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管理系统
本申请涉及热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相关的热管理系统包括冷却液流路和制冷剂流路,冷却液流路包括加热器、电池或其它组件,在冬季环境温度较低时,系统开启制热模式,制冷剂流路可以通过相应的换热器吸收冷却液流路的热量,冷却液的热量来自电池或其它组件工作时产生的多余热量,此时加热器可关闭,热管理系统通过回收余热既能提升其制热能力又能维持电池或其他组件的正常工作温度,若同时开启加热器,可以提供更多的热量给制冷剂流路进一步提升系统制热能力;但是电池等组件工作温度较低时无法提供多余热量,此时开启加热器,部分热量需要用于对电池或其它组件的预热,不能快速制热,因此热管理系统还需要优化,以应对不同的制热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在制热模式下,系统可以选择加热器制热、第一换热组件工作时产生的多余热量中的至少一组热量以提供制热时所需的热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制冷剂流路、冷却液流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剂流路、冷却液流路、第一换热器(9)和第二换热器(10),所述制冷剂流路包括压缩机(1)、第一室内换热器(2)、第一流量调节装置(4)和第二流量调节装置(5),所述冷却液流路包括第一换热组件(11)、加热器(12)和第一流体切换装置(13);/n所述第一换热器(9)包括能够进行热交换的第一换热部(91)和第二换热部(92),所述第一换热部(91)连接于所述冷却液流路,所述第二换热部(92)连接于所述制冷剂流路;所述第二换热器(10)包括能够进行热交换的第三换热部(101)和第四换热部(102),所述第三换热部(101)连接于所述冷却液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剂流路、冷却液流路、第一换热器(9)和第二换热器(10),所述制冷剂流路包括压缩机(1)、第一室内换热器(2)、第一流量调节装置(4)和第二流量调节装置(5),所述冷却液流路包括第一换热组件(11)、加热器(12)和第一流体切换装置(13);
所述第一换热器(9)包括能够进行热交换的第一换热部(91)和第二换热部(92),所述第一换热部(91)连接于所述冷却液流路,所述第二换热部(92)连接于所述制冷剂流路;所述第二换热器(10)包括能够进行热交换的第三换热部(101)和第四换热部(102),所述第三换热部(101)连接于所述冷却液流路,所述第四换热部(102)连接于所述制冷剂流路;
所述第一流体切换装置(13)包括第一接口(131)、第二接口(132)和第三接口(133),所述第一接口(131)与所述加热器(12)连通,所述第二接口(132)与所述第一换热组件(11)连通,所述第三接口(133)与所述第一换热部(91)连通,所述加热器(12)与所述第一换热组件(11)连通,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制热模式和第二制热模式;
在所述第一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一接口(131)和所述第二接口(132)连通,压缩机(1)、第一室内换热器(2)、第二流量调节装置(5)、第四换热部(102)连通形成回路;以及,第一换热组件(11)、加热器(12)、第三换热部(101)、第一流体切换装置(13)连通形成回路,其中,所述加热器(12)可以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二流量调节装置(5)对制冷剂流路节流;
在所述第二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一接口(131)和所述第三接口(133)连通,压缩机(1)、第一室内换热器(2)、第一流量调节装置(4)、第二换热部(92)连通形成回路;以及,第一换热部(91)、加热器(12)、第一流体切换装置(13)连通形成回路,其中,所述加热器(12)开启对冷却液进行加热,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4)对所述制冷剂流路进行节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流路还包括第二换热组件(14),所述第一流体切换装置(13)还包括第四接口(134),所述第一流体切换装置(13)为四通阀,所述第四接口(134)与所述第二换热组件(14)连通,在所述第一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三接口(133)和所述第四接口(134)连通,所述第二换热组件(14)、第一换热部(91)、第一流体切换装置(13)连通形成回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三制热模式,在第三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一接口(131)和第二接口(132)连通,所述第一换热组件(11)、所述加热器(12)、所述第一流体切换装置(13)连通形成回路,其中,所述加热器(12)开启对冷却液进行加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流路还包括室外换热器(3)、第二室内换热器(6)和第三流量调节装置(7),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制冷模式,在制冷模式下,所述第一接口(131)和所述第二接口(132)连通,压缩机(1)、第一室内换热器(2)、室外换热器(3)、第二换热部(92)、第一流量调节装置(4)、第三流量调节装置(7)、第二室内换热器(6)连通形成回路,同时,压缩机(1)、第一室内换热器(2)、室外换热器(3)、第一流量调节装置(4)、第二换热部(92)、第二流量调节装置(5)、第四换热部(102)连通形成回路,以及,加热器(12)、第一换热组件(11)、第三换热部(101)、第一流体切换装置(13)连通形成回路,其中,所述第二流量调节装置(5)、所述第三流量调节装置(7)对制冷剂流路节流,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4)处于导通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一除湿模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巧凤,董军启,王奎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