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切排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2746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09
本申请涉及一种模切排废结构,包括机架、上辊和下辊,所述上辊和下辊均转动设置在机架上且所述上辊位于下辊上方,所述下辊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取下废料的排废针,所述上辊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容纳排废针的容纳槽,且所述上辊和下辊同步转动,所述下辊的一侧设有用于将排废针上废料取下的排废板。本申请能够精确便捷的完成卷材上的废料清理,达到高效精确清理废料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切排废结构
本申请涉及模切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切排废结构。
技术介绍
当前,包装印刷技术日新月异,不断发展。印后加工中模切技术虽说发展缓慢,但随着市场要求的不断提高.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随着凹印生产线和柔性版印刷生产线在各个包装企业中的广泛使用,为实现卷筒纸从印刷、模切到排废,复卷的一次完成,圆压圆模切技术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这种配有高精度套准装置及模切相位调整能获得更高模切精度的模切技术,在模切压痕和凹凸压印上实现了技术上的飞跃。现有的各种包装纸盒在生产过程中,均采用先印刷,在模切,最后在进行排废和加工流程。即现在原材料卷材上印刷对应的图案后,通过一道或多道的圆切刀辊的模切加工后,再经过排废工序将卷材上模切加工产生的废料去除后,即可完成包装纸盒的模切生产。现有的排废答题分为复卷排废和真空排废两种,复卷排废适用于经模切或分切刀切废边后仍能连续走纸的废边和废料。它要求废边相对于承印材料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左右对称,而且宽度均匀,这样可以避免废料在宽度窄的一边出现断裂,造成停机。真空排废适用于不宜卷曲的废边和模切产生的碎纸屑等。它配备有一把旋转硬毛刷,贴近圆压圆模切辊出纸的一面,将碎纸屑刷下,再由承印材料下方的吸尘器吸走。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采用毛刷和吸尘器对卷材上的不规则废料较为复杂且容易遗漏废料。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卷材上废料清理较为复杂且清理程度较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模切排废结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模切排废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模切排废结构,包括机架、上辊和下辊,所述上辊和下辊均转动设置在机架上且所述上辊位于下辊上方,所述下辊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取下废料的排废针,所述上辊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容纳排废针的容纳槽,且所述上辊和下辊同步转动,所述下辊的一侧设有用于将排废针上废料取下的排废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模切的卷材从上辊和下辊之间输送,排废针将卷材上的模切产生的废料插起并顶入容纳槽中,随着下辊的转动,卷材继续输送,排废针上的废料随着上辊转动被排废板从排废针上取下,至此完成卷材上的废料的快速收卷,随着上辊和下辊的持续转动,重复上述操作精确便捷的完成卷材上的废料清理,达到高效精确清理废料的效果。优选的,所述排废针设有多个且沿下辊的轴线方向设置在下辊的外侧壁上,所述容纳槽设有多个且与多个排废针一一对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排废针和容纳槽的设置可以同时对多个并行的卷纸或者同一卷纸上的多个废料进行清理,进一步提升卷材的模切加工效率。优选的,所述下辊的外侧壁上设有螺纹孔,所述排废针底部设有螺纹柱,所述排废针通过螺纹柱和螺纹孔与下辊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废针与下辊螺纹连接便于工作人员对排废针进行维护和更换。优选的,所述上辊和下辊位于同一侧的端部均同轴设置同步齿轮,两个所述同步齿轮相互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步齿轮的设置,使得上辊和下辊可以稳定同步转动,确保排废针与容纳槽稳定配合,确保排废工序顺利进行。优选的,所述排废板朝向下辊倾斜设置,所述排废版顶部沿其倾斜方向开设有用于供排废针通过的排废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排废针扎着废料穿过排废板时,排废针通过排废孔顺利穿过排废孔,排废针上的废料则被排废板阻挡与排废针脱离,废料沿着倾斜设置的排废板落下,达到高效精准清理废料的效果,进而确保废料被有效清理。优选的,所述排废孔远离下辊的一端开设有落料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废料板上的废料脱离废料板,便于废料的收集。优选的,所述机架上沿原材料输送方向设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远离上辊的一端与排废板抵接,所述排废板上沿其倾斜方向开设有腰型孔,所述腰型孔内穿设有用于将排废板固定在承载板上的固定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腰型孔的设置,能够较为方便的调节排废板顶部与下辊之间的间距,在确保排废针上的废料能够被分离的同时,有效降低排废板妨碍下轴转动的概率。