生物炭来改良土壤理化性质,调节土壤微生态环境,促进有益微生物的定殖,创造不利于病原菌生长的土壤环境,抑制土壤中病原菌的生长繁殖,从而有效控制三七根腐病的发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治方法生态环保、操作简单易行,在增加土壤肥力的同时对三七的根腐病的防效稳定持续。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生物炭调控土壤微生态环境的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控制三七根腐病的发生,而且能够提高三七的产量,增加三七种植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七根腐病的防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材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三七根腐病的防治方法。
技术介绍
三七又名田七,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药用植物中对环境条件要求比较苛刻的一种植物,性喜温暖阴湿。其独特的生态环境易诱发各种病害,其中以根腐病最为严重。在三七种植中多利用化学药剂薰蒸来减少土壤中病原数量,控制根腐病的发生流行。一些化学药剂虽有一定的效果,但对环境危害较大,还存在产地环境的安全隐患;另外,为控制根腐病的发生和蔓延,种植者往往加大农药施用剂量,加重了农药残留的问题。目前需要一种生态环保、稳定持续的三七根腐病防治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七根腐病的防治方法,该方法生态环保,既能有效防治三七根腐病发生,又能够增加土壤肥力。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七根腐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测定三七种植土壤的pH值;2)根据所述pH值将生物炭施用于三七种植土壤;所述生物炭包括木炭、竹炭或秸秆炭;当pH值<6.5时,施用秸秆炭;当6.5≤pH值≤7.5时,施用竹炭;当pH值>7.5时,施用木炭;所述生物炭的施用量为400~600kg/亩;所述秸秆炭的pH值为9~9.5,所述秸秆炭的EC值为7500~8000us/cm;所述竹炭的pH值为7.2~7.8,所述竹炭的EC值为1400~1600us/cm;所述木炭的pH值为6.0~6.5,所述木炭的EC值为520~650us/cm。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生物炭的施用量为500kg/亩。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生物炭的施用方式为撒施后翻耕。优选的,在步骤2)所述将生物炭施用于三七种植土壤后至种植三七前,还包括保持三七种植土壤湿度为15%~25%。优选的,在步骤2)所述将生物炭施用于三七种植土壤后,还包括种植三七,进行灌溉、施肥;所述种植三七的时间为施用生物炭5~10d后。优选的,所述灌溉的灌水量以保持土壤含水量为25%~35%为准。优选的,所述施肥的时间为自三七出苗量达到70%开始施肥。优选的,所述施肥的频率为20~40d/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七根腐病的防治方法,通过在土壤中合理添加生物炭来改良土壤理化性质,调节土壤微生态环境,促进有益微生物的定殖,创造不利于病原菌生长的土壤环境,抑制土壤中病原菌的生长繁殖,从而有效控制三七根腐病的发生。并且,通过在土壤中合理添加生物炭还能有效增加土壤养分,保水保肥,有效增加三七产量。本专利技术的防治方法生态环保、操作简单易行,在增加土壤肥力的同时对三七的根腐病的防效稳定持续。本专利技术利用生物炭调控土壤微生态环境的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控制三七根腐病的发生,而且能够提高三七的产量,增加三七种植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七根腐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测定三七种植土壤的pH值;2)根据所述pH值将生物炭施用于三七种植土壤;所述生物炭包括木炭、竹炭或秸秆炭;当pH值<6.5时,施用秸秆炭;当6.5≤pH值≤7.5时,施用竹炭;当pH值>7.5时,施用木炭;所述生物炭的施用量为400~600kg/亩;所述秸秆炭的pH值为9~9.5,优选为9.3;所述秸秆炭的EC值为7500~8000us/cm,优选为7600us/cm;所述竹炭的pH值为7.2~7.8,优选为7.2~7.4;所述竹炭的EC值为1400~1600us/cm,优选为1550us/cm;所述木炭的pH值为6.0~6.5,优选为6.0;所述木炭的EC值为520~650us/cm,优选为530us/cm。本专利技术中,施用生物炭后的三七种植土壤的pH值优选为5.5~7.5,更优选为6~7,弱酸性至中性环境适宜三七生长;施用生物炭后的三七种植土壤的电导率优选为200~600us/cm(适宜三七生长的电导率范围),更优选为200~400us/cm。