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导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2097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导轮装置,包括一个双轴电机以及两个呈对称布置的导轮,所述导轮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连接有万向软轴,所述万向软轴分别连接所述双轴电机的一个动力输出轴。双轴电机通过万向软轴驱动导轮逆向旋转,对即将卡在导轮上的钢坯起到推动作用,避免出现钢坯与导轮卡死的现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轧机轧辊的转速与导轮的转速相同,因此不会使钢坯在轧机中产生额外的堆拉与应力,降低了憋钢事故发生几率,提高了工作效率、产量指标,同时也使现场工人的安全得到更大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导轮装置
本技术涉及导卫装置
,具体是一种新型导轮装置。
技术介绍
棒材是部分重大设备制造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主要材料,也是钢铁行业高技术含量产品的代表,因此国家对棒材的生产也特别重视。目前在轧钢厂中经常发生进入轧机的钢坯因卡死在导轮上导致的憋钢事故,钢坯由于弯曲或者在行进过程中方向不正直接卡在导轮上,致使钢坯无法正常咬入轧机,严重影响生产节奏、产量、工作效率和合格率等一系列指标,并且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传统的棒材导卫装置容易发生钢坯与导轮卡死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导轮装置,包括一个双轴电机以及两个呈对称布置的导轮,所述导轮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连接有万向软轴,所述万向软轴分别连接所述双轴电机的一个动力输出轴。双轴电机通过万向软轴驱动导轮逆向旋转,对即将卡在导轮上的钢坯起到推动作用,避免出现钢坯与导轮卡死的现象;连接本技术的轧机轧辊的转速与导轮的转速相同,因此不会使钢坯在轧机中产生额外的堆拉与应力,降低了憋钢事故发生几率,提高了工作效率、产量指标,同时也使现场工人的安全得到更大保障。进一步的,所述导轮轴向设有安装转轴的通孔,所述通孔孔壁设有多个呈对称布置的卡槽,所述转轴设有多个与所述卡槽对应并卡接的凸块。通过卡槽与凸块卡接,实现转轴与导轮的安装固定,转轴对导轮传输动力时不会滑动。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呈偏心布置。如此设置,导轮在旋转时,导轮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当导轮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小时,导轮与钢坯连接,从而对钢坯提供动力,使钢坯更加顺利的进入轧机。进一步的,所述万向软轴外壁包裹有金属软管。金属软管具有耐高温和防水的功能,使万向软轴得到有效的保护,延长了万向软轴的寿命。进一步的,所述一种新型导轮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下两端设有连接所述转轴的轴承,所述转轴安装所述轴承的部位设有多个均布的出油孔,所述转轴下端设有连通所述出油孔的进油孔。轴承的安装,减小了转轴旋转的阻力,使转轴旋转更加顺畅,出油孔和进油孔的设置,对轴承供油,保持轴承润滑,从而延长轴承的寿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简易示意图;图2是转轴的俯视图;图3是转轴的俯视图;图4是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转轴的剖视图;图中:1、导轮;2、转轴;3、万向软轴;4、双轴电机;5、金属软管;6、支架;7、轴承;11、通孔;12、卡槽;21、凸块;22、出油孔;23、进油孔。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本技术是一种新型导轮装置,包括一个双轴电机4和支架6,支架6设有两个呈对称布置的导轮1,导轮1固定连接有转轴2,转轴2通过安装在支架6上下两端的轴承7安装于支架6上,转轴2连接有万向软轴3,万向软轴3分别连接双轴电机4的一个动力输出轴;万向软轴3外壁包裹有金属软管5,金属软管5具有耐高温和防水的功能,使万向软轴3得到有效的保护,延长了万向软轴3的寿命;如图3所示,导轮1轴向设有安装转轴2的偏心通孔11,通孔11孔壁设有四个呈对称布置的卡槽12,如图2所示,转轴2设有四个与卡槽12对应并卡接的凸块21;通过卡槽12与凸块21卡接,实现转轴2与导轮1的安装固定,转轴2对导轮1传输动力时不会滑动;通孔11的偏心设置,使导轮1在旋转时,导轮1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当导轮1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小时,导轮1与钢坯连接,从而对钢坯提供动力,使钢坯更加顺利的进入轧机;如图4和图5所示,转轴2安装轴承7的部位设有多个均布的出油孔22,转轴2下端设有连通出油孔22的进油孔23,轴承7的安装,减小了转轴2旋转的阻力,使转轴2旋转更加顺畅,通过出油孔22和进油孔23对轴承7供油,保持轴承7润滑,从而延长轴承7的寿命;双轴电机4通过万向软轴3驱动导轮1逆向旋转,对即将卡在导轮1上的钢坯起到推动作用,避免出现钢坯与导轮1卡死的现象;连接本技术的轧机轧辊的转速与导轮1的转速相同,因此不会使钢坯在轧机中产生额外的堆拉与应力,降低了憋钢事故发生几率,提高了工作效率、产量指标,同时也使现场工人的安全得到更大保障。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导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双轴电机(4)以及两个呈对称布置的导轮(1),所述导轮(1)固定连接有转轴(2),所述转轴(2)连接有万向软轴(3),所述万向软轴(3)分别连接所述双轴电机(4)的一个动力输出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导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双轴电机(4)以及两个呈对称布置的导轮(1),所述导轮(1)固定连接有转轴(2),所述转轴(2)连接有万向软轴(3),所述万向软轴(3)分别连接所述双轴电机(4)的一个动力输出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导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轮(1)轴向设有安装所述转轴(2)的通孔(11),所述通孔(11)孔壁设有多个呈对称布置的卡槽(12),所述转轴(2)设有多个与所述卡槽(12)对应并卡接的凸块(2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天宇袁树宝刘俊武东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常州中天特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