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形电池集成机构及方形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4588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方形电池集成机构,包括呈长方形条状的集成板;集成板沿长方形长边方向的中部开设有采集板槽,采集板槽用于固定方形电池的采集电路板;采集板槽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沿集成板长边方向排列的汇流片槽,每个汇流片槽均开设有两个贯穿汇流片槽底壁的极耳孔;每个汇流片槽的相对两侧的侧壁均设有用于将固定方形电池的汇流片固定在汇流片槽的限位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装配过程中节省了装配拆卸时间,提高了装配效率,降低了装配难度,可实现自动化、模块化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方形电池集成机构及方形电池
本技术涉及方形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方形电池集成机构及方形电池。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形势日益严重,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加强,新能源设备如电动车越来越收到全社会的重视,因而随之带来的是电动车车用电池以及电源系统的不断开发和改进。方形电池相比圆柱单体具有更高的集成效率、能量密度和容量,由于其形状规则,成组结构相比圆柱电芯更简单,成组相对容易,且空间利用率更高,对应成组效率和能量密度也更高。然而,现有方形电池的装配过程中,极耳的电连接与采集板的装配具有较为复杂、装配精度差、生产效率低等缺点。其次,现有方形电池极耳的电连接与采集电路板分别固定,均采用螺丝连接,单独装配和拆卸时都比较费时。最后,现有的极耳电连接与采集板固定,需要在装配过程中依次固定,会产生一些干涉,增加了装配难度。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方形电池集成机构及方形电池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形电池集成机构及方形电池,旨在改善现有方形电池的极耳与采集板的装配过程较为复杂、精度较差且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提高装配效率,降低装配难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方形电池集成机构,包括呈长方形条状的集成板;所述集成板沿长方形长边方向的中部开设有采集板槽,所述采集板槽用于固定方形电池的采集电路板;所述采集板槽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沿所述集成板长边方向排列的汇流片槽,每个所述汇流片槽均开设有两个贯穿所述汇流片槽底壁的极耳孔;每个所述汇流片槽的相对两侧的侧壁均设有用于将固定方形电池的汇流片固定在所述汇流片槽的限位筋。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采集板槽两侧的所述汇流片槽呈相互交错设置,每个所述汇流片槽的两个所述极耳孔分别与对侧相邻的两个所述汇流片槽相互靠近的两个所述极耳孔平齐。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成板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总正预留槽及总负预留槽;所述总正预留槽及所述总负预留槽分别设于所述采集板槽的两侧且分别对应开设有总正极耳孔与总负极耳孔。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总正极耳孔与所述总负极耳孔分别对应位于所述采集板槽两侧的所述极耳孔排列的直线上。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总正极耳孔与对侧位于最靠近所述总正极耳孔一端的所述极耳孔平齐;所述总负极耳孔与对侧位于最靠近所述总负极耳孔一端的所述极耳孔平齐。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采集板槽的底壁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成板开设有若干个减重孔。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有所述减重孔对称设于所述采集板槽的两侧并分别排列于同一直线上。本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方形电池,包括多个方形电芯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形电池集成机构;每个所述方形电芯的一对极耳分别电连接于位于所述采集板槽两侧的两个所述极耳孔上。本技术通过在集成板上预设采集板槽与汇流片槽,汇流片通过限位筋卡合在汇流片槽内,再将固定于采集板槽的采集板与汇流片进行电连接,实现了采集板与汇流片装配的一体化,最后将一体化后的集成板与方形电芯装配。装配过程中节省了装配拆卸时间,提高了装配效率,降低了装配难度,可实现自动化、模块化装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方形电池集成机构与汇流片槽放大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方形电池集成机构与汇流板及采集板装配时的分解图;图3为图1所示方形电池集成机构与汇流板及采集板装配完成的立体图;图4为图1所示方形电池集成机构与方形电芯装配时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技术,并不是为了限定本技术。