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模板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模板支撑
,具体为建筑模板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加,对于居住各种高楼大厦建起,在建筑中,各种模板的需求量就越来越多,因模板需要支撑,因此各种各样的支撑模板的装置也越来越多,因此可知现在的模板支撑装置,基本满足人们需求,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建筑工地上,模板在直立竖起后,传统的支撑固定方式是在模板外侧周围固定一圈钢柱,并在模板中部开许多的孔洞,利用钢筋螺栓的方式在钢柱和模板之间固定,工人在开孔,穿插钢筋并拧紧螺栓的时候,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此亟需建筑模板支撑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建筑模板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选用钢筋螺栓的方式支撑建筑模板并加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建筑模板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固定主体,所述支撑固定主体包括模板,且支撑机构包括顶板、第一限位板、第一铰接板、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承重底座、第二铰接板、把手、第三孔槽、第二限位块, ...
【技术保护点】
1.建筑模板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固定主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固定主体(100)包括模板(110),且模板(110)两侧皆设置有支撑机构(200),所述支撑机构(200)包括顶板(210)、第一限位板(220)、第一铰接板(230)、第一连接杆(240)、第二连接杆(250)、承重底座(260)、第二铰接板(270)、把手(280)、第三孔槽(290)、第二限位块(2010),且模板(110)两侧皆贴合有顶板(210),所述顶板(210)远离模板(110)的一侧皆固连有第一限位板(220),且第一限位板(220)远离顶板(210)的一侧皆固连有第一铰接板(230), ...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模板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固定主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固定主体(100)包括模板(110),且模板(110)两侧皆设置有支撑机构(200),所述支撑机构(200)包括顶板(210)、第一限位板(220)、第一铰接板(230)、第一连接杆(240)、第二连接杆(250)、承重底座(260)、第二铰接板(270)、把手(280)、第三孔槽(290)、第二限位块(2010),且模板(110)两侧皆贴合有顶板(210),所述顶板(210)远离模板(110)的一侧皆固连有第一限位板(220),且第一限位板(220)远离顶板(210)的一侧皆固连有第一铰接板(230),所述第一铰接板(230)远离第一限位板(220)的一侧皆设置有第一连接杆(240),且第一连接杆(240)远离第一铰接板(230)的一侧皆固连有第二连接杆(250),所述第二连接杆(250)两侧皆固连有第二铰接板(270),且第二铰接板(270)的下端皆固连有把手(280),所述第二连接杆(250)两侧皆插设在承重底座(260)中,且承重底座(260)两侧皆开设有第三孔槽(290),所述第三孔槽(290)内部设置有第二转齿(261),且第三孔槽(290)内部皆设置有与第二转齿(261)相互配合的第一转齿(251),所述第一转齿(251)皆固连在第二连接杆(250)外侧,且承重底座(260)靠近模板(110)的一侧皆固连有第二限位块(2010),所述第二限位块(2010)远离承重底座(260)的一侧皆与模板(110)贴合,且顶板(210)两侧内部皆开设有第一孔槽(213),所述第一孔槽(213)靠近顶板(210)的一侧皆设置有滑轨(211),且滑轨(211)靠近顶板(210)的一侧皆固连在顶板(210)上,所述第一孔槽(213)远离顶板(210)的一侧皆固连有第一螺纹(214),且顶板(210)内部上端皆固连有第一限位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云,徐淑珍,陈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