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处理仓及危废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31686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危废预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封处理仓及危废处理系统,包括:仓体,所述仓体内设有用于物料处理的密封腔;取料管,所述取料管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仓体的外壁上,且所述取料管与所述仓体的密封腔连通;取料组件,所述取料组件包括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所述第一阀体设于所述取料管的第一端,适于控制所述取料管与所述仓体的密封腔的连通;所述第二阀体设于所述取料管的第二端,适于控制所述第一阀体与所述第二阀体之间的所述取料管的密封。通过在仓体上设置取料管以及第一阀体、第二阀体,实现取料时分段隔离,进而实现仓体内气体不外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封处理仓及危废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危废预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密封处理仓及危废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危废物日益增多,一些燃爆风险较高的废料在预处理的破碎、混合、泵送环节中容易因压力冲击导致起火甚至爆炸,进而造成设备损伤和人员损伤。为降低爆炸及火灾风险,一些有经验、有条件的危废预处理设备在一些高燃爆废料预处理过程中会通过向进料区及破碎仓内、混合器等定时注入惰性气体(诸如氮气等)来降低这些区域内氧气的浓度,进而降低燃爆风险。但是惰性气体的应用对预处理设备的密封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不仅要求设备能够实现密封,还要求设备在处理进程中能够实现密封。但是处理进程复杂多变,为掌控物料的处理进度,需要对预处理设备的密封处理仓内的物料进行取样分析;然而现有预处理设备中大多通过法兰或单独排料球阀来实现取样操作。这种取料方式不能实现封闭取料,因此不能避免预处理设备密封处理仓内惰性气体泄漏和废气泄漏的风险,同时也不能避免密封处理仓内气体与室外大气中氧气的交换,进而增加了预处理设备的燃爆风险。因此,针对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急需提供一种密封处理仓及危废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处理仓及危废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密封仓取样结构不能实现封闭取样导致的仓内气体泄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密封处理仓,包括:仓体,所述仓体内设有用于物料处理的密封腔;取料管,所述取料管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仓体的外壁上,且所述取料管与所述仓体的密封腔连通;取料组件,所述取料组件包括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所述第一阀体设于所述取料管的第一端,适于控制所述取料管与所述仓体的密封腔的连通;所述第二阀体设于所述取料管的第二端,适于控制所述第一阀体与所述第二阀体之间的所述取料管的密封。如上所述的密封处理仓,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取料管的第二端封口,且第二端的侧壁上设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上设有所述第二阀体。如上所述的密封处理仓,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阀体包括取料盘和取料杆,所述取料盘位于所述取料管中;所述取料杆的长度大于所述取料管的长度,且所述取料杆的头端与所述取料盘连接,尾端插装于所述取料管的第二端。如上所述的密封处理仓,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抽拉组件,所述抽拉组件位于所述取料管第二端的延长线上,并与所述取料杆的尾端连接,适于抽拉所述取料杆。如上所述的密封处理仓,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吸料活塞,所述吸料活塞包括活塞杆和活塞头,所述活塞头位于所述取料管的第二端,所述活塞杆的头端与所述活塞头连接,尾端插装于所述取料管中,且插装位置处密封。如上所述的密封处理仓,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抽拉组件,所述抽拉组件位于所述取料管第二端的延长线上,并与所述活塞杆的尾端连接,适于抽拉所述活塞杆。如上所述的密封处理仓,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二阀体为电磁球阀。如上所述的密封处理仓,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阀体为电磁球阀。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危废处理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密封处理仓。如上所述的危废处理系统,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磁球阀和抽拉组件电连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密封处理仓包括仓体、取料管和取料组件,其中仓体内设有用于物料处理的密封腔,所述取料管连接于所述仓体外侧,且所述取料管的内腔与所述仓体的密封腔连通;所述取料组件包括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所述第一阀体设于所述取料管的第一端,适于控制所述取料管与所述仓体的密封腔的连通;所述第二阀体设于所述取料管的第二端,适于控制所述第一阀体与所述第二阀体之间的所述取料管的密封。