本技术一方面是提供一种方形电池集成机构100,用于将方形电池的汇流板201与采集板202进行预先固定,在与方形电芯200进行装配,提高装配效率。如图1-图3所示,方形电池集成机构100包括呈长方形条状的集成板10,为了便于自动化、模块化加工,集成板10为一长方形状的薄板,采用例如塑胶等绝缘材质制成,用于连接方形电池的汇流片201与采集板202。其中。汇流片201与采集板202通过激光焊接进行电性连接。集成板10沿长方形长边方向的中部开设有采集板槽11,即采集板槽11平行设于集成板10的中部。采集板槽11用于固定方形电池的采集板202,可通过将采集板202卡合于采集板槽11内进行固定。采集板槽11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沿集成板10长边方向排列的汇流片槽12,每个汇流片槽12均开设有两个贯穿汇流片槽12底壁的极耳孔121。其中,所有的汇流片槽12分为两部分,分别排列于采集板槽11的两侧的一条直线上,即极耳孔121排成两列设于集成板10的两侧。每个汇流片槽12的相对两侧的侧壁均设有用于将固定方形电池的汇流片201固定在汇流片槽12的限位筋122。其中,如图1中的局部放大部分所示,限位筋122为伸入到汇流片槽12的凸起结构,通过卡合的方式将一个汇流片201固定在汇流片槽12中,免去了传统的螺丝固定的工序,装配时提高了效率,降低了难度。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采集板槽11两侧的汇流片槽12呈相互交错设置,每个汇流片槽12的两个极耳孔121分别与对侧相邻的两个汇流片槽12相互靠近的两个极耳孔121平齐。举例来说,将一个汇流片槽12分为相同大小的两部分,每部分包括一个极耳孔121;每个汇流片槽12的一部分与对侧的一个汇流片槽12的一部分对齐,另一部分与对侧的另一个汇流片槽12的一部分对齐,此时,该对侧的两个汇流片槽12各自对齐的一部分相互靠近。平齐的两个极耳孔121分别电连接一个方形电芯的两个极耳,因此,每个汇流片槽12中的汇流片201均用于串联相邻的两个方形电芯200。更进一步的,集成板10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总正预留槽13及总负预留槽14;总正预留槽13及总负预留槽14分别设于采集板槽11的两侧且分别对应开设有总正极耳孔131与总负极耳孔141。能够理解的是,当汇流片槽12交错设置时,采集板槽11两侧的两列极耳孔121分别有一个极耳孔121未能与对侧的极耳孔121平齐。此时将总正极耳孔131与总负极耳孔141分别设于对应平齐缺失的部分,即,总正极耳孔131与对侧位于最靠近总正极耳孔131一端的极耳孔121平齐,总负极耳孔141与对侧位于最靠近总负极耳孔141一端的极耳孔121平齐,从而形成两列对称的过孔结构。其中,总正极耳孔131与总负极耳孔141分别对应位于采集板槽11两侧的极耳孔121排列的直线上,便于引出固定整个方形电池的总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形电池集成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长方形条状的集成板;所述集成板沿长方形长边方向的中部开设有采集板槽,所述采集板槽用于固定方形电池的采集电路板;所述采集板槽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沿所述集成板长边方向排列的汇流片槽,每个所述汇流片槽均开设有两个贯穿所述汇流片槽底壁的极耳孔;每个所述汇流片槽的相对两侧的侧壁均设有用于将固定方形电池的汇流片固定在所述汇流片槽的限位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形电池集成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长方形条状的集成板;所述集成板沿长方形长边方向的中部开设有采集板槽,所述采集板槽用于固定方形电池的采集电路板;所述采集板槽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沿所述集成板长边方向排列的汇流片槽,每个所述汇流片槽均开设有两个贯穿所述汇流片槽底壁的极耳孔;每个所述汇流片槽的相对两侧的侧壁均设有用于将固定方形电池的汇流片固定在所述汇流片槽的限位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电池集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板槽两侧的所述汇流片槽呈相互交错设置,每个所述汇流片槽的两个所述极耳孔分别与对侧相邻的两个所述汇流片槽相互靠近的两个所述极耳孔平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电池集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板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总正预留槽及总负预留槽;所述总正预留槽及所述总负预留槽分别设于所述采集板槽的两侧且分别对应开设有总正极耳孔与总负极耳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形电池集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施荣宋振武王兵兵覃克贵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绿沃循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