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锭杆行走轨迹调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2207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锭杆行走轨迹调整器,包括调节部和固定部,调节部设有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第一调节杆的一端设有固定连接的连接件,连接件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第二调节杆的一端设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用以拆卸第一调节杆,从而调节调整器的长度;固定部为开放型结构,且固定部的一端与第二调节杆固定连接,固定部的另一端设有固定卡槽,固定卡槽的底部设有尖端,用以固定调整器;该调整器实现对引锭杆行走过程中引锭杆行走轨迹的改变,使引锭杆可顺利进入结晶器;通过该调整器可实现将引锭杆头部送入结晶器后的距离直接测量,节省后续测量时间,保证引锭杆不会对结晶器铜管造成损坏,使开机顺行,铸坯质量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锭杆行走轨迹调整器
本技术属于冶金
,具体涉及一种引锭杆行走轨迹调整器。
技术介绍
目前连铸机新浇次开浇,需将引锭杆送入结晶器内一定距离进行封引锭作业,引锭杆在行走过程中因各区支撑辊位置轻微位移以及引锭杆自身变形导致因锭杆在行走过程中行走轨迹发生变化,导致引锭杆无法送入结晶器内,进而无法进行封引锭等其他后续作业,耽误正常开机活动。引锭杆头部送入结晶器内部距离需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将引锭杆送入结晶器后需采用其他测量仪器对该距离进行测量,若送入距离过长,需将引锭杆下拉,下拉过程中因惯性导致引锭杆拉出结晶器,需员工重复送入动作,造成时间浪费。引锭杆位置发生轻微偏移,引锭杆在送入结晶器内过程中易导致引锭杆对结晶器铜管壁造成剐蹭,损坏结晶器铜管壁,开浇过程中造成漏钢、铸坯脱方等生产、质量事故,对生产过程增产提效造成不利影响。行走轨迹发生变化,无法实现与结晶器准确对弧,此时需人为进行干预,调整引锭杆送入结晶器内时的行走轨迹,以便实现引锭杆顺利穿行进入结晶器内部,完成开机前的封引锭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锭杆行走轨迹调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部和固定部,所述调节部设有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第一调节杆的一端设有固定连接的连接件,连接件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第二调节杆的一端设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用以拆卸第一调节杆,从而调节调整器的长度;固定部为开放型结构,且固定部的一端与第二调节杆固定连接,固定部的另一端设有固定卡槽,固定卡槽的底部设有尖端,用以固定调整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锭杆行走轨迹调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部和固定部,所述调节部设有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第一调节杆的一端设有固定连接的连接件,连接件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第二调节杆的一端设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用以拆卸第一调节杆,从而调节调整器的长度;固定部为开放型结构,且固定部的一端与第二调节杆固定连接,固定部的另一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岭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