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2437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05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包含基板、多个白光发光单元以及彩色滤光层。白光发光单元间隔排列于基板上,且白光发光单元为晶片级封装(Chip Scale Package,CSP)。彩色滤光层位于白光发光单元上方。每个白光发光单元包含发光二极管晶片以及波长转换膜。波长转换膜直接包覆发光二极管晶片的顶面与周围侧面,且波长转换膜将发光二极管晶片所发出的光线转换为白光。由于波长转换膜直接包覆发光二极管晶片的顶面与周围侧面,因此显示装置的整体厚度得以下降。此外,以白光发光单元搭配彩色滤光层以得到各种颜色的色光,可提升显示装置的发光均匀性,并解决电控不易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本揭露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及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具有寿命长、功耗低以及驱动简单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照明、背光、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等。一般来说,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常采用红、绿、蓝发光二极管晶片做为像素,而像素经排列后可形成全彩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然而,此种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常面临发光不均匀、电控不易、尺寸无法缩减以及制作成本高等问题。因此,如何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是目前亟需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揭露的一技术态样为一种显示装置。根据本揭露一实施方式,显示装置包含基板、多个白光发光单元以及彩色滤光层。白光发光单元间隔排列于基板上,且白光发光单元为晶片级封装(ChipScalePackage,CSP)。彩色滤光层位于白光发光单元上方。每个白光发光单元包含发光二极管晶片以及波长转换膜。波长转换膜直接包覆发光二极管晶片的顶面与周围侧面,且波长转换膜将发光二极管晶片所发出的光线转换为白光。在本揭露一实施方式中,彩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n一基板;/n多个白光发光单元,间隔排列于该基板上,其中该些白光发光单元为晶片级封装(ChipScale Package,CSP),且每一该些白光发光单元包含:/n一发光二极管晶片;以及/n一波长转换膜,直接包覆该发光二极管晶片的顶面与周围侧面,且该波长转换膜将该发光二极管晶片所发出的光线转换为白光;以及/n一彩色滤光层,位于该些白光发光单元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031 TW 108139562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基板;
多个白光发光单元,间隔排列于该基板上,其中该些白光发光单元为晶片级封装(ChipScalePackage,CSP),且每一该些白光发光单元包含:
一发光二极管晶片;以及
一波长转换膜,直接包覆该发光二极管晶片的顶面与周围侧面,且该波长转换膜将该发光二极管晶片所发出的光线转换为白光;以及
一彩色滤光层,位于该些白光发光单元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彩色滤光层包含多个色阻,且每一该些色阻为红色色阻、绿色色阻或蓝色色阻,且该些色阻分别对应至该些白光发光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彩色滤光层还包含一黑色矩阵,位于该些色阻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光二极管晶片产生蓝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波长转换膜包含多个第一量子点以及多个第二量子点,且该些第一量子点激发出的光线的波长范围与该些第二量子点激发出的光线的波长范围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光二极管晶片是无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富鑫李育群童鸿钧蔡宗良
申请(专利权)人: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