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凯专利>正文

一种工业用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16606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业除尘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工业用除尘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左侧顶端开设有第一圆孔,所述箱体右侧底端开设有第二圆孔,所述箱体左侧且位于第一圆孔左侧固定连接有负压风机,所述箱体内壁底侧从左往右依次与水箱、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和滤液室的底部固定连接。该工业用除尘装置,通过水箱内的水进行简单过滤,然后进入到旋风过滤室的内壳内腔中的气体,在被伺服电机工作时带动旋转的内壳过滤,同时旋转柱带动扇叶转动,可以形成空气涡流,使得金属颗粒集中到旋转柱周围,这样可以将金属颗粒过滤更加彻底,提高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用除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业除尘
,具体为一种工业用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烟尘是指在企业厂区内燃料燃烧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排入大气的含有污染物的粉尘,往往含有各种金属、非金属细小颗粒物以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碳氢化合物的有害气体,严重污染环境,影响大气质量,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在排放时必须先进行除尘,目前市面上的除尘装置效果单一,除尘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业用除尘装置,解决了目前市面上的除尘装置效果单一,除尘效果较差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增加除尘效果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用除尘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左侧顶端开设有第一圆孔,所述箱体右侧底端开设有第二圆孔,所述箱体左侧且位于第一圆孔左侧固定连接有负压风机,所述箱体内壁底侧从左往右依次与水箱、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和滤液室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孔右侧与进风管的右端连通,所述进风管的底端贯穿水箱顶部与水箱的内腔连通,所述水箱右侧顶部内腔与第一连通管的左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用除尘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左侧顶端开设有第一圆孔(2),所述箱体(1)右侧底端开设有第二圆孔(3),所述箱体(1)左侧且位于第一圆孔(2)左侧固定连接有负压风机(4),所述箱体(1)内壁底侧从左往右依次与水箱(5)、第一固定柱(6)、第二固定柱(7)和滤液室(8)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孔(2)右侧与进风管(9)的右端连通,所述进风管(9)的底端贯穿水箱(5)顶部与水箱(5)的内腔连通,所述水箱(5)右侧顶部内腔与第一连通管(10)的左端连通,所述第一固定柱(6)顶部与旋风过滤室(11)侧面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柱(7)与旋风过滤室(11)侧面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用除尘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左侧顶端开设有第一圆孔(2),所述箱体(1)右侧底端开设有第二圆孔(3),所述箱体(1)左侧且位于第一圆孔(2)左侧固定连接有负压风机(4),所述箱体(1)内壁底侧从左往右依次与水箱(5)、第一固定柱(6)、第二固定柱(7)和滤液室(8)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孔(2)右侧与进风管(9)的右端连通,所述进风管(9)的底端贯穿水箱(5)顶部与水箱(5)的内腔连通,所述水箱(5)右侧顶部内腔与第一连通管(10)的左端连通,所述第一固定柱(6)顶部与旋风过滤室(11)侧面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柱(7)与旋风过滤室(11)侧面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旋风过滤室(11)的右端与第二连通管(12)的左端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管(12)的右端贯穿滤液室(8)右侧且与滤液室(8)内腔连通,所述滤液室(8)右侧的底端与出风管(13)的左端连通,所述出风管(13)的右端贯穿第二圆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液室(8)包括室体(801)、第四圆孔(802)、第五圆孔(803)、滤液凹槽(804)、环形板(805)、加热铜管(806)、雾化喷头(807)、第一雾化软管(808)、雾化主机(809)、第二雾化软管(810),所述室体(801)左侧的顶端开设有第四圆孔(802),所述室体(801)右侧的第端开设有第五圆孔(803),所述室体(801)内壁底侧的右端开设有滤液凹槽(804),所述第四圆孔(802)右侧与环形板(805)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板(805)右侧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书刚金凯
申请(专利权)人:金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