优选的,所述机架一侧设有用于收集废料的收集槽,所述收集槽位于排废板下端,且所述收集槽底部设有滑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集槽的设置便于对排废板掉落的废料进行收集,节约资源,同时收集槽底部设有滑轮,便于工作人员对收集槽的清理和维护。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经过模切的卷材从上辊和下辊之间输送,排废针将卷材上的模切产生的废料插起并顶入容纳槽中,随着下辊的转动,卷材继续输送,排废针上的废料随着上辊转动被排废板从排废针上取下,至此完成卷材上的废料的快速收卷,随着上辊和下辊的持续转动,重复上述操作精确便捷的完成卷材上的废料清理,达到高效精确清理废料的效果;2.排废针扎着废料穿过排废板时,排废针通过排废孔顺利穿过排废孔,排废针上的废料则被排废板阻挡与排废针脱离,废料沿着倾斜设置的排废板落下,达到高效精准清理废料的效果,进而确保废料被有效清理;3.通过腰型孔的设置,能够较为方便的调节排废板顶部与下辊之间的间距,在确保排废针上的废料能够被分离的同时,有效降低排废板妨碍下轴转动的概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模切排废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下辊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排废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11、承载板;111、斜面;2、上辊;21、容纳槽;22、同步齿轮;3、下辊;31、排废针;311、螺纹柱;32、螺纹孔;4、排废板;41、排废孔;42、落料孔;43、腰型孔;44、固定螺栓;5、收集槽;51、滑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模切排废结构。参照图1和图2,一种模切排废装置,包括机架1、上辊2和下辊3,上辊2和下辊3均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且上辊2位于下辊3上方。上辊2可以是用于对卷材进行切割的刀辊。下辊3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取下废料的排废针31,上辊2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容纳排废针31的容纳槽21。上辊2和下辊3位于同一侧的端部均同轴设置同步齿轮22,两个同步齿轮22相互啮合,使得上辊2和下辊3可以稳定同步转动,确保排废针31与容纳槽21稳定配合,确保排废工序顺利进行。参照图1和图2,排废针31和容纳槽21相互配合,且根据废料在卷纸上的布局和实际加工情况,可以在下辊3和下辊3的外侧壁上沿其轴向设置一个或多个排废针31和容纳槽21。多个排废针31和容纳槽21能够同时对多个并行的卷纸或者同一卷纸上的多个废料进行清理,进一步提升卷材的模切加工效率。下辊3的外侧壁上设有螺纹孔32,排废针31底部设有螺纹柱311,排废针31通过螺纹柱311和螺纹孔32与下辊3螺纹连接。排废针31与下辊3螺纹连接便于工作人员对排废针31进行维护和更换,同时工作人员可以根绝实际加工需求选择不同规格的排废针31,通过螺纹孔32设置在下辊3上。参照图1和图3,机架1上沿卷材输送方向设有承载板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切排废结构,包括机架(1)、上辊(2)和下辊(3),所述上辊(2)和下辊(3)均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且所述上辊(2)位于下辊(3)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辊(3)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取下废料的排废针(31),所述上辊(2)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容纳排废针(31)的容纳槽(21),且所述上辊(2)和下辊(3)同步转动,所述下辊(3)的一侧设有用于将排废针(31)上废料取下的排废板(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切排废结构,包括机架(1)、上辊(2)和下辊(3),所述上辊(2)和下辊(3)均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且所述上辊(2)位于下辊(3)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辊(3)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取下废料的排废针(31),所述上辊(2)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容纳排废针(31)的容纳槽(21),且所述上辊(2)和下辊(3)同步转动,所述下辊(3)的一侧设有用于将排废针(31)上废料取下的排废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切排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废针(31)设有多个且沿下辊(3)的轴线方向设置在下辊(3)的外侧壁上,所述容纳槽(21)设有多个且与多个排废针(31)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切排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辊(3)的外侧壁上设有螺纹孔(32),所述排废针(31)底部设有螺纹柱(311),所述排废针(31)通过螺纹柱(311)和螺纹孔(32)与下辊(3)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切排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辊(2)和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立国刘丁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航盛世刀辊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