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苔立式柔性夹持输送装置及采收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4834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菜苔立式柔性夹持输送装置及采收机,其包括驱动系统,所述驱动系统连接两个并列且相邻设置的传送装置,各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与所述驱动系统连接的主动链轮、与主动链轮经环形链条连接的从动链轮、固定安装在所述环形链条外周的柔性夹持带,在驱动系统的驱动下,两个传送装置相向转动,且两个传送装置的柔性夹持带的中部互相接触,并形成多个菜苔苔竖直夹持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小巧、作业灵活,田间适应性好,对菜苔茎秆损伤小,能实现菜苔的有序夹持输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菜苔立式柔性夹持输送装置及采收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采收机械,特别是一种菜苔立式柔性夹持输送装置及采收机。
技术介绍
菜苔为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广东、上海、浙江等地,其品质柔嫩,味甘苦,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我国是世界上菜苔主产国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世界的30%左右,居世界第一。菜苔采收时间一般在11月中旬至翌年3月底,菜苔主要以鲜食为主,因而加大了菜苔采收的时效性。目前,我国菜苔收获作业基本上采用人工收获方式,耗费大量的劳动力,且收获效率低,影响收获的及时性。由于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直接影响着菜苔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性。因此,发展菜苔收获机械,实现菜苔生产的机械化有助于提高我国设施农业的生产效率。国内现有的菜苔收获机械大多采用菜苔卧式输送方式,比如中国专利CN110447385A公开的菜苔采收机的夹持输送装置采用的就是卧式输送方式,但卧式输送方式的输送效率低,且为无序收获,夹持输送过程中茎秆的损伤率也较大。因此本设计采用立式夹持输送,并用柔性材质的波纹带作为夹持元件,极大的解决了目前菜苔采收过程中输送效率低,且茎秆损伤率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机械化菜苔采收过程中输送效率低,且茎秆损伤率较高的不足,提供一种输送效率高,且茎秆损伤小的菜苔立式柔性夹持输送装置及采收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菜苔立式柔性夹持输送装置,其包括驱动系统,所述驱动系统连接两个并列且相邻设置的传送装置,各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与所述驱动系统连接的主动链轮、与主动链轮经环形链条连接的从动链轮、固定安装在所述环形链条外周的柔性夹持带,在驱动系统的驱动下,两个传送装置相向转动,且两个传送装置的柔性夹持带的中部互相接触,并形成多个菜苔竖直夹持空间。本专利技术采用两条竖直安装的柔性夹持带进行菜苔的立式夹持有序输送,提高了菜苔输送效率,且菜苔茎秆损伤小。优选地,所述传送装置的主动链轮安装在主动轴上,所述从动链轮安装在从动轴上,且所述主动链轮与所述从动链轮通过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环形链条连接,使所述柔性夹持带具有一定的高度,进而可以保证菜苔稳定夹持状态下的立式输送。优选地,两个所述传送装置的柔性夹持带的前端设置喂入夹角,且所述喂入夹角优选为60度,以保证收割过程中菜苔的正常喂入。优选地,所述环形链条由带附件的链节首尾连接而成,且所述柔性夹持带经所述附件安装在所述环形链条上。优选地,所述柔性夹持带为柔性波纹带,可利用柔性波纹带上间隙使菜苔的茎秆损伤尽量减小。优选地,所述传送装置的环形链条设置张紧结构,使两个传送装置上的柔性夹持带能处于张紧状态,从而保证菜苔立式夹持输送过程正常进行。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菜苔采收机,其包括行走底盘,所述行走底盘上安装所述的菜苔立式柔性夹持输送装置和切割器,且所述传送装置倾斜安装在所述切割器的上方。优选地,所述传送装置经电动推杆安装在所述切割器的上方,使所述传送装置的高度可进行自动调节,进而保证割茬高度的一致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小巧、作业灵活,田间适应性好,对菜苔茎秆损伤小,能有序夹持输送菜苔。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菜苔采收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菜苔采收机的左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菜苔采收机的传送装置的局部放大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菜苔采收机的俯视图。