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关节铸件的熔炼感应电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4125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向关节铸件的熔炼感应电炉,属于熔炼炉技术领域。本转向关节铸件的熔炼感应电炉,包括上炉壳,所述上炉壳的外侧设置有转环,且转环的内侧位于上炉壳的外壁设置有二号限位块,所述转环的外侧设置有螺栓,所述上炉壳的底端设置有下炉壳,且下炉壳的外侧位于螺栓的下方设置有连接环,所述下炉壳的底端设置有底座,且底座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螺栓、转环、连接环、二号限位块,需对该装置进行拆卸维修时转动螺栓,螺栓在进行转动时推动二号限位块向上移动,由此便可使螺栓与连接环分离,之后便可使上炉壳与下炉壳分离,由此便可对装置内部进行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向关节铸件的熔炼感应电炉
本技术属于熔炼炉
,涉及一种熔炼感应电炉,特别是一种转向关节铸件的熔炼感应电炉。
技术介绍
转向关节是通过轴承、转轴等多种方式连接的一种结构,其广泛应用于汽车,工程汽车等。此结构自由度较高,其主要为铸造成型,所以在制作该种结构时便会用到感应电炉。但是一般的感应电炉壳为一体式结构,当感应线圈发生损坏时不方便进行维修,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为了便于电炉的移动会在底部设置万向轮,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弊端,导致无法稳定的将装置进行放置。所以,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还有待对现有技术中的感应电炉进行改进,以提高感应电炉的使用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转向关节铸件的熔炼感应电炉,为了解决无法将电炉外壳进行拆卸、无法使电炉进行稳定放置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转向关节铸件的熔炼感应电炉,包括上炉壳,所述上炉壳的外侧设置有转环,且转环的内侧位于上炉壳的外壁设置有二号限位块,所述转环的外侧设置有螺栓,所述上炉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关节铸件的熔炼感应电炉,包括上炉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炉壳(1)的外侧设置有转环(12),且转环(12)的内侧位于上炉壳(1)的外壁设置有二号限位块(13),所述转环(12)的外侧设置有螺栓(11),所述上炉壳(1)的底端设置有下炉壳(9),且下炉壳(9)的外侧位于螺栓(11)的下方设置有连接环(10),所述下炉壳(9)的底端设置有底座(8),且底座(8)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7),所述底座(8)的内部设置有弹簧(3),且底座(8)的内部位于弹簧(3)的内侧设置有贯穿至底座(8)底部的推杆(6),所述推杆(6)的顶端位于弹簧(3)的上方设置有一号限位块(2),且推杆(6)的底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关节铸件的熔炼感应电炉,包括上炉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炉壳(1)的外侧设置有转环(12),且转环(12)的内侧位于上炉壳(1)的外壁设置有二号限位块(13),所述转环(12)的外侧设置有螺栓(11),所述上炉壳(1)的底端设置有下炉壳(9),且下炉壳(9)的外侧位于螺栓(11)的下方设置有连接环(10),所述下炉壳(9)的底端设置有底座(8),且底座(8)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7),所述底座(8)的内部设置有弹簧(3),且底座(8)的内部位于弹簧(3)的内侧设置有贯穿至底座(8)底部的推杆(6),所述推杆(6)的顶端位于弹簧(3)的上方设置有一号限位块(2),且推杆(6)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的底端设置有防滑垫(4),所述底座(8)的底端固定有三号限位块(15),且三号限位块(15)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栓(14)。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伟东李伟峰陆建忠李林华李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红马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