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回收式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3672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回收式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于底部模板的套管、装配于套管上端的套管固定帽,套管固定帽的下部沿其轴线方向延伸有操作杆;操作杆分为操作外杆和操作内杆;操作内杆穿设于操作外杆内;操作杆沿其周向间隔布置有多组支撑机构;操作杆的下部具有固定片;操作内杆能够沿轴向滑动以驱动支撑机构和固定片同步展开或闭合;支撑机构展开时,支撑机构抵接套管的内壁;固定片展开时,固定片抵接底部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固定装置通过操作内杆和操作外杆的滑动连接驱动支撑机构和固定片展开和闭合,以此通过此种方式将套管固定帽和套管紧固为一体,从套管内部形成紧固,且该装置拆装方便,可以循环利用,节约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回收式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可回收式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房屋建筑建造速度的要求不断提高,施工成本控制以及施工效率成为建筑施工的首要目标。现有技术中紧固件的种类繁多,但是基本都是传统的标准件结构,而且紧固件拆装后大概率是无法循环利用的,因此,现阶段的紧固件以及各种安装方式越来越无法满足施工要求,不利于施工成本控制。所以,技术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需研发一种新型紧固装置/固定装置以便能够迎合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回收再利用、操作方便、固定效果好的可回收式固定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可回收式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于底部模板的套管,所述套管内部中空地形成为固定腔;装配于所述套管上端的套管固定帽;所述套管固定帽的下部沿其轴线方向延伸有操作杆;所述操作杆分为操作外杆和操作内杆;所述操作内杆穿设于所述操作外杆内;所述操作杆沿其周向间隔布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回收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装置包括:/n固定于底部模板(6)的套管(201),所述套管(201)内部中空地形成为固定腔;/n装配于所述套管(201)上端的套管固定帽(202);/n所述套管固定帽(202)的下部沿其轴线方向延伸有操作杆;/n所述操作杆分为操作外杆(101)和操作内杆(102);/n所述操作内杆(102)穿设于所述操作外杆(101)内;/n所述操作杆沿其周向间隔布置有多组支撑机构(3);/n所述操作杆的下部具有固定片(4);/n所述操作内杆(102)能够沿轴向滑动以驱动所述支撑机构(3)和固定片(4)同步展开或闭合;/n所述支撑机构(3)展开时,所述支撑机构(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回收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装置包括:
固定于底部模板(6)的套管(201),所述套管(201)内部中空地形成为固定腔;
装配于所述套管(201)上端的套管固定帽(202);
所述套管固定帽(202)的下部沿其轴线方向延伸有操作杆;
所述操作杆分为操作外杆(101)和操作内杆(102);
所述操作内杆(102)穿设于所述操作外杆(101)内;
所述操作杆沿其周向间隔布置有多组支撑机构(3);
所述操作杆的下部具有固定片(4);
所述操作内杆(102)能够沿轴向滑动以驱动所述支撑机构(3)和固定片(4)同步展开或闭合;
所述支撑机构(3)展开时,所述支撑机构(3)抵接所述套管(201)的内壁;
所述固定片(4)展开时,所述固定片(4)抵接所述底部模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3)包括:
与所述操作内杆(102)铰接并随着所述操作内杆(102)上下移动展开或收纳支撑骨架(301);以及
固定于所述支撑骨架(301)靠近所述套管(201)内壁一端的支撑片(302);
所述操作外杆(101)与所述支撑骨架(301)的配合位置开设有滑道、该滑道为所述支撑骨架(301)活动时的活动空间;
所述支撑骨架(301)通过所述操作内杆(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镇李杰生蒋忠毅陈汉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新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