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及触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4413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41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装置,触控面板包括基板、周边引线以及触控感应电极。基板具有显示区及周边区,并且具有折叠区及非折叠区。周边引线设置于基板的周边区。触控感应电极设置于基板的显示区,并具有位于折叠区的第一部分以及位于非折叠区的第二部分。触控感应电极电性连接周边引线,且具有由多个细线交错而成的网格状图案。周边引线及触控感应电极各自包括多个导电纳米结构以及外加于导电纳米结构的膜层,且周边引线及触控感应电极的第二部分中的导电纳米结构与膜层的界面实质上具有披覆结构。借此,可降低触控面板的阻容式负载值,且达到显示器的窄边框需求,并良好地维持触控面板的可弯折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面板及触控装置
本揭露内容是有关于触控面板以及包括上述触控面板的触控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透明导体可同时使光线穿透并提供适当的导电性,因此常被应用于许多显示或触控相关的装置中。一般而言,透明导体可以是以各种金属氧化物制成的薄膜,例如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镉锡(CTO)或掺铝氧化锌(AZO)薄膜。然而,这些金属氧化物薄膜并不能满足显示装置的可挠性需求。因此,现今发展出了多种可挠性的透明导体,例如利用纳米等级的材料所制成的透明导体。然而,上述的纳米等级的材料的制程技术尚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举例而言,当利用纳米线制作触控电极时,触控电极与周边区由金属制成的引线须进行搭接,而搭接区会造成周边区的尺寸无法缩减,进而导致周边区的宽度较大,无法满足显示器的窄边框需求。又举另一例而言,纳米线制作的触控电极往往为了考量光学效果等,使得阻容式负载值(resistivecapacitiveloading,RCloading)较大,较不利于普遍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揭露一些实施方式,触控面板包括基板、周边引线及触控感应电极。基板具有显示区及周边区,且具有折叠区及非折叠区。周边引线设置于基板的周边区。触控感应电极设置于基板的显示区,并具有位于折叠区的第一部分以及位于非折叠区的第二部分。触控感应电极电性连接周边引线,且具有由多个细线交错而成的网格状图案。周边引线及触控感应电极各自包括多个导电纳米结构以及外加于导电纳米结构的膜层,且周边引线及触控感应电极的第二部分中的导电纳米结构与膜层的界面实质上具有披覆结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披覆结构包括镀层,且镀层完全包覆导电纳米结构与膜层的界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相邻的导电纳米结构之间填充有膜层,且膜层中不具有单独存在的披覆结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电纳米结构可包括金属纳米线,且披覆结构完全包覆金属纳米线与膜层的界面,并在金属纳米线与膜层的界面形成均匀的披覆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披覆结构是由导电材料所制成的层状结构、岛状突起结构、点状突起结构或其组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披覆结构为银披覆结构、金披覆结构、铜披覆结构、镍披覆结构、铂披覆结构、铱披覆结构、铑披覆结构、钯披覆结构、锇披覆结构或其组合的合金披覆结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披覆结构是由单一金属材料或合金材料所制成的单层结构,或者是由两种以上的金属材料或合金所制成的两层或多层结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披覆结构是化学镀铜层、电镀铜层、化学镀铜镍层、化学镀铜银层或其组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电纳米结构以及膜层位于第一细线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电纳米结构、膜层以及披覆结构位于第一触控感应电极的第二部分的第一细线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折叠区与非折叠区之间具有边界,且横跨边界的第一细线的线宽由远离边界至靠近边界逐渐地增加。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横跨边界的第一细线具有远离边界的第一部分以及靠近边界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线宽介于1微米至5微米之间,且第二部分的线宽介于5微米至30微米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位于折叠区的显示区与周边区之间具有边界,且紧邻于边界的第一细线的线宽由远离边界至靠近边界逐渐地增加。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紧邻于边界的第一细线具有远离边界的第一部分以及靠近边界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线宽介于1微米至5微米之间,且第二部分的线宽介于5微米至30微米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第一触控感应电极设置于基板的第一表面,且触控面板还包括第二触控感应电极,设置于基板的第二表面及显示区,其中第二触控感应电极具有由多个第二细线交错而成的网格状图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触控感应电极具有位于折叠区的第一部分以及位于非折叠区的第二部分,第二触控感应电极包括导电纳米结构以及外加于导电纳米结构的膜层,且第二触控感应电极的第二部分中的导电纳米结构与膜层的界面实质上具有披覆结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由第一细线交错而成的网格状图案与由第二细线交错而成的网格状图案不完全重叠。