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感应杀菌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1342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感应杀菌灯,包括灯具壳体和UVC灯,所述UVC灯装接于所述灯具壳体内;还包括电路板,所述UVC灯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设有用于感应灯具壳体的振动频率的振动式传感器和用于控制所述UVC灯的开闭的UVC灯驱动器;所述电路板还设有主控IC,所述振动式传感器和所述UVC灯驱动器均与所述主控IC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振动式传感器来检测杀菌灯的振动频率,以及根据振动频率来控制UVC灯的开闭,以此来替代传统的红外感应,不仅硬件成本更低,而且感应灵敏度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感应杀菌灯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感应杀菌灯。
技术介绍
杀菌灯是通过紫外线(UVC)杀菌消毒,是利用适当波长的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和(或)再生性细胞死亡,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紫外线消毒杀菌的用途很广,医院、学校、托儿所、电影院、公交车、办公室、家庭等,它能净化空气消除霉味,此外还能产生一定量的负氧离子,经紫外线消毒的房间空气特别清新,在公共场合经紫外线消毒,可以避免一些病菌经空气传播或经物体表面传播。由于紫外线能够穿透细胞使其死亡,因此用紫外线消毒要注意不能直接照射到人的皮肤,尤其是人的眼睛,紫外线杀菌灯点亮时,不能直视灯管。因此不能直接对着人休照射,因而需要进行人休保护功能的设计。现有技术的人体保护功能,主要是利用红外感应技术进行控制杀菌灯的开闭:当人进入红外感应范围时,红外传感器探测到人体红外光谱的变化,产生输出信号;当人离开后,也产生输出信号。但是,采用该红外感应技术,一方面,价格成本过高,不适用于杀菌灯产品上;另一方面,灵敏度不足,容易受到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自动感应杀菌灯,不仅硬件成本更低,而且感应灵敏度更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感应杀菌灯,包括灯具壳体和UVC灯(30),所述UVC灯(30)装接于所述灯具壳体内;还包括电路板(40),所述UVC灯(30)与所述电路板(40)电连接,所述电路板(40)设有用于感应灯具壳体的振动频率的振动式传感器(41)和用于控制所述UVC灯(30)的开闭的UVC灯驱动器(42);所述电路板(40)还设有主控IC(44),所述振动式传感器(41)和所述UVC灯驱动器(42)均与所述主控IC(44)电连接。优选的,所述灯具壳体包括上盖(10)和下盖(20),所述UVC灯(30)和所述电路板(40)设置于所述上盖(10)和所述下盖(20)之间形成的容纳腔中;并且,所述下盖(20)还设有加热板(21)。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板(21)设于所述下盖(20)的外端部或者内嵌于所述下盖(20)中,所述加热板(21)的安装于所述UVC灯(30)的对应位置,并设有用于透出UVC光的透光窗。优选的,所述灯具壳体内还设有光敏检测传感器(60),所述光敏检测传感器(60)用于检测环境光和/或检测UVC灯(30)的开闭;所述电路板(40)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光敏检测传感器(60)开闭的光敏检测驱动器(45),所述光敏检测驱动器(45)与所述主控IC(44)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光敏检测传感器(60)设置于所述UVC灯(30)的侧部,并与所述加热板(21)的透光窗的位置相对应。优选的,所述灯具壳体内还装接有电池(50),所述电路板(40)连接有用于对所述电池(50)进行充电的充电板(51)。优选的,所述振动式传感器(41)包括管体(411)、设于所述管体(411)两侧的导电柱(412)、与所述导电柱(412)相连接的导针(413),还包括设于所述管体(411)内的滚轴(414);常态下,所述滚轴(414)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导电柱(412)连接并使两侧的导电柱(412)保持电连接;振动频率大于预设值时,所述滚轴(414)产生振动并使两侧的导电柱(412)断开电连接,从而触发感应信号;所述UVC灯驱动器(42)根据所述感应信号控制所述UVC灯(30)的开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采用振动式传感器来检测杀菌灯的振动频率,以及根据振动频率来控制UVC灯的开闭,以此来替代传统的红外感应,不仅硬件成本更低,而且感应灵敏度更好;(2)、本技术还在壳体底部设置加热板,可以进一步提高杀菌效果,并实现除湿等功能;(3)、本技术通过设置光敏检测传感器,不仅可以确认外部环境,配合振动式传感器的算法进行判断杀菌灯的所在环境,从而进行UVC杀毒灯的开启和关闭;而且还能通过光敏检测进行检测UVC杀毒灯是否开启或者故障;(4)、本技术的振动式传感器,通过滚轴来控制导电柱的通断,使其在常态下保持通电状态,并在振动频率大于预设值时断开连接,从而触发杀菌灯关闭杀菌功能。