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混凝土工程组合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581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组合柱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钢管混凝土工程组合柱,包括第一柱体和顶板,所述第一柱体为圆柱体中空结构,且第一柱体的尾端与第一螺纹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柱体顶端的外壁上套设有一组固定圈,且第一柱体的外壁与固定圈的内壁抵触,所述固定圈的外壁上安装有多组固定板,且每组固定板均等距阵列安装在固定圈的外壁曲面上,所述第一柱体上开设有一组卡槽,且卡槽的深度与第一柱体的深度一致。该钢管混凝土工程组合柱,第二柱体上的卡板与第一柱体上的卡槽对接完成后,转动第二柱体,此时卡块与卡槽互相卡接,卡板牢牢的固定在卡块的四周,再由螺纹杆将顶板和固定板螺旋连接,此时组合柱的稳定性能大大增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混凝土工程组合柱
本技术涉及组合柱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管混凝土工程组合柱。
技术介绍
为提高混合结构抗震性能,加强结构整体性,目前在多层混合结构中,受地震力较大的部位,大量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组合柱,组合柱就是在砖石砌体内,按柱断面留出空间,待砌体砌至设计标高后,再进行柱钢筋骨架的绑扎(也可先绑筋后砌筑)、支模、浇筑混凝土,使柱与砌体形成整体连接,墙柱协同工作,这种钢筋混凝土柱称为组合柱,随着建筑事业的高速发展,人们越开越多的使用到这种组合柱,但是目前人们所使用的组合柱往往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现有钢管混凝土工程组合柱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有:1.现有技术中,钢管混凝土工程组合柱的稳定性差;2.现有技术中,钢管混凝土工程组合柱的使用寿命低。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钢管混凝土工程组合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管混凝土工程组合柱,解决了稳定性差和使用寿命低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管混凝土工程组合柱,包括第一柱体和顶板,所述第一柱体为圆柱体中空结构,且第一柱体的尾端与第一螺纹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柱体顶端的外壁上套设有一组固定圈,且第一柱体的外壁与固定圈的内壁抵触,所述固定圈的外壁上安装有多组固定板,且每组固定板均等距阵列安装在固定圈的外壁曲面上,所述第一柱体上开设有一组卡槽,且卡槽的深度与第一柱体的深度一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柱体的尾端与第二柱体的顶端互相卡接,且第二柱体由伸缩杆、卡块、卡板和底板组合构成,所述第一柱体上的卡槽与第二柱体上的卡块互相卡接,且卡块的底侧与第二柱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卡块的四周安装有多组卡板,且每组卡的内壁侧均与卡块的外壁侧抵触。进一步的,所述顶板的顶侧与压板的底侧固定连接,且顶板和压板上均开设有圆柱型通槽,所述通槽的直径与第二柱体的直径一致,且第二柱体的左侧由此通孔延伸出。进一步的,所述顶板和压板上均开设有螺纹杆配合使用的螺纹孔,且顶板上的螺纹孔与压板上的螺纹孔位置互相对应,所述螺纹杆贯穿顶板,且螺纹杆的尾端延伸至压板上的螺纹孔内。进一步的,所述顶板的底侧与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且伸缩杆的尾端与底板上表面侧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柱体的外壁上套设有防水护套,且第二柱体的尾端与第二螺纹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该技术,第一柱体上开设有一组卡槽,且卡槽的深度与第一柱体的深度一致,第二柱体上的卡板与第一柱体上的卡槽对接完成后,转动第二柱体,此时卡块与卡槽互相卡接,卡板牢牢的固定在卡块的四周,再由螺纹杆将顶板和固定板螺旋连接,此时组合柱的稳定性能大大增强。