pH和电导率(EC)都是土壤的基本化学性质,影响着土壤养分土壤中的转化、存在状态和有效性,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生长。三七生长的pH值在5.5~7.5区间,土壤电导率在200~600us/cm较适宜。本专利技术通过生物炭添加调节土壤pH至适宜三七生长的弱酸性至中性环境的同时需要考虑到土壤电导率的变化;所述生物炭的施用量为400~600kg/亩,能够同时满足土壤对pH和电导率的要求。本专利技术对所述生物炭的粒径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常规粒径即可。本专利技术首先测定三七种植土壤的pH值;本专利技术对所述测定三七种植土壤pH值的方法没有特殊限制;本专利技术根据根据种植土壤的pH值,将种植区土壤划分为酸性土壤(pH<6.5)、中性土壤(6.5≤pH≤7.5)和碱性壤土(pH>7.5)。本专利技术在测定三七种植土壤的pH值后,根据所述pH值将生物炭施用于三七种植土壤;所述生物炭包括木炭、竹炭或秸秆炭;当pH值<6.5时,施用秸秆炭;当6.5≤pH值≤7.5时,施用竹炭;当pH值>7.5时,施用木炭;所述生物炭的施用量为400~600kg/亩,优选为500kg/亩,生物炭用量过低,添加效应不明显,起不到调节土壤微生态环境的目的;生物炭用量过高,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生物炭自身携带的一些有机无机化合物在土壤中含量过高对作物具有毒害的风险;本专利技术设置生物炭的施用量为400~600kg/亩,既能够明显调节土壤pH,提高土壤电导率,还能有效增加土壤养分。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秸秆炭、竹炭和木炭购自于云南威鑫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述秸秆炭为碱性,pH值为9.3,EC值为7510us/cm,秸秆炭的pH和电导率都相对较高,适用于酸性土壤;所述竹炭为中性,pH值为7.4,EC值为1550us/cm,竹炭的pH值和电导率都居中,适用于中性土壤;所述竹炭为酸性,pH值为6.0,EC为530us/cm,木炭的pH值和电导率都相对较低,适用于碱性土壤。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生物炭的施用方式优选为撒施后翻耕,所述翻耕的深度优选为15~25cm,更优选为20cm。本专利技术在将生物炭施用于三七种植土壤后至种植三七前,优选的还包括保持三七种植土壤湿度为15%~25%,更优选为20%,控制土壤湿度为15%~20%,有利于生物炭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本专利技术在将生物炭施用于三七种植土壤后,优选的还包括种植三七,进行灌溉、施肥;所述种植三七的时间优选为施用生物炭5~10d后,更优选为7d后;所述种植的株距优选为5cm;所述种植的行距优选为5cm。本专利技术优选的采用水肥一体化的灌溉施肥方式;所述灌溉的灌水量以保持土壤含水量为25%~35%为准;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灌溉的频率优选为5~10d/次,更优选为7d/次;每次灌溉的灌水量优选为5~10m3/亩,更优选为7~9m3/亩;所述灌溉的方式优选为喷灌;所述施肥的时间优选为自三七出苗量达到70%开始施肥;所述施肥的频率优选为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七根腐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测定三七种植土壤的pH值;/n2)根据所述pH值将生物炭施用于三七种植土壤;/n所述生物炭包括木炭、竹炭或秸秆炭;当pH值<6.5时,施用秸秆炭;当6.5≤pH值≤7.5时,施用竹炭;当pH值>7.5时,施用木炭;所述生物炭的施用量为400~600kg/亩;/n所述秸秆炭的pH值为9~9.5,所述秸秆炭的EC值为7500~8000us/cm;所述竹炭的pH值为7.2~7.8,所述竹炭的EC值为1400~1600us/cm;所述木炭的pH值为6.0~6.5,所述木炭的EC值为520~650us/c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七根腐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测定三七种植土壤的pH值;
2)根据所述pH值将生物炭施用于三七种植土壤;
所述生物炭包括木炭、竹炭或秸秆炭;当pH值<6.5时,施用秸秆炭;当6.5≤pH值≤7.5时,施用竹炭;当pH值>7.5时,施用木炭;所述生物炭的施用量为400~600kg/亩;
所述秸秆炭的pH值为9~9.5,所述秸秆炭的EC值为7500~8000us/cm;所述竹炭的pH值为7.2~7.8,所述竹炭的EC值为1400~1600us/cm;所述木炭的pH值为6.0~6.5,所述木炭的EC值为520~650us/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生物炭的施用量为500kg/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霞红王文鹏朱书生黄红苹魏朝霞郭力维蔡志远李顺美朱有勇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