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发光二极管灯珠与引脚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971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LED发光二极管灯珠与引脚的安装结构,具体涉及发光二极管配件安装结构技术领域,包括主壳体、安装板、引脚与灯珠,所述主壳体外侧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两侧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主壳体内部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LED芯片,所述主壳体底端内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通槽,且通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主壳体的顶端设置有防护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通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结构,将引脚分别自通槽插入孔槽的内部时,引脚便将由复位弹簧连接的夹板撞开,此时夹持槽便可与引脚契合,其内部等间距排列的防滑颗粒可加强夹板与引脚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起到防止引脚脱落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ED发光二极管灯珠与引脚的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发光二极管配件安装结构
,具体为LED发光二极管灯珠与引脚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别称LED,是一种因导体种类分不同而发出颜色各异可见光的装置,其用途广发,可作为指示灯、照明用具、医疗器具等,发光二极管的拼接是将LED芯片,灯珠、引脚等物进行组装固定,而传统的方法皆为焊接,难以拆卸更换,此等缺点急需改造。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传统的LED发光二极管灯珠与引脚的安装结构缺乏对灯珠进行保护的装置,难以抵抗外部撞击与损伤;(2)传统的LED发光二极管灯珠与引脚的安装结构缺乏固定结构,使得发光二极管的拆卸安装多有不便;(3)传统的LED发光二极管灯珠与引脚的安装结构未对引脚进行限位固定,难以保证其与芯片接触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LED发光二极管灯珠与引脚的安装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缺乏对灯珠进行保护的装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LED发光二极管灯珠与引脚的安装结构,包括主壳体(1)、安装板(2)、引脚(5)与灯珠(9),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外侧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且安装板(2)两侧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固定结构(3),所述主壳体(1)内部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LED芯片(8),且LED芯片(8)底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孔槽(7),所述孔槽(7)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引脚(5),所述主壳体(1)底端内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通槽(4),且通槽(4)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结构(6),所述LED芯片(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灯珠(9),所述主壳体(1)的顶端设置有防护结构;/n所述防护结构包括横板(10),所述横板(10...

【技术特征摘要】
1.LED发光二极管灯珠与引脚的安装结构,包括主壳体(1)、安装板(2)、引脚(5)与灯珠(9),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外侧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且安装板(2)两侧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固定结构(3),所述主壳体(1)内部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LED芯片(8),且LED芯片(8)底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孔槽(7),所述孔槽(7)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引脚(5),所述主壳体(1)底端内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通槽(4),且通槽(4)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结构(6),所述LED芯片(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灯珠(9),所述主壳体(1)的顶端设置有防护结构;
所述防护结构包括横板(10),所述横板(10)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活动腔室(15),且活动腔室(15)的内部设置有插栓(11),所述插栓(11)与活动腔室(15)的一端之间活动连接有弹簧轴(14),所述横板(10)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保护套(12),所述主壳体(1)两侧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插槽(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发光二极管灯珠与引脚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3)由螺钉(301)、挡杆(302)、凹槽(303)、压缩弹簧(304)和螺纹槽(305)组成,所述螺纹槽(305)分别设置在安装板(2)两侧的内部,所述螺纹槽(30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钉(301),且螺钉(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楚玲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阅希电梯销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