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防洪堤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利防洪
,尤其涉及一种水利防洪堤结构。
技术介绍
根据洪水规律与洪灾特点,研究并采取各种对策和措施,以防止或减轻洪水灾害,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利工作,其基本工作内容有防洪规划、防洪建设、防洪工程的管理和运用、防汛(防凌)、洪水调度和安排、灾后恢复重建等,防洪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防洪也是水利科学的一项重要专业学科;目前,现有的水利防洪堤结构多为电机直接驱动挡板结构来进行防洪,但这种结构不管是对驱动装置还是对挡板结构的支撑措施做的均不到位,从而会导致该类结构的使用寿命较短,且难以保证在高强度的水压冲击下挡板能够起到防洪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利防洪堤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防洪堤结构,包括防洪堤本体,所述防洪堤本体的内侧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底侧中间位置设置有挡板驱动装置,所述挡板驱动装置的顶侧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多个液压推杆,多个所述液压推杆的底侧均与内腔的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防洪堤结构,包括防洪堤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洪堤本体(1)的内侧开设有内腔(2),所述内腔(2)的内底侧中间位置设置有挡板驱动装置(3),所述挡板驱动装置(3)的顶侧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多个液压推杆(5),多个所述液压推杆(5)的底侧均与内腔(2)的内底侧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挡板驱动装置(3)的顶侧设置有防洪挡板(4),且防洪挡板(4)与防洪堤本体(1)的顶端之间嵌入连接,所述防洪堤本体(1)的外侧壁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滑槽(8),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滑槽(8)均嵌入滑动连接有滑动架(6),两个所述滑动架(6)远离第一限位滑槽(8)的一侧均设置有支撑装置(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防洪堤结构,包括防洪堤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洪堤本体(1)的内侧开设有内腔(2),所述内腔(2)的内底侧中间位置设置有挡板驱动装置(3),所述挡板驱动装置(3)的顶侧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多个液压推杆(5),多个所述液压推杆(5)的底侧均与内腔(2)的内底侧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挡板驱动装置(3)的顶侧设置有防洪挡板(4),且防洪挡板(4)与防洪堤本体(1)的顶端之间嵌入连接,所述防洪堤本体(1)的外侧壁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滑槽(8),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滑槽(8)均嵌入滑动连接有滑动架(6),两个所述滑动架(6)远离第一限位滑槽(8)的一侧均设置有支撑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防洪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驱动装置(3)包括支撑底座(301),且支撑底座(301)与内腔(2)的内底侧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座(301)的顶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302),两个所述第一液压缸(302)的活塞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顶座(304),所述支撑顶座(304)与防洪挡板(4)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顶座(304)的外侧壁与液压推杆(5)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顶座(304)与支撑底座(301)共同固定连接有两个折叠杆(305),且两个折叠杆(305)分别位于两个第一液压缸(302)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防洪堤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折叠杆(305)的中间位置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30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