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纬编机的调节机构及针织纬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495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针织纬编机的调节机构及针织纬编机,包括调节机构、送纱机构和机架,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单元、沉降片三角和沉降盘架;调节单元和沉降片三角成对设置有多对,并等间距的设置在沉降盘架上;调节单元包括调节件和固定圈,调节件可往返移动套设在固定圈内;沉降片三角设置在所述调节件的驱动端上,并随着调节件的驱动端移动而移动。在沉降片三角上连接设置一个调节单元,只需调控调节件使得沉降片三角跟随其移动,即可达到调整位于沉降片三角上纱线的松紧度,且直接在针织纬编机上调节,无需额外的工具调节,提高了调节的便利性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织纬编机的调节机构及针织纬编机
本技术涉及编织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织纬编机的调节机构及针织纬编机。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纺织业的自动化也越来越成熟。在针织纬编机中每根纱线都具有限定其松紧度和位置,而百多根或几百根的纱线一一进行调节,而且还需要使用专用的调节仪器进行检测调节,则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和时间。若调节时出现偏差,则会影响布料的编织质量,因此有可能需要通过反复的调节,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体现出现有的针织纬编机在调节纱线的松紧度时较为不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织纬编机的调节机构及针织纬编机,其要解决的是现有针织纬编机在对纱线进行松紧度调节时,需要使用专用的调节工具,使得调节较为耗时费力和不便利的问题。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针织纬编机的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单元、沉降片三角和沉降盘架;所述调节单元和沉降片三角成对设置有多对,并等间距的设置在沉降盘架上;所述调节单元包括调节件和固定圈,所述调节件可往返移动套设在所述固定圈内;所述沉降片三角设置在所述调节件的驱动端上,并随着调节件的驱动端移动而移动。优选的,所述固定圈一端面设置有调节槽,且与所述固定圈一端面相邻的侧面设置有驱动槽,所调节槽与驱动槽向导通设置。优选的,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旋钮、滑块和弹簧;所述滑块设置在驱动槽内,所述调节旋钮设置于调节槽内,且所述调节旋钮位于调节槽的槽口与滑块一侧面之间;所述弹簧设置在调节槽的槽底与滑块之间。优选的,所述固定圈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贯穿所述沉降片三角将其锁固于所述滑块上。优选的,所述调节旋钮的调节端面上设置有刻度或刻度盘。优选的,所述调节旋钮的调节端为异型凹槽。优选的,多对所述调节单元和沉降片三角圆周阵列设置在沉降盘架上。还提供一种针织纬编机,包括调节机构、送纱机构和机架;所述调节机构为上述的针织纬编机的调节机构;所述送纱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的顶部上,并用于对纱线进行输送和编织;所述调节机构的沉降盘架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中部,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送纱机构内输送的纱线的松紧度。优选的,还包括卷布机构,所述卷布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底部,用于对编织完成的布料进行层叠或卷绕。优选的,所述卷布机构上设置有用于和所述送纱机构同步联动的连接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在沉降片三角上连接设置一个调节单元,只需调控调节件使得沉降片三角跟随其移动,即可达到调整位于沉降片三角上纱线的松紧度,且直接在针织纬编机上调节,无需额外的工具调节,提高了调节的调节便利性和效率。2、调节采用调节旋钮进行调节,具体的通过螺纹的螺距限定调节的单位量,因此可以达到精确的调节效果。再配合滑块和弹簧,使得沉降片三角可以进行往返的移动,即进行松紧的调节目的。3、为了提高调节的精度在调节旋钮上设计刻度,使得在调节时通过刻度可以清楚知晓调节量,以便精确调节出纱线的松紧度,达到调节便利且精准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的针织纬编机的调节机构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实施例一所述的针织纬编机的调节机构的调节单元的剖视图;图4为实施例二所述的针织纬编机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调节机构;2、送纱机构;3、机架;4、卷布机构;5、连接杆;10、调节单元;20、沉降片三角;30、沉降盘架;101、调节件;102、固定圈;1011、调节旋钮;1012、滑块;1013、弹簧;1014、刻度;1021、调节槽;1022、驱动槽;1023、固定螺栓;具体实施方式现有技术中针织纬编机中不具有调节机构,因此需要通过专用的调节仪器进行检测调节,所以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使得调节极为不便利,同时也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的问题。