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自动感应杀菌灯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自动感应杀菌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自动感应杀菌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自动感应杀菌灯的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自动感应杀菌灯的振动式传感器的剖视结构图;图中:10-上盖;20-下盖;21-加热板;30-UVC灯;40-电路板;41-振动式传感器;411-管体;412-导电柱;413-导针;414-滚轴;42-UVC杀菌灯驱动器;43-蜂鸣器;44-主控IC;45-光敏检测驱动器;50-电池;51-充电板;60-光敏检测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自动感应杀菌灯,包括灯具壳体和UVC灯30,所述UVC灯30装接于所述灯具壳体内;还包括电路板40,所述UVC灯30与所述电路板40电连接。所述灯具壳体内还装接有电池50,所述电路板40连接有用于对所述电池50进行充电的充电板51。所述UVC灯即紫外线灯。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灯具壳体包括上盖10和下盖20,所述UVC灯30和所述电路板40设置于所述上盖10和所述下盖20之间形成的容纳腔中;并且,所述下盖20还设有帮助杀菌、除湿等功能的加热板21。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板21设于所述下盖20的外端部或者内嵌于所述下盖20中,所述加热板21的安装于所述UVC灯30的对应位置,并设有用于透出UVC光的透光窗,所述透光窗可采用透光孔槽或者透明窗。本实施例中,所示加热板21采用U字形结构,所述透光窗为U形槽,该U形槽的开口端与所述下盖20的一端锁定连接,所述UVC灯30设于所述透明窗的正上方。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电路板40设有用于感应灯具壳体的振动频率的振动式传感器41和用于控制所述UVC灯30的开闭的UVC灯驱动器42;所述电路板40还设有主控IC44,所述振动式传感器41和所述UVC灯驱动器42均与所述主控IC44电连接。并且,所述灯具壳体内还设有光敏检测传感器60,所述光敏检测传感器60用于检测环境光和/或检测UVC灯30的开闭;所述电路板40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光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感应杀菌灯,包括灯具壳体和UVC灯(30),所述UVC灯(30)装接于所述灯具壳体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路板(40),所述UVC灯(30)与所述电路板(40)电连接,所述电路板(40)设有用于感应灯具壳体的振动频率的振动式传感器(41)和用于控制所述UVC灯(30)的开闭的UVC灯驱动器(42);所述电路板(40)还设有主控IC(44),所述振动式传感器(41)和所述UVC灯驱动器(42)均与所述主控IC(44)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感应杀菌灯,包括灯具壳体和UVC灯(30),所述UVC灯(30)装接于所述灯具壳体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路板(40),所述UVC灯(30)与所述电路板(40)电连接,所述电路板(40)设有用于感应灯具壳体的振动频率的振动式传感器(41)和用于控制所述UVC灯(30)的开闭的UVC灯驱动器(42);所述电路板(40)还设有主控IC(44),所述振动式传感器(41)和所述UVC灯驱动器(42)均与所述主控IC(44)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感应杀菌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壳体包括上盖(10)和下盖(20),所述UVC灯(30)和所述电路板(40)设置于所述上盖(10)和所述下盖(20)之间形成的容纳腔中;并且,所述下盖(20)还设有加热板(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感应杀菌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21)设于所述下盖(20)的外端部或者内嵌于所述下盖(20)中,所述加热板(21)的安装于所述UVC灯(30)的对应位置,并设有用于透出UVC光的透光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感应杀菌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壳体内还设有光敏检测传感器(60),所述光敏检测传感器(60)用于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元洪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源芯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