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正军专利>正文

一种装配用的钢筋纠偏导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3677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装配用的钢筋纠偏导入装置,所述钢筋纠偏导入装置为至少二块内锥筒拼合而成,各个所述内锥筒拼合后形成内部为圆台的筒状体结构,所述内锥筒的外周还设置有将各个内锥筒连接在一起的紧固件。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钢筋纠偏导入装置实现下部预制构件伸出钢筋与上部预制构件套筒腔之间装配时,先将钢筋纠偏导入装置固定在上部预制构件的套筒底端,缓慢下放上部预制构件,使下部预制构件的伸出钢筋顶端伸入钢筋纠偏导入装置的底侧,在上部预制构件重力作用下,钢筋通过圆台内锥面实现了纠偏,钢筋顶端从锥嘴端伸出后置于上部预制构件的套筒内。本方案的钢筋纠偏导入装置操作便捷、效率高、结构简单且可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用的钢筋纠偏导入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
,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用的钢筋纠偏导入装置。
技术介绍
装配式构件在施工现场吊装时,需要将下部预制构件的伸出钢筋对准插入上部预制构件的套筒腔内。由于下部预制构件在制作过程中的误差,以及存放与运输过程中伸出钢筋容易受外力产生偏位,当下部预制构件设置有多根伸出钢筋时,相对应位置伸出钢筋和上部预制构件预埋套筒之间产生错位,给预制构件安装就位带来较大困难,需要现场调整伸出钢筋的位置,以纠正伸出钢筋的位置偏移使其与上部预制的套筒对齐。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方法是,先对伸出钢筋进行纠偏,将偏位的伸出钢筋尽可能的调整到设计位置,然后再试吊装。试吊装时需要人员对伸出钢筋与套筒位置情况进行观察,由于该处位置底,安装空间小,经常需要人员趴着或借助镜子观察。当观察到伸出钢筋偏位超出范围,上部预制构件无法安装入位,需要将观察的情况记录下来。移开上部预制构件,根据记录的情况对伸出钢筋进行调整,调整后进行正式吊装。当正式吊装时伸出钢筋仍无法入位,需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所有伸出钢筋顺利插入上部预制构件的套筒腔内。根据预制构件制作和吊装的要求,相应伸出钢筋与套筒的轴线位置允许最大偏差较小,一般在5mm--10mm的范围内。当设置有多根伸出钢筋时,由于误差的叠加效应,使得吊装时愈发困难,往往需要多次“吊装--观察--伸出钢筋调整--再吊装”循环施工,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综上所述,亟需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快捷、可以重复利用的装配用的钢筋纠偏导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快捷、可以重复利用的钢筋纠偏导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钢筋纠偏缺乏高效的辅助工具,钢筋纠偏过程繁琐低效等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装配用的钢筋纠偏导入装置,所述钢筋纠偏导入装置为至少二块内锥筒拼合而成,各个所述内锥筒拼合后形成内部空腔为圆台的筒状体结构,所述内锥筒的外周还设置有将各个内锥筒连接在一起的紧固件。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锥筒包括连接在一起的锥身和锥嘴,所述锥嘴与所述锥身的连接处为平滑的弧面;其中内锥筒直径较大的一端为锥嘴,另一端为锥身。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套在所述锥身外周的磁环,所述磁环包括可分离的两个半环。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磁环设置于所述锥身与所述锥嘴的连接处的外周。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锥身上与所述锥嘴的连接处的外周还设置有凹槽,各个所述内锥筒拼合后,各个所述锥身上的凹槽相互连通形成环形的锥肩;所述磁环设置于所述锥肩处。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锥嘴,所述磁环的高度低于所述锥肩的高度。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紧固件包括将各个所述内锥筒连接在一起的开口卡箍,所述开口卡箍的末端设置有调节所述开口卡箍直径的卡扣。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口卡箍设置在所述锥身上远离所述锥嘴的一端。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各个所述内锥筒拼合后内部所形成的圆台的倾斜度不超过1:6,所述倾斜度为所述圆台的上下半径差与高度的比值的绝对值。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锥嘴的高度为20--40mm。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锥身远离所述锥嘴的一端为锥底,所述锥底的厚度不小于2-4mm。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本技术的装配用的钢筋纠偏导入装置,采用至少二块内锥筒拼合而成,这样在使用时将内锥筒拼合在一起,然后通过紧固件将内锥筒连接固定,内部形成一个上小下大的圆台状空腔,将待纠偏的伸出钢筋的末端伸入圆台状空腔的底部;由于圆台状空腔的半径从下至上逐步缩小,在伸出钢筋缓慢导入圆台状空腔并从圆台状空腔顶部伸出的过程中,伸出钢筋的垂直度缓慢发生改变,从而实现伸出钢筋的纠偏。