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大圆机沉降片的推针三角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8356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织大圆机沉降片的推针三角机构,包括推针三角,所述推针三角的上表面左侧开设有直通槽,所述直通槽的内部设有回针三角,所述回针三角的下表面中心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的内部顶端固接有第一压缩弹簧。该针织大圆机沉降片的推针三角机构,通过推针三角、直通槽、回针三角、圆槽、第一压缩弹簧和防护单元之间的配合,当回针三角在直通槽内部上下间隙运动过程中,梯形槽内部的橡胶套会始终与回针三角的外壁相贴合,继而回针三角与直通槽之间缝隙中不易进入绒毛杂质,易于回针三角的顺利复位,可以明显的降低操作人员的拆卸维护效率,实用性能得以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织大圆机沉降片的推针三角机构
本技术涉针织机零件及
,具体为一种针织大圆机沉降片的推针三角机构。
技术介绍
针织横机在编织衣片的过程中,成圈或移圈是必要技术手段,而沉降片是按压线圈,帮助线圈成圈的主要机构,主要通过沉降片的推针三角控制沉降片的运动轨迹,而现有的针织横机沉降片的推针三角,在完成线圈后只针对成圈前压制线圈,并未对成圈后的线圈进行有效控制,因此线圈位置不确定,留下编织不稳定的隐患,未解决上述存有问题现有技术中的针织横机沉降片的推针三角机构得以进行应用,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依旧存有一定的弊端,例如长久使用过程中,回针三角与直通槽之间缝隙中会不断的进入绒毛杂质,长期以往易出现回针三角无法进行复位的情况出现,需要操作人员较为高频的拆卸维护,实用性能较为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织大圆机沉降片的推针三角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长久使用过程中,回针三角与直通槽之间缝隙中会不断的进入绒毛杂质,长期以往易出现回针三角无法进行复位情况出,需要操作人员较为高频的拆卸维护,实用性能较为低下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织大圆机沉降片的推针三角机构,包括推针三角,所述推针三角的上表面左侧开设有直通槽,所述直通槽的内部设有回针三角,所述回针三角的下表面中心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的内部顶端固接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底端与推针三角的内部底端固定相连,所述直通槽的内壁左右两侧设有防护单元;所述防护单元包括梯形槽、伸缩杆、长条板、第二压缩弹簧、横板、转杆、辊筒、橡胶套和弯杆;两个所述梯形槽分别开设在直通槽的内壁左右两侧,所述梯形槽的内部端部前后两侧均固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固接有长条板,所述伸缩杆的外壁套接有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长条板和梯形槽的内部固定相连,所述长条板的另一侧设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左右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壁前后两端均固定套接有辊筒,左右两侧所述辊筒通过橡胶套转动相连,左侧转杆的前后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弯杆,所述弯杆的另一端与长条板固定相连,所述橡胶套与回针三角相抵紧。优选的,两个所述伸缩杆相对于长条板的中心点前后对称。优选的,所述回针三角与第一压缩弹簧的中心点均位于同一条水平垂直线上。优选的,所述回针三角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均设有增稳机构;所述增稳机构包括竖槽、竖杆、卡槽、滚珠、细孔和橡胶芯;两个所述竖槽分别开设在回针三角的下表面左右两侧,所述竖槽的内部设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底端与推针三角的内部底端固定相连,所述竖杆的外壁从下到上依次呈环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滑动卡接有滚珠,所述滚珠的外壁与竖槽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竖槽的内部顶端开设有细孔,所述细孔的内壁顶端固接有橡胶芯。优选的,所述卡槽与滚珠构成滑动限位结构。优选的,两个所述竖杆相对于回针三角的中心点左右对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针织大圆机沉降片的推针三角机构,相对于传统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推针三角、直通槽、回针三角、圆槽、第一压缩弹簧和防护单元之间的配合,当回针三角在直通槽内部上下间隙运动过程中,梯形槽内部的橡胶套会始终与回针三角的外壁相贴合,继而回针三角与直通槽之间缝隙中不易进入绒毛杂质,易于回针三角的顺利复位,可以明显的降低操作人员的拆卸维护效率,实用性能得以提升。通过推针三角、直通槽、回针三角、圆槽、第一压缩弹簧、防护单元和增稳单元之间的配合,回针三角在直通槽内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竖杆能够对竖槽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利于回针三角的稳定运行,且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橡胶芯将细孔的内部注入适量的润滑油,利于滚珠在卡槽的内部滚动,能够降低回针三角移动过程的摩擦力,利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局部剖视图;图3为图2推针三角、回针三角和防护单元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局部剖视图;图5为图2推针三角、回针三角和增稳单元