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空心楼板填充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635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空心楼板填充体,涉及填充装置领域,针对现有的预制板填充成本高和填充模具脱模困难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圆管,所述圆管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圆孔,且所述第一圆孔贯穿于圆管,所述第一圆孔内安装有套环、连杆、挡板、撑杆和弹簧,且所述套环的圆周外壁与圆管固定连接,所述套环与圆管呈互相垂直状,且所述连杆套接于套环内,所述套环的一侧安装有挡板,且所述套环和挡板均沿圆管的长度方向呈等间距分布,所述挡板均固定套接于连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且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且可重复利用,有效的降低了预制板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预制板的脱模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空心楼板填充体
本技术涉及填充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空心楼板填充体。
技术介绍
过去的楼房建筑都大量采用了预制板,预制板即预先在工厂内生产的混凝土板材,再运输到建筑工地进行安装,虽然随着现代材料和建筑技术的进步发展,预制板已经被更加先进的现浇结构甚至是钢架结构代替,但是预制板并没有被彻底淘汰,原先预制板使用的材料和制造工艺被升级使其更加可靠,仍能发挥较大作用。在生产预制板时,需要减轻预制板自重,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运输难度和提高建筑安全性,因此在预制板模具中浇筑混泥土时需要在其中预先埋置填充体,现有的泡沫填充体等填充物待水泥凝固后无法取出提高了生产成本,而采用普通金属管等也存在脱模困难的情况,因此为了结束上述问题提高生产效率,我们提出了一种建筑工程用空心楼板填充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空心楼板填充体,解决了现有的预制板填充成本高和填充模具脱模困难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空心楼板填充体,包括圆管,所述圆管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圆孔,且所述第一圆孔贯穿于圆管,所述第一圆孔内安装有套环、连杆、挡板、撑杆和弹簧,且所述套环的圆周外壁与圆管固定连接,所述套环与圆管呈互相垂直状,且所述连杆套接于套环内,所述套环的一侧安装有挡板,且所述套环和挡板均沿圆管的长度方向呈等间距分布,所述挡板均固定套接于连杆,且所述连杆的圆周外壁位于挡板和套环之间均铰接有撑杆,所述撑杆关于连杆呈环形阵列分布,且相邻的所述撑杆与挡板之间均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均与连杆套接。优选的,所述圆管的圆周外壁套接有薄膜,且所述薄膜的内径与圆管的外径相匹配。优选的,所述连杆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且所述螺纹孔贯穿于连杆,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丝,且所述圆管的一端开口套接有盖子,所述盖子靠近套环的一端开设有圆槽。优选的,所述盖子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圆孔,且所述第二圆孔贯穿于盖子,所述盖子的外径与第一圆孔的直径相匹配,且所述螺丝的一端贯穿于第二圆孔。优选的,所述圆管的侧壁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夹缝,且所述夹缝贯穿于圆管和套环,所述夹缝关于圆管呈环形阵列分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该装置通过盖子和螺丝逆向收紧连杆,使得撑杆在挡板和套环夹接下与圆管保持垂直,通过在该装置的圆管外壁套接有薄膜,从而使得圆管内部受到撑杆的支撑而外部被薄膜裹紧,进而使得圆管呈圆柱状且结构稳定。2、该装置通过夹缝将圆管分为四瓣,通过撑杆和薄膜保持圆柱外形,待预制板成型后通过抽出连杆和撑杆,使得圆管的四瓣失去撑杆的支撑,由于薄膜的阻隔圆管外壁不会与混凝土粘在一起,因此可轻松取出,此时即可在预制板中留下减轻孔,薄膜的使用成本较低,直接留在预制板中即可。综上所述,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且可重复利用,有效的降低了预制板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预制板的脱模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A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右视图。