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电致发光器件技术

技术编号:2832460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电致发光器件。复合电极包括层叠的金属层与石墨烯层,金属层透光且表面具有微纳结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复合电极,由于金属层表面具有微纳结构,因此存在等离子体,当电致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经过金属层时,容易发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增强光的出射。而金属层与石墨烯层之间会发生电子转移,会改变金属表面的自由电子浓度,该自由电子浓度会影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频率,从而可以微调发光器件的发光峰位。通常情况下,金属表面自由电子浓度增大,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峰位蓝移;金属表面自由电子浓度减小,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峰位红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电致发光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器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以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为代表的新型发光器件的出现和发展,为显示和照明技术带来了巨大的革新。OLED和QLED器件结构相近、发光原理相似,简单来说都需要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运动至发光层并发生辐射复合以放出光子。因此,若要得到不同的发光颜色,需要不同的发光材料。虽然通过合成可以调控材料的发光波长,但这种调控往往无法很精细;另一方面,虽然材料的发光可调,但并不意味着任意发光波长的材料都具有同等优异的稳定性和发光效率。因此,从产品和应用场景出发,对发光器件的颜色微调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是非常有价值的。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实现发光器件的颜色微调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发光器件的颜色微调的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电致发光器件。一种复合电极,包括层叠的金属层与石墨烯层,所述金属层透光且表面具有微纳结构。应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复合电极,由于金属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的金属层与石墨烯层,所述金属层透光且表面具有微纳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的金属层与石墨烯层,所述金属层透光且表面具有微纳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的材质选自Al、Ga、Ag、Cu和Au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金属层的厚度为5nm~2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电极还包括金属氧化物层,所述金属氧化物层位于所述金属层与所述石墨烯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氧化物层的材质选自Al2O3、Ga2O3、Ag2O和CuO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金属氧化物层的厚度为0.5nm~5nm。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层的厚度为0.1nm~10nm。


6.一种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衬底;
在所述衬底上形成金属层;以及
在所述金属层上形成石墨烯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