所以本技术提出新的方案,为更加清楚的表示,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请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针织纬编机的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单元10、沉降片三角20和沉降盘架30。将沉降片三角20上连接安装一个调节单元10,通过调节单元10对沉降片三角20进行调节移动。具体的,调节单元10包括调节件101和固定圈102,将调节件101套设在在固定圈102内,且调节件101可以在直线上于固定圈102内进行往返移动。而沉降片三角20则固定安装在调节件101的驱动端上,使其可以随着调节件101的移动而移动。当调节件101进行往、反移动时,则是对沉降片三角20上的纱线进行松、紧度的调节,达到了直接通过调节件101进行调整纱线松紧度的目的,无需额外的调节仪器,提高了调节的效率以及便利性。本实施例中调节单元10和沉降片三角20成对设置有多对,并等间距的设置在沉降盘架30上。因此,多对调节单元10和沉降片三角20可直线阵列或圆周阵列设置在沉降盘架30上。根据需要可以在沉降盘架30上排列自身所需的调节单元10和沉降片三角20,其排列的数量、相互之间的间距以及排列的形状等等。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圆周阵列的相互紧贴的排列方式,用以和针织纬编机的送纱机构相配合进行送纱。圆环式的设计,使针织纬编机的卷布机构和送纱机构可以通过大盘齿轮进行联动,达到高效的编织和卷料的效果。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调节件101包括调节旋钮1011、滑块1012和弹簧1013,调节旋钮1011位于滑块1012的一端,而弹簧1013位于滑块1012的另一端上。当调节旋钮1011顺时针转动对滑块1012进行顶压时,滑块1012朝向弹簧1013的正方向移动,同时挤压弹簧1013,沉降片三角20也随着滑块1012移动,此时可以设定对沉降片三角20上的纱线进行紧度的调节;当调节旋钮1011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滑块1012通过弹簧1013的弹簧1013力被推动,使得滑块1012朝向调节旋钮1011的方向移动,同时沉降片三角20也随着滑块1012移动,此时可以设定对沉降片三角20上的纱线进行松度的调节;达到了通过调节件101对沉降片三角20进行带动,实现通过调节单元10对沉降片三角20上的纱线进行松紧度调节的目的。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固定圈102一端面开设一个调节槽1021,与固定圈102一端面相邻的侧面开设一个驱动槽1022,将调节槽1021与驱动槽1022向导通设置,进而将滑块1012可滑动的安装在驱动槽1022内,调节旋钮1011安装于调节槽1021内。在固定圈102设置有固定螺栓1023,通过固定螺栓贯穿沉降片三角20将其锁固于滑块1012上。达到通过固定圈102来放置或安装调节件101,使其形成一个调节单元10,因此在进行安装或更换时,则直接安装调节单元10即可。而调节时,则通过调节单元10的一端面上的调节旋钮1011进行调节即可,提高了调节单元10的实用性和便利性,且整个调节单元10可更换,也便于后期的维护或维修,增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织纬编机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单元、沉降片三角和沉降盘架;/n所述调节单元和所述沉降片三角成对设置有多对,并等间距的设置在所述沉降盘架上;/n所述调节单元包括调节件和固定圈,所述调节件可往返移动套设在所述固定圈内;/n所述沉降片三角设置在所述调节件的驱动端上,并随着调节件的驱动端移动而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织纬编机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单元、沉降片三角和沉降盘架;
所述调节单元和所述沉降片三角成对设置有多对,并等间距的设置在所述沉降盘架上;
所述调节单元包括调节件和固定圈,所述调节件可往返移动套设在所述固定圈内;
所述沉降片三角设置在所述调节件的驱动端上,并随着调节件的驱动端移动而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纬编机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圈一端面设置有调节槽,且与所述固定圈一端面相邻的侧面设置有驱动槽,所调节槽与驱动槽向导通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织纬编机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旋钮、滑块和弹簧;
所述滑块设置在驱动槽内,所述调节旋钮设置于调节槽内,且所述调节旋钮位于调节槽的槽口与滑块一侧面之间;
所述弹簧设置在调节槽的槽底与滑块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织纬编机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圈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贯穿所述沉降片三角将其锁固于所述滑块上。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立乾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市宏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