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堆叠入壳体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4572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动力电池堆叠入壳体工装,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包括基座、支撑块、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所述基座倾斜固定在水平面上,基座的一侧有支撑面,所述支撑块垂直固定在支撑面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定位块固定在基座的支撑面上且在支撑块的下端,所述第二定位块垂直固定在第一定位块的上端,第二定位块的上端靠近第一定位块一侧有开口,开口的下端有台阶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工序少,操作便捷,保证了电池堆叠后整体的一致性,减少了电池堆叠完成前的周转造成产品出现不稳定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电池堆叠入壳体工装
本技术属于动力电池
,涉及动力电池堆叠入壳体工装。
技术介绍
在动力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借助特定的工装完成电芯堆叠入壳的工序,现有的技术是使用两套工装完成入壳工序,先使用第一套工装将电芯和泡棉依次进行堆叠,使电芯形成一个Block,再使用第二套工装将Block对齐整理并放置Block框架,工步繁琐,单工位实现功能单一,会使一致性存在差异,在Block未形成整体之前周转过程中会造成电芯整体错位导致一致性出现偏差,这就需要一种新型动力电池堆叠入壳体工装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动力电池堆叠入壳体工装,属于动力电池
,结构简单,工序少,操作便捷,保证了电池堆叠后整体的一致性,减少了电池堆叠完成前的周转造成产品出现不稳定情况。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动力电池堆叠入壳体工装,属于动力电池
,包括基座、支撑块、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所述基座倾斜固定在水平面上,基座的一侧有支撑面,所述支撑块垂直固定在支撑面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定位块固定在基座的支撑面上且在支撑块的下端,所述第二定位块垂直固定在第一定位块的上端,第二定位块的上端靠近第一定位块一侧有开口,开口的下端有台阶面。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有多个且平行设置,相邻的支撑块之间有操作空间。进一步的,支撑块的上端有第一斜面,第一斜面相对支撑面的倾斜角度在30°~60°之间。进一步的,支撑块表面的材质是光滑材质。进一步的,第一定位块的上表面相对支撑面的倾斜角度在90°~150°之间。进一步的,第二定位块上的开口的上端有第二斜面,第二斜面相对台阶面的倾斜角度在30°~60°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1.本技术结构简单,工序少,操作便捷,保证了电池堆叠后整体的一致性,减少了电池堆叠完成前的周转造成产品出现不稳定情况。2.本技术的支撑块有多个且平行设置,相邻的支撑块之间有操作空间,方便操作人员在此区域内操作,将壳体放入堆叠好的电芯外侧。3.本技术的第一斜面相对支撑面的倾斜角度在30°~60°之间,放入壳体时,壳体可以顺畅的沿着第一斜面位置进入到工装与电芯之间。4.本技术的支撑块表面的材质是光滑材质,具有一定的耐磨性,放入壳体时,不会因为与壳体摩擦产生碎屑,也不会损伤电芯。5.本技术的第一定位块的上表面相对支撑面的倾斜角度在90°~150°之间,使第二定位块与支撑面的中间有空隙,方便操作人员操作。6.本技术的第二斜面相对台阶面的倾斜角度在30°~60°之间,放入壳体时,壳体可以顺畅的沿着第二斜面进入开口。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动力电池堆叠入壳体工装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动力电池堆叠入壳体工装的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的相对位置示意图。附图标记:1、基座;2、支撑块;3、第一定位块;4、第二定位块;5、操作空间;11、支撑面;21、第一斜面;41、开口;42、台阶面;43、第二斜面。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为动力电池堆叠入壳体工装,属于动力电池
,包括基座1、支撑块2、第一定位块3和第二定位块4,所述基座1倾斜固定在水平面上,基座1的一侧有支撑面11,所述支撑块2垂直固定在支撑面1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定位块3固定在基座1的支撑面11上且在支撑块2的下端,所述第二定位块4垂直固定在第一定位块3的上端,第二定位块4的上端靠近第一定位块3一侧有开口41,开口41的下端有台阶面42。优选地,支撑块2有多个且平行设置,相邻的支撑块2之间有操作空间5,方便操作人员在此区域内操作,将壳体放入堆叠好的电芯外侧。优选地,支撑块2的上端有第一斜面21,第一斜面21相对支撑面11的倾斜角度在30°~60°之间,放入壳体时,壳体可以顺畅的沿着第一斜面21位置进入到工装与电芯之间。优选地,支撑块2表面的材质是光滑材质,具有一定的耐磨性,放入壳体时,不会因为与壳体摩擦产生碎屑,也不会损伤电芯。优选地,第一定位块3的上表面相对支撑面11的倾斜角度在90°~150°之间,使第二定位块4与支撑面11的中间有空隙,方便操作人员操作。优选地,第二定位块4上的开口41的上端有第二斜面43,第二斜面43相对台阶面42的倾斜角度在30°~60°之间,放入壳体时,壳体可以顺畅的沿着第二斜面43进入开口41。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基座1倾斜固定在水平面上,将电芯在支撑块2的前方堆叠,受重力作用,电芯的极耳与第二定位块4接触,电芯的侧面与支撑块2和第一定位块3接触,支撑块2、第一定位块3和第二定位块4对电芯起到了限位的作用,电芯堆叠完成后,操作人员在操作空间5中操作,将壳体套在电芯的外面,第一斜面21和第二斜面43使壳体进入过程更加顺畅,壳体的上端嵌入开口41中,开口41对壳体限位,此时完成壳体进入电芯工序。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动力电池堆叠入壳体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支撑块(2)、第一定位块(3)和第二定位块(4),所述基座(1)倾斜固定在水平面上,基座(1)的一侧有支撑面(11),所述支撑块(2)垂直固定在支撑面(1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定位块(3)固定在基座(1)的支撑面(11)上且在支撑块(2)的下端,所述第二定位块(4)垂直固定在第一定位块(3)的上端,第二定位块(4)的上端靠近第一定位块(3)一侧有开口(41),开口(41)的下端有台阶面(42)。/n

【技术特征摘要】
1.动力电池堆叠入壳体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支撑块(2)、第一定位块(3)和第二定位块(4),所述基座(1)倾斜固定在水平面上,基座(1)的一侧有支撑面(11),所述支撑块(2)垂直固定在支撑面(1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定位块(3)固定在基座(1)的支撑面(11)上且在支撑块(2)的下端,所述第二定位块(4)垂直固定在第一定位块(3)的上端,第二定位块(4)的上端靠近第一定位块(3)一侧有开口(41),开口(41)的下端有台阶面(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堆叠入壳体工装,其特征在于:支撑块(2)有多个且平行设置,相邻的支撑块(2)之间有操作空间(5)。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连成王利胡新华李晓海何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