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2000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键盘装置包括基板、按键、第一弹性件及第二弹性件。基板包括顶面与底面,顶面具有组装区,组装区具有第一侧与第二侧,且组装区上凸设有枢接座,枢接座邻近于第一侧且包括直立部与延伸部,延伸部延伸自直立部的顶端并具有底缘。按键具有第三侧与第四侧,第三侧底部还朝组装区方向延伸枢接勾,枢接勾末端设有枢接部,枢接部具有顶缘。第一弹性件弹性顶抵于按键的第三侧底部,使枢接部的顶缘顶抵枢接于延伸部的底缘,并使延伸部与按键的第三侧底部之间保持升降活动间距。第二弹性件弹性顶抵于按键底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键盘装置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输入设备,特别是指一种键盘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键盘的按键的种类繁多,对于摆动式按键来说,其结构一般包括按键与基板,按键具有枢接侧并以枢接侧枢设固定于基板上,当按键远离枢接侧的部位受力时,按键能以枢接侧为轴相对于基板摆动下降。然而,对于掀盖式的电子装置而言,摆动式按键容易使电子装置于盖合时造成损坏,以笔记本电脑为例,当笔记本电脑盖合时,由于按键的枢接侧是固定在基板上而无法自由活动,因此,按键的枢接侧容易抵压于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幕,造成显示屏幕长期受压而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键盘装置包括基板、按键、第一弹性件及第二弹性件。基板包括相对的顶面与底面,顶面具有组装区,组装区具有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且组装区上凸设有枢接座,枢接座邻近于第一侧且包括直立部与延伸部,延伸部延伸自直立部的顶端并具有底缘。按键具有相对的第三侧与第四侧,按键可升降地设置于组装区上方,并以第三侧对应于第一侧、以第四侧对应于第二侧,第三侧底部还朝组装区方向延伸枢接勾,枢接勾末端设有枢接部,枢接部具有顶缘。第一弹性件设置于组装区上并邻近于第一侧,第一弹性件弹性顶抵于按键的第三侧底部,使枢接部的顶缘顶抵枢接于延伸部的底缘,并使延伸部与按键的第三侧底部之间保持升降活动间距。第二弹性件设置于组装区上并介于第一弹性件与第二侧之间,第二弹性件弹性顶抵于按键底部。综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键盘装置通过第一弹性件弹性顶抵于按键的第三侧,使枢接部的顶缘顶抵枢接于延伸部的底缘,并使延伸部与按键的第三侧底部之间保持升降活动间距,达到当按键的第四侧受压时,按键能以枢接部为轴相对于基板旋摆而触发信号,当按键的第三侧受压时,第三侧能抵压第一弹性件并朝基板下降,对于掀盖式的电子装置来说(例如笔记本电脑),能够避免电子装置在盖合状态时受到按键挤压而受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键盘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键盘装置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键盘装置一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键盘装置一实施例的局部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键盘装置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键盘装置一实施例的作动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键盘装置一实施例的作动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键盘装置一实施例的作动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键盘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附图标记列表】N笔记本电脑1键盘装置3显示屏幕10基板11顶面12组装区121第一侧122第二侧123避让孔13底面14枢接座141直立部142延伸部143底缘15电路板151通孔16第一卡勾件20按键201第三侧202第四侧21枢接勾22枢接部221顶缘23升降导引槽24第二卡勾件25凸块30、30’第一弹性件31顶抵部40第二弹性件50触摸板51压感板G升降活动间距D间距L1~L3箭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提出各种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然而,实施例仅用以作为范例说明,并不会限缩本专利技术欲保护的范围。此外,实施例中的图式省略部份组件,以清楚显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点。在所有图式中相同的标号将用于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组件。图1为本专利技术键盘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键盘装置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键盘装置一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键盘装置1包括基板10、至少一个按键20、第一弹性件30及第二弹性件40,其中按键20设置于基板10上方,第一弹性件30与第二弹性件40弹性顶抵于按键20与基板10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键盘装置1可应用于各式电子产品(例如作为桌面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或其他电子装置的输入设备),以供使用者按压而产生相应的信号。