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推针三角,2、直通槽,3、回针三角,4、圆槽,5、第一压缩弹簧,6、防护单元,601、梯形槽,602、伸缩杆,603、长条板,604、第二压缩弹簧,605、横板,606、转杆,607、辊筒,608、橡胶套,609、弯杆,7、增稳单元,701、竖槽,702、竖杆,703、卡槽,704、滚珠,705、细孔,706、橡胶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针织大圆机沉降片的推针三角机构,包括推针三角1,推针三角1的上表面左侧开设有直通槽2,直通槽2的内部设有回针三角3,回针三角3的下表面中心开设有圆槽4,圆槽4的内部顶端固接有第一压缩弹簧5,压缩弹簧5的系数为5-10N/CM,第一压缩弹簧5的底端与推针三角1的内部底端固定相连,直通槽2的内壁左右两侧设有防护单元6,防护单元6包括梯形槽601、伸缩杆602、长条板603、第二压缩弹簧604、横板605、转杆606、辊筒607、橡胶套608和弯杆609,两个梯形槽601分别开设在直通槽2的内壁左右两侧,梯形槽601的内部端部前后两侧均固接有伸缩杆602,伸缩杆602的另一端固接有长条板603,伸缩杆602的外壁套接有第二压缩弹簧604,第二压缩弹簧604的系数为1-3N/CM,第二压缩弹簧604的两端分别与长条板603和梯形槽601的内部固定相连,长条板603的另一侧设有横板605,横板605的左右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杆606,转杆606通过滚珠轴承与横板605转动相连,转杆606的外壁前后两端均固定套接有辊筒607,左右两侧辊筒607通过橡胶套608转动相连,橡胶套608为橡胶材质制成,具有一定的韧性,左侧转杆606的前后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弯杆609,弯杆609通过滚珠轴承与左侧转杆606转动相连,弯杆609的另一端与长条板603固定相连,橡胶套608与回针三角3相抵紧,两个伸缩杆602相对于长条板603的中心点前后对称,可以使两个伸缩杆602对长条板603均匀施力,回针三角3与第一压缩弹簧5的中心点均位于同一条水平垂直线上,可以使第一压缩弹簧5对回针三角3均匀施力。回针三角3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均设有增稳机构7,增稳机构7包括竖槽701、竖杆702、卡槽703、滚珠704、细孔705和橡胶芯706,两个竖槽701分别开设在回针三角3的下表面左右两侧,竖槽701的内部设有竖杆702,竖杆702的底端与推针三角1的内部底端固定相连,竖杆702的外壁从下到上依次呈环形开设有卡槽703,卡槽703的内部滑动卡接有滚珠7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织大圆机沉降片的推针三角机构,包括推针三角(1),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针三角(1)的上表面左侧开设有直通槽(2),所述直通槽(2)的内部设有回针三角(3),所述回针三角(3)的下表面中心开设有圆槽(4),所述圆槽(4)的内部顶端固接有第一压缩弹簧(5),所述第一压缩弹簧(5)的底端与推针三角(1)的内部底端固定相连,所述直通槽(2)的内壁左右两侧设有防护单元(6);/n所述防护单元(6)包括梯形槽(601)、伸缩杆(602)、长条板(603)、第二压缩弹簧(604)、横板(605)、转杆(606)、辊筒(607)、橡胶套(608)和弯杆(609);/n两个所述梯形槽(601)分别开设在直通槽(2)的内壁左右两侧,所述梯形槽(601)的内部端部前后两侧均固接有伸缩杆(602),所述伸缩杆(602)的另一端固接有长条板(603),所述伸缩杆(602)的外壁套接有第二压缩弹簧(604),所述第二压缩弹簧(604)的两端分别与长条板(603)和梯形槽(601)的内部固定相连,所述长条板(603)的另一侧设有横板(605),所述横板(605)的左右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杆(606),所述转杆(606)的外壁前后两端均固定套接有辊筒(607),左右两侧所述辊筒(607)通过橡胶套(608)转动相连,左侧转杆(606)的前后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弯杆(609),所述弯杆(609)的另一端与长条板(603)固定相连,所述橡胶套(608)与回针三角(3)相抵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织大圆机沉降片的推针三角机构,包括推针三角(1),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针三角(1)的上表面左侧开设有直通槽(2),所述直通槽(2)的内部设有回针三角(3),所述回针三角(3)的下表面中心开设有圆槽(4),所述圆槽(4)的内部顶端固接有第一压缩弹簧(5),所述第一压缩弹簧(5)的底端与推针三角(1)的内部底端固定相连,所述直通槽(2)的内壁左右两侧设有防护单元(6);
所述防护单元(6)包括梯形槽(601)、伸缩杆(602)、长条板(603)、第二压缩弹簧(604)、横板(605)、转杆(606)、辊筒(607)、橡胶套(608)和弯杆(609);
两个所述梯形槽(601)分别开设在直通槽(2)的内壁左右两侧,所述梯形槽(601)的内部端部前后两侧均固接有伸缩杆(602),所述伸缩杆(602)的另一端固接有长条板(603),所述伸缩杆(602)的外壁套接有第二压缩弹簧(604),所述第二压缩弹簧(604)的两端分别与长条板(603)和梯形槽(601)的内部固定相连,所述长条板(603)的另一侧设有横板(605),所述横板(605)的左右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杆(606),所述转杆(606)的外壁前后两端均固定套接有辊筒(607),左右两侧所述辊筒(607)通过橡胶套(608)转动相连,左侧转杆(606)的前后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弯杆(609),所述弯杆(609)的另一端与长条板(603)固定相连,所述橡胶套(608)与回针三角(3)相抵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万居邱金凯李玲妮杨漳山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市盛泰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