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家福专利>正文

多阀门出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1664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56
多阀门出水器,包括进水本体,进水本体上设有进水口、第一、第二、第三出水口、与第一出水口对应的第一阀门、与第二出水口对应的第二阀门、与第三出水口对应的第三阀门;第一出水口与马桶上端补水接头相连接;第二出水口与马桶S弯底部接头相连接;第三出水口与补水接头相连接;第一、第二和第三阀门均设有阀门本体,阀门本体的一端设有进气组件,阀门本体的另一端设有止水启闭组件;止水启闭组件设有止水垫,其中,进气组件的启闭使止水垫打开或关闭,第一阀门的止水垫硬度<第二阀门的止水垫硬度<第三阀门的止水垫硬度,以使第一阀门的泄压时间<第二阀门的泄压时间<第三阀门的泄压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阀门出水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卫浴领域,尤其涉及多阀门出水器。
技术介绍
无水箱马桶是一种不设水箱,采用城市自来水直接冲洗的新型节水型马桶。目前无水箱马桶都利用电磁阀,通过控制电磁阀的通电时间来控制各电磁阀来进行分阶段出水,这种传统的无水箱马桶具有成本高、故障率高、通配性不强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多阀门出水器,无需电压,通过多个阀门,利用阀门止水垫硬度关系,与延长泄压的时间关系,达到分阶段出水,从而满足出水要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多阀门出水器,包括进水本体,所述进水本体上设有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第三出水口、与第一出水口对应的第一阀门、与第二出水口对应的第二阀门、与第三出水口对应的第三阀门;所述第一出水口与马桶上端补水接头相连接;所述第二出水口与马桶S弯底部接头相连接;所述第三出水口与补水接头相连接;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均设有阀门本体,所述阀门本体的一端设有进气组件,阀门本体的另一端设有止水启闭组件,阀门本体设有供进气组件安装的容置腔和供止水启闭组件安装的出水腔;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的进气组件均通过单向阀与同一个气压按钮连接;所述止水启闭组件设有止水垫,其中,进气组件的启闭使止水垫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阀门的止水垫硬度<第二阀门的止水垫硬度<第三阀门的止水垫硬度,以使第一阀门的泄压时间<第二阀门的泄压时间<第三阀门的泄压时间。所述进气组件包括泵膜和推杆;所述容置腔的第一侧壁设有进气口,容置腔上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开设有泄压孔,在进气口和泄压孔之间依次设有所述泵膜和推杆;所述泵膜顶抵推杆的头部;所述推杆伸出于泄压孔,且末端设有堵头,所述堵头用于开启或关闭泄压孔。所述进气组件还包括回弹式硅胶密封片,所述回弹式硅胶密封片连接推杆,用于使推杆回位与密封。所述进气组件还包括泄压调节螺栓,所述泄压调节螺栓设于阀门本体上并与进气口同侧,以调节泵膜的泄气时间。所述堵头上设有密封圈。所述容置腔的第三侧壁设有泄压出水孔。所述出水腔分设有上出水腔和下出水腔,所述下出水腔设于泄压孔的一侧以通过泄压孔泄气,所述下出水腔设有导流槽以连通上出水腔,所述导流槽与进水口连通,所述止水垫设于上出水腔的出水口处。本专利技术还包括防虹吸上盖和防虹吸伞型垫;所述防虹吸伞型垫设于防虹吸上盖的下方,所述防虹吸上盖设有通孔以使空气可与第二阀门的止水垫相通,防止马桶存水弯的水反流。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设有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第三出水口、与第一出水口对应的第一阀门、与第二出水口对应的第二阀门、与第三出水口对应的第三阀门;第一出水口与马桶上端补水接头相连接,主要冲刷马桶壁,使马桶里的水位上升,使马桶达到虹吸水位;第二出水口与马桶S弯底部接头相连接,主要使马桶产生虹吸;第三出水口与补水接头相连接,主要让马桶完成虹吸后,给存水弯补水;所述第一阀门的止水垫硬度<第二阀门的止水垫硬度<第三阀门的止水垫硬度,以使第一阀门的泄压时间<第二阀门的泄压时间<第三阀门的泄压时间,由此可通过按压气压按钮,达到分阶段出水,相比电磁阀,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无需电压,使用靠谱,成本低,通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气压按钮1,单向阀2,泄压调节螺栓3,泵膜4,推杆5,回弹式硅胶密封片6,密封圈7,泄压孔8,阀门本体9,进气口10,止水垫11,第一出水口A12,第二出水口B12,第三出水口C12,进水本体13,防虹吸上盖14,防虹吸伞型垫15,进水口16,泄压出水孔17,堵头18,导流槽19,第一阀门A,第二阀门B,第三阀门C。