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
,特别是指 一种串行总线数据传输的 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工业控制、生成、生活、车辆自动化 控制等各个领域都有较大的应用,特别是在车辆自动化控制中,应用 的更为广泛。在车辆自动化控制中,通常会采用高可靠或故障-安全计算的通用 计算机,这种计算机普遍采用冗余的系统架构实现。在中央处理板与 外设板之间,需要设置高可靠或故障-安全的冗余总线,传统的并行总 线使用引脚过多,进行冗余设计非常困难,且控制协议复杂。另外,由于高可靠或故障-安全计算的通用计算机釆用的不是点对 点架构,在扩充外设板时会受到总线性能的限制。每增加一个外设板, 各个外设板的性能就会随之下降,且电磁兼容性差。由于数据线为双 向,难以实现电气隔离。传统的串行背板总线虽然也能实现数据传输,但多偏向于性能较高的电信应用,而并不适合高可靠或故障-安全计算机的应用;而现有 高可靠或故障-安全的冗余总线采用并行总线,引脚较多,实现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串行总线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以解决上述高可靠或故障-安全计算机中数据传输采用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串行总线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收发器向从收发器发送帧头、数据传输的命令;从收发器向主收发器反馈所接收到的帧头、数据传输的命令,同时与所述主收发器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且接收来自主收发器的帧尾;从收发器向主收发器反馈所接收到的帧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串行总线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收发器向从收发器发送帧头、数据传输的命令;从收发器向主收发器反馈所接收到的帧头、数据传输的命令,同时与所述主收发器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且接收来自主收发器的帧尾;从收发器向主收发器反馈所接收到的帧尾。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数据 传输的命令为主收发器发送数据的命令;从收发器向主收发器反馈所接收到的帧头、数据传输的命令,同 时与所述主收发器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且接收来自主收发器的帧尾过 程包括Al、从收发器向主收发器反馈所接收到的帧头;A2、主收发器向从收发器发送数据的第一字节后,从收发器反馈 接收到的所述主收发器发送数据的命令;A3、主收发器向从收发器发送数据的第二字节至最后字节后,从 收发器反馈所接收到的字节;A4、主收发器向从收发器发送帧尾。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数据 传输的命令为主收发器接收数据的命令;从收发器向主收发器反馈所接收到的帧头、数据传输的命令,同 时与所述主收发器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且接收来自主收发器的帧尾过 程包括Bl、从收发器向主收发器反馈所接收到的帧头后,反馈所述主收 发器接收数据的命令;B2、从收发器向从主发器发送数据的所有字节,并接收主收发器 反馈所接收到的字节;B3、主收发器向从收发器发送帧尾。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过 程中,每位数据为3个脉冲,取2个相同的脉冲作为该位数据。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收发器/从 收发器为主、备双收发器同时工作;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比较器,所述主、备收发器发送数据时,进行 比较,当比较结果不一致时,重新传输;或所述主、备收发器接收数 据后,进行比较,当比较结果不一致时,重新传输。6、 一种串行总线数据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收发 器和从收发器;所述主收发器包括第一串行编码器、第一串行解码器、第一控 制器;所述第一串行编码器,用于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臻,龚光华,车惠军,周,薛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