2、该技术,卡块的四周安装有多组卡板,且每组卡的内壁侧均与卡块的外壁侧抵触,伸缩杆的两端与第二柱体固定连接,第二柱体又和第一柱体形成一个组合管,此时在进行桩基作业的时候,组合柱受到的冲击力可以由第二柱体上的伸缩杆吸收大量冲击能力,使得组合柱不会因为受到外部的冲击而造成损伤,从而实现了提高组合柱的使用寿命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卡接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第一螺纹管;2、第一柱体;3、固定板;4、顶板;5、第二柱体;6、伸缩杆;7、螺纹孔;8、螺纹杆;9、卡槽;10、卡块;11、卡板;12、底板;13、第二螺纹管;14、压板;15、防水护套;16、固定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看图1-3:一种钢管混凝土工程组合柱,包括第一柱体2和顶板4,第一柱体2为圆柱体中空结构,且第一柱体2的尾端与第一螺纹管1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柱体2顶端的外壁上套设有一组固定圈16,且第一柱体2的外壁与固定圈16的内壁抵触,固定圈16的外壁上安装有多组固定板3,且每组固定板3均等距阵列安装在固定圈16的外壁曲面上,第一柱体2上开设有一组卡槽9,且卡槽9的深度与第一柱体2的深度一致,第二柱体5上的卡板11与第一柱体2上的卡槽9对接完成后,转动第二柱体5,此时卡块10与卡槽9互相卡接,卡板11牢牢的固定在卡块10的四周,再由螺纹杆8将顶板4和固定板3螺旋连接,此时组合柱的稳定性能大大增强。其中,第一柱体2的尾端与第二柱体5的顶端互相卡接,且第二柱体5由伸缩杆6、卡块10、卡板11和底板12组合构成,第一柱体2上的卡槽9与第二柱体5上的卡块10互相卡接,且卡块10的底侧与第二柱体5的顶端固定连接,卡块10的四周安装有多组卡板11,且每组卡的内壁侧均与卡块10的外壁侧抵触,伸缩杆6的两端与第二柱体5固定连接,第二柱体5又和第一柱体2形成一个组合管,此时在进行桩基作业的时候,组合柱受到的冲击力可以由第二柱体5上的伸缩杆6吸收大量冲击能力,使得组合柱不会因为受到外部的冲击而造成损伤,从而实现了提高组合柱的使用寿命功能。其中,顶板4的顶侧与压板14的底侧固定连接,且顶板4和压板14上均开设有圆柱型通槽,通槽的直径与第二柱体5的直径一致,且第二柱体5的左侧由此通孔延伸出,这样使得第二柱体5可以与第一柱体2进行衔接。其中,顶板4和压板14上均开设有螺纹杆8配合使用的螺纹孔7,且顶板4上的螺纹孔7与压板14上的螺纹孔7位置互相对应,螺纹杆8贯穿顶板4,且螺纹杆8的尾端延伸至压板14上的螺纹孔7内,进一步增强了组合管的稳定性。其中,顶板4的底侧与伸缩杆6的顶端固定连接,且伸缩杆6的尾端与底板12上表面侧固定连接,使得伸缩杆6的位置固定。其中,第二柱体5的外壁上套设有防水护套15,且第二柱体5的尾端与第二螺纹管13的顶端固定连接,使得组合柱的防水能力提升。综上所述,本技术在使用时,第二柱体5上的卡板11与第一柱体2上的卡槽9对接完成后,转动第二柱体5,此时卡块10与卡槽9互相卡接,卡板11牢牢的固定在卡块10的四周,再由螺纹杆8将顶板4和固定板3螺旋连接,此时组合柱的稳定性能大大增强,伸缩杆6的两端与第二柱体5固定连接,第二柱体5又和第一柱体2形成一个组合管,此时在进行桩基作业的时候,组合柱受到的冲击力可以由第二柱体5上的伸缩杆6吸收大量冲击能力,使得组合柱不会因为受到外部的冲击而造成损伤,从而实现了提高组合柱的使用寿命功能。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管混凝土工程组合柱,包括第一柱体(2)和顶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体(2)为圆柱体中空结构,且第一柱体(2)的尾端与第一螺纹管(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柱体(2)顶端的外壁上套设有一组固定圈(16),且第一柱体(2)的外壁与固定圈(16)的内壁抵触,所述固定圈(16)的外壁上安装有多组固定板(3),且每组固定板(3)均等距阵列安装在固定圈(16)的外壁曲面上,所述第一柱体(2)上开设有一组卡槽(9),且卡槽(9)的深度与第一柱体(2)的深度一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混凝土工程组合柱,包括第一柱体(2)和顶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体(2)为圆柱体中空结构,且第一柱体(2)的尾端与第一螺纹管(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柱体(2)顶端的外壁上套设有一组固定圈(16),且第一柱体(2)的外壁与固定圈(16)的内壁抵触,所述固定圈(16)的外壁上安装有多组固定板(3),且每组固定板(3)均等距阵列安装在固定圈(16)的外壁曲面上,所述第一柱体(2)上开设有一组卡槽(9),且卡槽(9)的深度与第一柱体(2)的深度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混凝土工程组合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体(2)的尾端与第二柱体(5)的顶端互相卡接,且第二柱体(5)由伸缩杆(6)、卡块(10)、卡板(11)和底板(12)组合构成,所述第一柱体(2)上的卡槽(9)与第二柱体(5)上的卡块(10)互相卡接,且卡块(10)的底侧与第二柱体(5)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卡块(10)的四周安装有多组卡板(11),且每组卡的内壁侧均与卡块(10)的外壁侧抵触。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银忠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盛世永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