2、采用本技术的钢筋纠偏导入装置实现下部预制构件的伸出钢筋与上部预制构件的套筒之间对齐时,先将钢筋纠偏导入装置置于上部预制构件的套筒的底端,然后下部预制构件的伸出钢筋的末端伸入钢筋纠偏导入装置的底侧,在下部预制构件重力的作用下,伸出钢筋通过圆台状空腔的内锥面实现了纠偏,伸出钢筋末端从锥嘴端伸出后置于上部预制构件的套筒内。操作过程简便,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伸出钢筋纠偏工作量,提高施工效率。3、本专利技术的钢筋纠偏导入装置,允许单根钢筋垂直度偏差比现有技术中钢筋的偏差范围扩大了200%--300%,在该范围内的伸出钢筋可以直接纠偏到位,导入套筒腔;对于垂直度偏差大于原允许偏差200%--300%的伸出钢筋,先通过人工先进行调整后,再采用钢筋纠偏导入装置即可实现纠偏。通过本方案的钢筋纠偏导入装置实现钢筋的纠偏后,拆除紧固件,将各个内锥筒拆分即可;后续可以重复使用,降低施工成本。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技术钢筋导入纠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钢筋导入纠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图1中钢筋导入纠偏装置隐藏紧固件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钢筋导入纠偏装置中一个内锥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钢筋导入纠偏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图6为本技术钢筋导入纠偏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图7为本技术钢筋导入纠偏装置与套筒、伸出钢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内锥筒2-锥身3-锥嘴4-锥肩5-磁环6-开口卡箍7-圆台内面8-空腔9-锥底01-钢筋纠偏导入装置02-上部预制构件03-下部预制构件04-伸出钢筋05-套筒06-楼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文件的描述,可以对本文件中实施例中以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相应组合。参考示附图1和附图2的所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装配用的钢筋纠偏导入装置01,为二块内锥筒1拼合而成,各个内锥筒1拼合后形成内部空腔8为圆台的筒状体结构,内锥筒1的外周还设置有将各个内锥筒1连接在一起的紧固件。这样在使用时将二块内锥筒1拼合在一起,然后通过紧固件将内锥筒1连接固定,内部形成一个上小下大的圆台状空腔8,将待纠偏的伸出钢筋04的末端伸入圆台状空腔8的底部;由于圆台状空腔8的半径从下至上逐步缩小,在伸出钢筋04缓慢导入圆台状空腔8并从圆台状空腔8顶部伸出的过程中,伸出钢筋04的垂直度缓慢发生改变,从而实现伸出钢筋04的纠偏。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三块或四块内锥筒1进行拼合,使用时采用紧固将将各个内锥筒1连接在一起即可。通过使用本实施例中的钢筋纠偏导入装置01,增加了在伸出钢筋04插入对应套筒05的套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用的钢筋纠偏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纠偏导入装置为至少二块内锥筒拼合而成,各个所述内锥筒拼合后形成内部空腔为圆台的筒状体结构,所述内锥筒的外周还设置有将各个内锥筒连接在一起的紧固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用的钢筋纠偏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纠偏导入装置为至少二块内锥筒拼合而成,各个所述内锥筒拼合后形成内部空腔为圆台的筒状体结构,所述内锥筒的外周还设置有将各个内锥筒连接在一起的紧固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用的钢筋纠偏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锥筒包括连接在一起的锥身和锥嘴,所述锥嘴与所述锥身的连接处为平滑的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用的钢筋纠偏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在所述锥身外周的磁环,所述磁环包括可分离的两个半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用的钢筋纠偏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环设置于所述锥身与所述锥嘴的连接处的外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用的钢筋纠偏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身上与所述锥嘴的连接处的外周还设置有凹槽,各个所述内锥筒拼合后,各个所述锥身上的凹槽相互连通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正军唐昌辉陈宇吴琳卢浩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夏正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