具体使用时,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择一打开,当第一阀体打开、第二阀体关闭时,仓体密封腔与取料管的内腔连成一体并密封,此时,密封腔内的物料能够进入取料管中;然后第一阀体关闭、第二阀体打开,此时,仓体密封腔为密封空间,位于取料管中的物料能够进过第二阀体取出,进而实现取样。即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密封处理仓的仓体上设置取料管以及第一阀体、第二阀体,实现密封处理仓取料时分段隔离,实现仓体内气体不外泄。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取料管和取料组件的结构,使其能够根据仓体内物料的性质安排不同的取料方式,解决了粘稠物料不易取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过渡取料管,可以很好的控制一次取料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密封处理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密封处理仓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密封处理仓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仓体,2-取料管,3-第一阀体,4-第二阀体,5-取料盘,6-取料杆,7-排料管,8-活塞头,9-活塞杆。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图1公开了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密封处理仓一种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密封处理仓包括:仓体1,所述仓体1内设有用于物料处理的密封腔;取料管2,所述取料管2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仓体1的外壁上,且所述取料管2与所述仓体1的密封腔连通;取料组件,所述取料组件包括第一阀体3和第二阀体4;所述第一阀体3设于所述取料管2的第一端,适于控制所述取料管2与所述仓体1的密封腔的连通;所述第二阀体4设于所述取料管2的第二端,适于控制所述第一阀体3与所述第二阀体4之间的所述取料管2的密封。具体的,所述第一阀体3和所述第二阀体4均为球阀。具体的,取料管2可为三段式结构,第一阀体3和第二阀体4分别连接于三段式取料管2的连接位置处。进一步的,包括上述密封处理仓的危废处理系统中,所述第一阀体3和所述第二阀体4均为电动球阀。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阀体3、第二阀体4电连接。本实施例中,能够实现取料管2内腔截断控制且密封性能良好的阀类结构均能用作第一阀体3和第二阀体4。电动球阀不仅满足上述功能,同时还能够与控制器连接,实现电动控制,继而能够实现自动化取料。本实施例所公开的密封处理仓主要用于处理容易流动的物料,具体的,初始状态时,第一阀体3和第二阀体4均处于关闭状态;当处理进程需要取样时,首先打开第一阀体3,物料因其流动性流入到取料管2中;待取料管2中物料达到预设的取料量时,关闭第一阀体3并打开第二阀体4;物料再次因其流动性从第二阀体4流出,进而实现密封取料。实施例2:图2为本实施例中密封处理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密封处理仓包括:仓体1,所述仓体1内设有用于物料处理的密封腔;取料管2,所述取料管2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仓体1的外壁上,且所述取料管2与所述仓体1的密封腔连通;取料组件,所述取料组件包括第一阀体3和第二阀体4;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封处理仓,其特征在于,包括:/n仓体,所述仓体内设有用于物料处理的密封腔;/n取料管,所述取料管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仓体的外壁上,且所述取料管与所述仓体的密封腔连通;/n取料组件,所述取料组件包括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所述第一阀体设于所述取料管的第一端,适于控制所述取料管与所述仓体的密封腔的连通;所述第二阀体设于所述取料管的第二端,适于控制所述第一阀体与所述第二阀体之间的所述取料管的密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处理仓,其特征在于,包括:
仓体,所述仓体内设有用于物料处理的密封腔;
取料管,所述取料管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仓体的外壁上,且所述取料管与所述仓体的密封腔连通;
取料组件,所述取料组件包括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所述第一阀体设于所述取料管的第一端,适于控制所述取料管与所述仓体的密封腔的连通;所述第二阀体设于所述取料管的第二端,适于控制所述第一阀体与所述第二阀体之间的所述取料管的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处理仓,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料管的第二端封口,且第二端的侧壁上设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上设有所述第二阀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处理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阀体包括取料盘和取料杆,所述取料盘位于所述取料管中;所述取料杆的长度大于所述取料管的长度,且所述取料杆的头端与所述取料盘连接,尾端插装于所述取料管的第二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处理仓,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抽拉组件,所述抽拉组件位于所述取料管第二端的延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朝帅易暖
申请(专利权)人:碎得机械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