图中:1.底盘;2.行走轮;3.第一电机及变速箱;4.传动系统;5.第二电机;6.切割器;7.传送装置;8.链条传送系统;9.张紧结构;10.锥齿轮传动副;11.电动推杆;71.主动链轮;72.环形链条;73.从动链轮;74.柔性夹持带;75.菜苔竖直夹持空间;76.传送架;77.喂入夹角;721.附件;722.链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如:上、下、左、右等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进行描述的,并不对本专利的结构起限定作用。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菜苔采收机一实施例包括行走底盘,所述行走底盘包括底盘1和安装在底盘1两侧的行走轮2。底盘1上安装驱动系统,所述驱动系统包括安装在底盘1上的第一电机及变速箱3、与变速箱3的输出轴连接的传动系统4。所述传动系统4包括与变速箱3的输出轴连接的链条传送系统9、安装在链条传送系统末端的锥齿轮传动副10。底盘1的前端水平安装切割器6及用于驱动切割器6的第二电机5。底盘1的一侧经电动推杆11并列安装两个传送装置7,且两个传送装置7的前端朝下而倾斜安装在切割器6的上方。所述传送装置7包括与所述驱动系统的锥齿轮传动副10连接的主动链轮71、与主动链轮71经环形链条72连接的从动链轮73、固定安装在所述环形链条72外周的柔性夹持带74,在驱动系统的驱动下,两个传送装置7相向转动,且两个传送装置7的柔性夹持带74的中部互相接触,并形成多个菜苔竖直夹持空间75。为使所述柔性夹持带74具有一定的高度,保证菜苔稳定夹持状态下的立式输送,所述传送装置7还包括一传送架76,所述传送架76的一端安装主动轴,另一端安装从动轴,所述主动轴上相隔一定距离安装两个主动链轮71,所述从动轴上相隔一定距离安装两个从动链轮73,且所述主动轴上的主动链轮71与所述从动轴上的从动链轮73一一对应成组设置,每组相对应的主动链轮71与从动链轮73之间通过环形链条72连接,即本实施例的主动链轮71与从动链轮73之间通过两根平行设置的环形链条72连接。显然,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两根环形链条,也可在主动链轮71与从动链轮73之间仅设置一根环形链条,或三根、四根,甚至更多根环形链条,只要能保证菜苔稳定夹持状态下的立式输送即可。为保证收割过程中菜苔的正常喂入,两个所述传送装置7的柔性夹持带74的前端设置喂入夹角77,且所述喂入夹角77优选为60度。为方便柔性夹持带74的安装,所述环形链条72由带附件721的链节722首尾连接而成,使所述柔性夹持带74可经所述附件721安装在所述环形链条72上。为使菜苔的茎秆损伤尽量减小,所述柔性夹持带74优选采用柔性波纹带,以利用柔性波纹带上凹槽减小对菜苔茎秆的损伤。所述柔性夹持带74可采用14mm*14mm的方形柔性片对折后逐个安装在附件721上形成。显然,所述柔性片可为塑料片,橡胶块等。为保证菜苔立式夹持输送过程正常进行,所述传送装置7的环形链条72内设置张紧结构9,使传送装置7上的柔性夹持带74始终处于张紧状态。具体工作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菜苔立式柔性夹持输送装置,包括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系统连接两个并列且相邻设置的传送装置,各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与所述驱动系统连接的主动链轮、与主动链轮经环形链条连接的从动链轮、固定安装在所述环形链条外周的柔性夹持带,在驱动系统的驱动下,两个传送装置相向转动,且两个传送装置的柔性夹持带的中部互相接触,并形成多个菜苔竖直夹持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菜苔立式柔性夹持输送装置,包括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系统连接两个并列且相邻设置的传送装置,各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与所述驱动系统连接的主动链轮、与主动链轮经环形链条连接的从动链轮、固定安装在所述环形链条外周的柔性夹持带,在驱动系统的驱动下,两个传送装置相向转动,且两个传送装置的柔性夹持带的中部互相接触,并形成多个菜苔竖直夹持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菜苔立式柔性夹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的主动链轮安装在主动轴上,所述从动链轮安装在从动轴上,且所述主动链轮与所述从动链轮通过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环形链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菜苔立式柔性夹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传送装置的柔性夹持带的前端设置喂入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菜苔立式柔性夹持输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海峰曾大为吴明亮谢伟杨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