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导线磨损的移动式越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1111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导线磨损的移动式越线装置,旨在提供一种在线路交叉跨越放线的全程都能够对新线路与原线路的导线径向保护,有效避免新线路与原线路的导线之间发生摩擦损伤的问题的降低导线磨损的移动式越线装置。它包括越线架,越线架包括底架、位于底架上方的横向越线杆、设置在底架上的前后两个滚轮支架及两个一一对应的设置在滚轮支架上的支撑滚轮;配重件,配重件与支撑滚轮一一对应,配重件通过挂件挂在滚轮支架上,且配重件和挂件位于对应的支撑滚轮的正下方,以使降低导线磨损的移动式越线装置的重心位于支撑滚轮的下方;牵引绳,牵引绳的一端与位于支撑滚轮下方的滚轮支架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降低导线磨损的移动式越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越线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降低导线磨损的移动式越线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工农业以及人民生活的用电量日益增加,对电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而在配网放线施工中经常会遇到线路交叉跨越放线的现象。在线路交叉跨越放线时,由于原线路上的导线与新线路的导线交叉,导线之间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摩擦,对导线造成损伤的问题。为了解决线路交叉跨越放线时,导线之间的摩擦损伤问题,目前一般是在导线交叉点处的原线路上的导线上安装一个护套,来保护导线交叉点处原线路上的导线。目前的这种线路交叉跨越放线的保护方式存在以下不足,由于新线路的导线在放线时,新线路与原线路的导线之间的接触部位,会由杆塔附近移动到原线路与新线路最终的交叉部位(放线之初新线路与原线路的导线之间的接触部位靠近杆塔,原线路与新线路最终的交叉部位是指“新线路放线完成后,原线路与新线路的交叉部位”),这个过程中,新线路与原线路之间导向还是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摩擦损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在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低导线磨损的移动式越线装置,其特征是,包括:/n越线架,越线架包括底架、位于底架上方的横向越线杆、设置在底架上的前后两个滚轮支架及两个一一对应的设置在滚轮支架上的支撑滚轮;/n配重件,配重件与支撑滚轮一一对应,配重件通过挂件挂在滚轮支架上,且配重件和挂件位于对应的支撑滚轮的正下方,以使降低导线磨损的移动式越线装置的重心位于支撑滚轮的下方;/n牵引绳,牵引绳的一端与位于支撑滚轮下方的滚轮支架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导线磨损的移动式越线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越线架,越线架包括底架、位于底架上方的横向越线杆、设置在底架上的前后两个滚轮支架及两个一一对应的设置在滚轮支架上的支撑滚轮;
配重件,配重件与支撑滚轮一一对应,配重件通过挂件挂在滚轮支架上,且配重件和挂件位于对应的支撑滚轮的正下方,以使降低导线磨损的移动式越线装置的重心位于支撑滚轮的下方;
牵引绳,牵引绳的一端与位于支撑滚轮下方的滚轮支架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导线磨损的移动式越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滚轮支架呈倒U形,其包括左右两侧板及连接两侧板顶部的顶板,两侧板与顶板围成的空间构成滚轮容纳槽,所述支撑滚轮设置在对应的滚轮容纳槽内,滚轮支架的两侧板的下部均设有挂孔,所述挂件包括横向挂杆、位于横向挂杆下方的挂环及连接横向挂杆与横向挂杆的连接杆,所述横向挂杆挂在对应的滚轮支架的两侧板的挂孔上,所述配重件挂在挂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导线磨损的移动式越线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下架装置,所述挂孔为倾斜分布的条形孔,挂孔的下端往侧板的侧边斜向下延伸并在侧板的侧边上形成出入口,所述挂件的横向挂杆穿过对应的滚轮支架的两侧板上的挂孔,且滚轮支架的两侧板位于横向挂杆的两端之间;
所述下架装置包括限位杆、与限位杆一一对应的引信绳、两根下放绳、与配重件一一对应的配重连接绳及与滚轮支架一一对应的挂件锁定装置,所述下放绳的一端与底架相连接,所述配重连接绳的一端与对应的配重件相连接,配重连接绳上靠近配重件的部位连接有插接套,且插接套能够穿过挂环,所述限位杆与插接套一一对应,限位杆插设在对应的插接套内,所述配重件通过对应的配重连接绳上的插接套和限位杆挂在挂环上,所述引信绳的一端与对应的限位杆的一端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伟俊徐雷文徐凤乾余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衢州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