根据本揭露另一些实施方式,触控装置包括前述的触控面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触控装置可包括显示器、可携式电话、平板计算机、穿戴装置、车用装置、笔记型计算机或偏光片。根据本揭露上述实施方式,由于在本揭露的触控面板中,位于周边区的周边引线以及位于显示区的部分的触控感应电极是由改质后的金属纳米线所形成,因此可有效地降低触控面板的面电阻以提升触控面板的导电度,并可降低触控面板的阻容式负载值(resistivecapacitiveloading,RCloading)。再者,由于披覆结构不存在于折叠区中,因此可良好地维持触控面板的可弯折性。另一方面,由于位于显示区的触控感应电极具有由多个细线交错而成的网格状图案,因此可避免改质后的金属纳米线影响显示区的透光率,进而使得触控面板的显示区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此外,由于在触控面板的制作过程中,周边引线及触控感应电极可在同一道制程中透过沉积与图案化的步骤而被制作出来,因此可省去搭接的步骤以及搭接所须占据的空间,进而降低触控面板的周边区的宽度,以达到显示器的窄边框需求。附图说明为让本揭露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图1A至图1C绘示根据本揭露一些实施方式的将金属纳米线改质的方法在不同步骤的剖面示意图;图2A绘示根据本揭露一些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图2B绘示根据本揭露一些实施方式的图2A的触控面板沿线段2B-2B截取的剖面示意图;图2C绘示根据本揭露一些实施方式的图2A的触控面板的区域R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2D绘示根据本揭露一些实施方式的图2A的触控面板的区域R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A至图3D绘示根据本揭露一些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在不同步骤的剖面示意图;图4绘示根据本揭露另一些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图5A绘示根据本揭露另一些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以及图5B绘示根据本揭露一些实施方式的图5A的触控面板沿线段5B-5B截取的剖面示意图。【符号说明】100,100a,100b,100c:触控面板110:基板120:金属纳米线层122:金属纳米线130:膜层140:披覆结构150:周边引线170:触控感应电极172:第一触控感应电极174:第二触控感应电极180:非导电区域190:保护层220:复合结构PA:周边区VA:显示区BR:折叠区NR:非折叠区L:细线L1:第一部分L2:第二部分W1,W11,W12,W2:线宽X1,X2:线距B1,B2:边界D1:第一方向D2:第二方向R1,R2:区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基板,具有一显示区及一周边区,并且具有一折叠区及一非折叠区;/n一周边引线,设置于该基板的该周边区;以及/n一第一触控感应电极,设置于该基板的该显示区,并具有位于该折叠区的一第一部分及位于该非折叠区的一第二部分,其中该第一触控感应电极电性连接该周边引线,且具有由多个第一细线交错而成的网格状图案,/n其中该周边引线以及该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各自包括多个导电纳米结构以及外加于每一所述导电纳米结构的一膜层,且该周边引线以及该第一触控感应电极的该第二部分中的每一所述导电纳米结构与该膜层的一界面具有一披覆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具有一显示区及一周边区,并且具有一折叠区及一非折叠区;
一周边引线,设置于该基板的该周边区;以及
一第一触控感应电极,设置于该基板的该显示区,并具有位于该折叠区的一第一部分及位于该非折叠区的一第二部分,其中该第一触控感应电极电性连接该周边引线,且具有由多个第一细线交错而成的网格状图案,
其中该周边引线以及该第一触控感应电极各自包括多个导电纳米结构以及外加于每一所述导电纳米结构的一膜层,且该周边引线以及该第一触控感应电极的该第二部分中的每一所述导电纳米结构与该膜层的一界面具有一披覆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披覆结构包括一镀层,且该镀层完全包覆每一所述导电纳米结构与该膜层的该界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多个导电纳米结构之间填充有该膜层,且该膜层中不具有单独存在的该披覆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电纳米结构包括一金属纳米线,且该披覆结构完全包覆该金属纳米线与该膜层的一界面,并在该金属纳米线与该膜层的该界面形成均匀的一披覆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披覆结构是由一导电材料所制成的一层状结构、一点状突起结构或其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披覆结构是一化学镀铜层、一电镀铜层、一化学镀铜镍层、一化学镀铜银层或其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电纳米结构以及该膜层位于每一所述第一细线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电纳米结构、该膜层以及该披覆结构位于该第一触控感应电极的该第二部分的每一所述第一细线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折叠区与该非折叠区之间具有一边界,且横跨该边界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建贤丁紫君徐云国方建华陈明培
申请(专利权)人:宸美厦门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