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进水本体13,所述进水本体13上设有进水口16、第一出水口A12、第二出水口B12、第三出水口C12、与第一出水口A12对应的第一阀门A、与第二出水口B12对应的第二阀门B、与第三出水口C12对应的第三阀门C;所述第一出水口A12与马桶上端补水接头相连接,主要冲刷马桶壁,使马桶里的水位上升,使马桶达到虹吸水位;所述第二出水口B12与马桶S弯底部接头相连接,主要使马桶产生虹吸;所述第三出水口C12与补水接头相连接,主要让马桶完成虹吸后,给存水弯补水;所述第一阀门A、第二阀门B和第三阀门C均设有阀门本体9,所述阀门本体9的一端设有进气组件,阀门本体9的另一端设有止水启闭组件,阀门本体9设有供进气组件安装的容置腔和供止水启闭组件安装的出水腔;所述第一阀门A、第二阀门B和第三阀门C的进气组件均通过单向阀2与同一个气压按钮1连接,气压按钮1用于产生气压,单向阀2可防止气压回流;所述止水启闭组件设有止水垫11,其中,进气组件的启闭使止水垫11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阀门A的止水垫11硬度<第二阀门B的止水垫11硬度<第三阀门C的止水垫11硬度,以使第一阀门A的泄压时间<第二阀门B的泄压时间<第三阀门C的泄压时间。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组件包括泵膜4、推杆5、回弹式硅胶密封片6、泄压调节螺栓3;所述容置腔的第一侧壁设有进气口10,容置腔上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开设有泄压孔8,在进气口10和泄压孔8之间依次设有泵膜4和推杆5;所述回弹式硅胶密封片6连接推杆5,用于使推杆5回位与密封;所述泄压调节螺栓3设于阀门本体9上并与进气口10同侧,以调节泵膜4的泄气时间;所述泵膜4顶抵推杆5的头部;所述推杆5伸出于泄压孔8,且末端设有堵头18,所述堵头18用于开启或关闭泄压孔8;其中,所述泵膜4在气压的作用下向前推动推杆5,推杆5移动使泄压孔8打开。具体地,所述容置腔的第三侧壁设有泄压出水孔17,用于回收泄压的水。所述堵头18上还设有密封圈7;所述回弹式硅胶密封片6卡在推杆5中间部分的卡槽上。所述出水腔分设有上出水腔和下出水腔,所述下出水腔设于泄压孔8的一侧以通过泄压孔8泄气,所述下出水腔设有导流槽19以连通上出水腔,所述导流槽19与进水口16连通,所述止水垫11设于上出水腔的出水口处;当泄压孔8关闭时,由于压强差,此时止水垫11关闭;当泄压孔8打开时,下出水腔和上出水腔连通,止水垫11在水压的作用下打开。本实施例还包括防虹吸上盖14和防虹吸伞型垫15;所述防虹吸伞型垫15设于防虹吸上盖14的下方;所述防虹吸上盖14设有通孔以使空气可与第二阀门B的止水垫相通,防虹吸伞型垫15可防止防虹吸上盖14的小孔喷水,防止马桶存水弯的水反流。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1、打开进水阀门,自来水通过本体进水口16,经过第一阀门A的导流槽19,由于此时第一阀门A的泄压孔8是关闭的,所以第一阀门A的止水垫11在压强的作用下关闭。由于第一阀门A、第二阀门B、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阀门出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本体,所述进水本体上设有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第三出水口、与第一出水口对应的第一阀门、与第二出水口对应的第二阀门、与第三出水口对应的第三阀门;所述第一出水口与马桶上端补水接头相连接;所述第二出水口与马桶S弯底部接头相连接;所述第三出水口与补水接头相连接;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均设有阀门本体,所述阀门本体的一端设有进气组件,阀门本体的另一端设有止水启闭组件,阀门本体设有供进气组件安装的容置腔和供止水启闭组件安装的出水腔;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的进气组件均通过单向阀与同一个气压按钮连接;所述止水启闭组件设有止水垫,其中,进气组件的启闭使止水垫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阀门的止水垫硬度<第二阀门的止水垫硬度<第三阀门的止水垫硬度,以使第一阀门的泄压时间<第二阀门的泄压时间<第三阀门的泄压时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阀门出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本体,所述进水本体上设有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第三出水口、与第一出水口对应的第一阀门、与第二出水口对应的第二阀门、与第三出水口对应的第三阀门;所述第一出水口与马桶上端补水接头相连接;所述第二出水口与马桶S弯底部接头相连接;所述第三出水口与补水接头相连接;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均设有阀门本体,所述阀门本体的一端设有进气组件,阀门本体的另一端设有止水启闭组件,阀门本体设有供进气组件安装的容置腔和供止水启闭组件安装的出水腔;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的进气组件均通过单向阀与同一个气压按钮连接;所述止水启闭组件设有止水垫,其中,进气组件的启闭使止水垫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阀门的止水垫硬度<第二阀门的止水垫硬度<第三阀门的止水垫硬度,以使第一阀门的泄压时间<第二阀门的泄压时间<第三阀门的泄压时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阀门出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组件包括泵膜和推杆;所述容置腔的第一侧壁设有进气口,容置腔上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开设有泄压孔,在进气口和泄压孔之间依次设有所述泵膜和推杆;所述泵膜顶抵推杆的头部;所述推杆伸出于泄压孔,且末端设有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家福陈慕生
申请(专利权)人:谢家福陈慕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