图中标号:1、圆管;2、薄膜;3、第一圆孔;4、套环;5、连杆;6、挡板;7、撑杆;8、弹簧;9、螺纹孔;10、螺丝;11、盖子;12、圆槽;13、夹缝;14、第二圆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建筑工程用空心楼板填充体,包括圆管1,所述圆管1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圆孔3,且所述第一圆孔3贯穿于圆管1,所述第一圆孔3内安装有套环4、连杆5、挡板6、撑杆7和弹簧8,且所述套环4的圆周外壁与圆管1固定连接,所述套环4与圆管1呈互相垂直状,且所述连杆5套接于套环4内,所述套环4的一侧安装有挡板6,且所述套环4和挡板6均沿圆管1的长度方向呈等间距分布,所述挡板6均固定套接于连杆5,且所述连杆5的圆周外壁位于挡板6和套环4之间均铰接有撑杆7,所述撑杆7关于连杆5呈环形阵列分布,且相邻的所述撑杆7与挡板6之间均安装有弹簧8,所述弹簧8均与连杆5套接,所述圆管1的圆周外壁套接有薄膜2,且所述薄膜2的内径与圆管1的外径相匹配,所述连杆5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9,且所述螺纹孔9贯穿于连杆5,所述螺纹孔9内螺纹连接有螺丝10,且所述圆管1的一端开口套接有盖子11,所述盖子11靠近套环4的一端开设有圆槽12,所述盖子11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圆孔14,且所述第二圆孔14贯穿于盖子11,所述盖子11的外径与第一圆孔3的直径相匹配,且所述螺丝10的一端贯穿于第二圆孔14,所述圆管1的侧壁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夹缝13,且所述夹缝13贯穿于圆管1和套环4,所述夹缝13关于圆管1呈环形阵列分布。工作原理:该装置的圆管1和套环4被夹缝13分为四瓣,该装置的连杆5、挡板6、撑杆7、和弹簧8预先安装为一体,撑杆7由弹簧8顶在挡板6上,从而使得撑杆7保持与连杆5呈互相垂直状,撑杆7可压缩弹簧8并向弹簧8的一侧偏转,使用时先将圆管1和套环4拼在一起并套入薄膜2中,由于薄膜2的内径与圆管1的外径相等,因此通过薄膜2的紧密套接使得圆管1不会散落,再将连杆5穿入圆管1中,穿入时注意使得挡板6向前,穿入过程中撑杆7的末端触碰到套环4时发生偏转并压缩弹簧8,从而使得连杆5顺利穿过,如果逆向穿入连杆5,撑杆7受到挡板6的阻挡无法偏转会导致连杆5无法穿入圆管1内,当连杆5穿入圆管1内后再向后拉,此时如上所述逆向拉动使得挡板6和套环4将撑杆7夹在中间,此时在圆管1的一端塞入盖子11,并将螺丝10穿过盖子11拧入螺纹孔9内,由于盖子11的一端卡接套环4,使得连杆5随着螺丝10的拧紧向盖子11的方向收紧,此时圆管1内部受到撑杆7的支撑而外部被薄膜2裹紧,使得圆管1呈圆柱状且结构稳定,此时即可将该装置置于混凝土中,待混泥土凝固,松开螺丝10,将连杆5向挡板6的方向抽出,此时圆管1的四瓣失去撑杆7的支撑,并且由于薄膜2的阻隔不会与混凝土粘在一起,因此可轻松取出,此时即可在预制板中留下减轻孔,薄膜2的使用成本较低,直接留在预制板中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空心楼板填充体,包括圆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1)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圆孔(3),且所述第一圆孔(3)贯穿于圆管(1),所述第一圆孔(3)内安装有套环(4)、连杆(5)、挡板(6)、撑杆(7)和弹簧(8),且所述套环(4)的圆周外壁与圆管(1)固定连接,所述套环(4)与圆管(1)呈互相垂直状,且所述连杆(5)套接于套环(4)内,所述套环(4)的一侧安装有挡板(6),且所述套环(4)和挡板(6)均沿圆管(1)的长度方向呈等间距分布,所述挡板(6)均固定套接于连杆(5),且所述连杆(5)的圆周外壁位于挡板(6)和套环(4)之间均铰接有撑杆(7),所述撑杆(7)关于连杆(5)呈环形阵列分布,且相邻的所述撑杆(7)与挡板(6)之间均安装有弹簧(8),所述弹簧(8)均与连杆(5)套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空心楼板填充体,包括圆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1)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圆孔(3),且所述第一圆孔(3)贯穿于圆管(1),所述第一圆孔(3)内安装有套环(4)、连杆(5)、挡板(6)、撑杆(7)和弹簧(8),且所述套环(4)的圆周外壁与圆管(1)固定连接,所述套环(4)与圆管(1)呈互相垂直状,且所述连杆(5)套接于套环(4)内,所述套环(4)的一侧安装有挡板(6),且所述套环(4)和挡板(6)均沿圆管(1)的长度方向呈等间距分布,所述挡板(6)均固定套接于连杆(5),且所述连杆(5)的圆周外壁位于挡板(6)和套环(4)之间均铰接有撑杆(7),所述撑杆(7)关于连杆(5)呈环形阵列分布,且相邻的所述撑杆(7)与挡板(6)之间均安装有弹簧(8),所述弹簧(8)均与连杆(5)套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空心楼板填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1)的圆周外壁套接有薄膜(2),且所述薄膜(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丽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清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