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键盘装置1为笔记本电脑N的键盘且具有触摸板50。触摸板50包括能够感应手指运行轨迹的压感板51与上述基板10(请参照图2、图3),在本实施例中,键盘装置1的按键20为邻接于压感板51的触摸板按键,以供用户按压进行点选或开启功能选单等动作。但此并不局限,键盘装置1的按键20亦可为字母键、数字键、空格键(Spacekey)、输入键(Enterkey)或大写锁定键(CapsLockkey)等一般按键,以供用户按压输入文字、符号或指令。如图2与图3所示,键盘装置1的基板10包括相对的顶面11与底面13,顶面11具有邻近于压感板51的组装区12,所述组装区12为基板10上供按键20对应组装的区域(如图3虚线框围的区域),组装区12具有相对的第一侧121与第二侧122,在本实施例中,组装区12的第一侧121相对于第二侧122邻近于压感板51,但此并不局限。如图2与图3所示,基板10的组装区12上凸设有至少一个枢接座14用以供按键20组装。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0的组装区12上凸设有彼此间隔配置的两个枢接座14,在此,两个枢接座14是沿如图所示的Y轴方向间隔配置而位于同一轴线,但两个枢接座14亦可位于不同轴线,此并不局限。各枢接座14邻近于组装区12的第一侧121且包括直立部141与延伸部142,直立部141朝远离基板10的方向延伸而凸出顶面11(在此是沿如图所示的Z轴方向延伸),延伸部142延伸自直立部141的顶端并具有底缘143,底缘143面对于基板10。在本实施例中,延伸部142是沿如图所示的Y轴方向延伸自直立部141的顶端,但此并不局限,延伸部142亦可沿如图所示的X轴方向延伸自直立部141的顶端。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基板10可为金属(例如铁、铝或合金等)或塑料材质所制成的硬质板体,如图3所示,各枢接座14为由基板10一体向上弯折延伸的勾座(在此为L型勾座,但亦可为U型或T型等其他形状的勾座)。在其他实施例中,各枢接座14亦可为独立构件并通过组装的方式固定于基板10的顶面11上。如图2与图3所示,按键20具有相对的第三侧201与第四侧202,按键20设置于组装区12上方,且按键20以其第三侧201对应于组装区12的第一侧121、以第四侧202对应于组装区12的第二侧122,具体而言,按键20的第三侧201相对于第四侧202邻近组装区12的第一侧121而邻近压感板51。此外,按键20整体还可升降地设置在组装区12上,以避免在笔记本电脑N在盖合状态时受到按键20挤压而受损,此配合图式详述如下。如图2至图5所示,其中图4为本专利技术键盘装置一实施例的局部俯视图,图5为图4沿着线段5-5的剖视图,此外,图4中的按键20是以透视的方式呈现,以清楚显现基板10上的结构与剖切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按键20的第三侧201底部还朝组装区12方向延伸两个枢接勾21(在此为L型勾,但亦可为U型或T型等其他形状)用以分别枢接于组装区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键盘装置,包括:/n基板,包括相对的顶面与底面,该顶面具有组装区,该组装区具有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且该组装区上凸设有枢接座,该枢接座邻近于该第一侧且包括直立部与延伸部,该延伸部延伸自该直立部的顶端并具有底缘;/n按键,具有相对的第三侧与第四侧,该按键可升降地设置于该组装区上方,并以该第三侧对应于该第一侧、以该第四侧对应于该第二侧,该第三侧底部还朝该组装区方向延伸枢接勾,该枢接勾末端设有枢接部,该枢接部具有顶缘;/n第一弹性件,设置于该组装区上并邻近于该第一侧,该第一弹性件弹性顶抵于该按键的该第三侧底部,使该枢接部的该顶缘顶抵枢接于该延伸部的该底缘,并使该延伸部与该按键的该第三侧底部之间保持升降活动间距;以及/n第二弹性件,设置于该组装区上并介于该第一弹性件与该第二侧之间,该第二弹性件弹性顶抵于该按键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键盘装置,包括:
基板,包括相对的顶面与底面,该顶面具有组装区,该组装区具有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且该组装区上凸设有枢接座,该枢接座邻近于该第一侧且包括直立部与延伸部,该延伸部延伸自该直立部的顶端并具有底缘;
按键,具有相对的第三侧与第四侧,该按键可升降地设置于该组装区上方,并以该第三侧对应于该第一侧、以该第四侧对应于该第二侧,该第三侧底部还朝该组装区方向延伸枢接勾,该枢接勾末端设有枢接部,该枢接部具有顶缘;
第一弹性件,设置于该组装区上并邻近于该第一侧,该第一弹性件弹性顶抵于该按键的该第三侧底部,使该枢接部的该顶缘顶抵枢接于该延伸部的该底缘,并使该延伸部与该按键的该第三侧底部之间保持升降活动间距;以及
第二弹性件,设置于该组装区上并介于该第一弹性件与该第二侧之间,该第二弹性件弹性顶抵于该按键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中该枢接部与该基板的该底面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该升降活动间距。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键盘装置,其中该基板上还设有电路板,该电路板设有通孔,该通孔对应于该枢接勾。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崛内光雄陈佳鑫李柏欣
申请(专利权)人: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