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静触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4555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断路器静触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稳定性高、温升低的断路器静触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触头本体和静触点,触头本体包括水平设置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一端斜向下延伸形成连接部,连接部另一端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承接部,所述承接部上端设有触点支撑部,连接部内设有第一缓流口,所述承接部内设有与第一缓流口相连通的第二缓流口;触点支撑部包括触点安装中接部,触点安装中接部斜向内延伸形成触点安装部,所述静触点焊接在所述触点安装部上,触点安装部的端部两侧均设有向外延伸的引弧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整体的温升得到明显下降且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加工,提高断路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断路器静触头
本技术涉及断路器
,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静触头。
技术介绍
塑壳断路器能够在电流超过跳脱设定后进行自动的切断电源,断路器的电磁系统中具有可供电路连接或分断的动、静触头。静触头多固定在塑壳断路器上。现有的静触头温升大,影响断路器分断能力以及稳定性,另外现有的静触头不能快速安装定位,安装效率低。因此现有的断路器静触头仍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稳定性高、温升低、安装方便、定位准确的断路器静触头。本技术断路器静触头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触头本体和设在所述触头本体上的静触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本体包括水平设置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一端斜向下延伸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另一端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承接部,所述承接部上端设有触点支撑部,所述连接部内设有第一缓流口,所述承接部内设有与所述第一缓流口相连通的第二缓流口;所述触点支撑部包括斜向上设在所述第二缓流口上方且与所述承接部连接的触点安装中接部,所述触点安装中接部斜向内延伸形成触点安装部,所述静触点焊接在所述触点安装部上,所述触点安装部的端部两侧均设有向外延伸的引弧凸起;所述承接部两端设有方形定位槽,所述承接部前端设有圆弧定位槽。所述固定部、所述连接部、所述承接部的宽度逐渐变大。所述触点安装中接部和所述触点安装部之间形成的夹角α的范围为:100°<α<160°。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固定孔和接电孔,所述固定孔靠近所述连接部,所述接电孔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所述固定部的底部端。所述固定部两端设有定位凸块。所述固定部、所述连接部、所述承接部和所述触点支撑部为一体冲压成型。所述第一缓流口的垂直投影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缓流口的垂直投影面积。本技术断路器静触头的优点在于:1整体的温升得到明显下降,该静触头折弯部少,且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加工,提高断路器的使用寿命;2能够使得连接部快速的定位,实现固定;3实现传导电流的小引入和快速传导。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断路器静触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触头本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触头本体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触头本体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断路器静触头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本技术涉及的断路器静触头,包括触头本体1和设在所述触头本体1上的静触点2,所述触头本体1包括水平设置的固定部4,所述固定部4一端斜向下延伸形成连接部5,所述连接部5另一端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承接部6,所述承接部6上端设有触点支撑部7,所述连接部5内设有第一缓流口9,所述承接部6内设有与所述第一缓流口9相连通的第二缓流口10,缓流口的设计能有效降低温升,提高断路器的分段能力。所述触点支撑部7包括斜向上设在所述第二缓流口10上方且与所述承接部6连接的触点安装中接部11,所述触点安装中接部11斜向内延伸形成触点安装部12,所述静触点2焊接在所述触点安装部12上,所述触点安装部12的端部两侧均设有向外延伸的引弧凸起13,提高引弧效果,提高静触头使用寿命。所述承接部6两端设有方形定位槽14,所述承接部6前端设有圆弧定位槽15,提高静触头安装的稳定和效率,使得安装更加简便。所述固定部4、所述连接部5、所述承接部6的宽度逐渐变大。所述触点安装中接部11和所述触点安装部12之间形成的夹角α的范围为:100°<α<160°,此范围能断路器分断能力最佳。所述固定部4上设有固定孔17和接电孔18,所述固定孔17靠近所述连接部5,所述接电孔18在远离所述连接部5的所述固定部4的底部端。所述固定部4两端设有定位凸块19。所述固定部4、所述连接部5、所述承接部6和所述触点支撑部7为一体冲压成型。所述第一缓流口9的垂直投影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缓流口10的垂直投影面积,温升能稳定下降,便于生产加工。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断路器静触头,包括触头本体(1)和设在所述触头本体(1)上的静触点(2),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本体(1)包括水平设置的固定部(4),所述固定部(4)一端斜向下延伸形成连接部(5),所述连接部(5)另一端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承接部(6),所述承接部(6)上端设有触点支撑部(7),所述连接部(5)内设有第一缓流口(9),所述承接部(6)内设有与所述第一缓流口(9)相连通的第二缓流口(10);/n所述触点支撑部(7)包括斜向上设在所述第二缓流口(10)上方且与所述承接部(6)连接的触点安装中接部(11),所述触点安装中接部(11)斜向内延伸形成触点安装部(12),所述静触点(2)焊接在所述触点安装部(12)上,所述触点安装部(12)的端部两侧均设有向外延伸的引弧凸起(13);/n所述承接部(6)两端设有方形定位槽(14),所述承接部(6)前端设有圆弧定位槽(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静触头,包括触头本体(1)和设在所述触头本体(1)上的静触点(2),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本体(1)包括水平设置的固定部(4),所述固定部(4)一端斜向下延伸形成连接部(5),所述连接部(5)另一端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承接部(6),所述承接部(6)上端设有触点支撑部(7),所述连接部(5)内设有第一缓流口(9),所述承接部(6)内设有与所述第一缓流口(9)相连通的第二缓流口(10);
所述触点支撑部(7)包括斜向上设在所述第二缓流口(10)上方且与所述承接部(6)连接的触点安装中接部(11),所述触点安装中接部(11)斜向内延伸形成触点安装部(12),所述静触点(2)焊接在所述触点安装部(12)上,所述触点安装部(12)的端部两侧均设有向外延伸的引弧凸起(13);
所述承接部(6)两端设有方形定位槽(14),所述承接部(6)前端设有圆弧定位槽(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静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4)、所述连接部(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胜生刘松根李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瑞科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