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焊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30843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自动焊接系统,系统设有机器人焊接的自动焊接区和人工焊接的人工焊接区,按照工艺顺序沿轨道设有自动焊接区和人工焊接区,所述轨道上设有车体,所述车体上设有驱动车轮转动的动力部件,所述车体两侧固定有向上延伸的侧支架,所述侧支架顶部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有向下伸缩的电动缸,所述电动缸的伸缩杆端部固定有用于压紧产品的压板,所述压板下方的车体上固定有用于支撑产品的产品固定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能够很方便的配合自动化焊接设备和人工焊接,保证产品固定可靠,提升了焊接工序的可靠性和焊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焊接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接自动化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针对一些异形体结构,在进行焊接时通过很难通过机器人进行完整的焊接,有时也需要多个机器人配合才能完成,甚至还需要人工辅助加固或焊接一些局部位置,这就是产品在转运到不同工位时需要重新调整位姿,适应机器人的位置,给生成精度和焊接精度带来考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一种可以提升焊接自动化程度,焊接过程灵活可调的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焊接系统,系统设有机器人焊接的自动焊接区和人工焊接的人工焊接区,按照工艺顺序沿轨道设有自动焊接区和人工焊接区,所述轨道上设有车体,所述车体上设有驱动车轮转动的动力部件,所述车体两侧固定有向上延伸的侧支架,所述侧支架顶部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有向下伸缩的电动缸,所述电动缸的伸缩杆端部固定有用于压紧产品的压板,所述压板下方的车体上固定有用于支撑产品的产品固定架。所述自动焊接区设有至少两个机器人手臂,两个所述机器人手臂分别在轨道的两侧,一个为焊接机器人,一个为夹持焊接部件的夹持机器人。系统设有总控单元,所述总控单元通过信号线和每个自动焊接区的机器人,每个所述自动焊接区和人工焊接区的轨道旁固定有感应车体位置的接触器,所述接触器输出信号至总控单元,所述总控单元配有输入和显示设备。所述车体上设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输出控制信号至动力部件和电动缸,所述车体上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内的电池为控制单元、动力部件和电动缸供电,所述车体侧面固定有感应器,每个自动焊接区和人工焊接区均设有用于让感应器接触获取位置信号的部件,所述感应器输出感应信号至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和总控单元均设有用于相互通信的无线通信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和电池仓安装在车体的侧面,所述控制单元旁固定有指示灯和操控按钮,所述电池仓内设有两块独立的锂电池,所述电池仓的两组接线电极连接至切换模块,所述切换模块每次仅连接一个锂电池为车体上元器件供电。所述两组接线电极连接电池管理单元,所述电池管理单元输出信号至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输出控制信号至切换模块,所述控制单元输出报警信号至指示灯。所述压板的下表面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内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输出感应信号至控制单元。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能够很方便的配合自动化焊接设备和人工焊接,保证产品固定可靠,提升了焊接工序的可靠性和焊接效率。附图说明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说明书中每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自动焊接系统中焊接小车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车体;2、产品固定架;3、侧支架;4、支撑板;5、电动缸;6、压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自动焊接系统是串联一个产品焊接工艺的系统,其主体是小车结构,运输待焊接的部件,小车沿着轨道运动,轨道穿过焊接区域,焊接区域包括自动焊接区和人工焊接区,自动焊接区域就是通过机器人焊接的区域,一般设置两个机器人,两个机器人手臂分别在轨道的两侧,一个为焊接机器人,一个为夹持焊接部件的夹持机器人,即一个夹持焊接部件并放置到产品上,另一个机器人进行焊接。人工焊接区域就是人工进行操作的区域,一般设有工具台和手动焊枪,工作人员在此处进行最后的修正和检查,以及焊接一些形状复杂无法通过机器人完成的焊接操作。按照工艺顺序沿轨道设有自动焊接区和人工焊接区,轨道上设有车体1,车体1的底部设有四个车轮,车轮设有动力部件,动力部件由动力机构和制动机构组合构成,能够驱动车体1沿着轨道运行,并能够在行径到准确的位置后锁止车体1。车体1两侧固定有向上延伸的侧支架3,侧支架3顶部固定有支撑板4,支撑板4上固定有向下伸缩的电动缸5,电动缸5的伸缩杆端部固定有用于压紧产品的压板6,压板6下方的车体1上固定有用于支撑产品的产品固定架2,压板6的下表面的形状与产品上方的形状相同,同时为了配合完成自动化的夹持,既能夹紧产品,也不会夹坏产品,压板6下表面设有橡胶垫,橡胶垫内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输出感应信号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输出控制信号至动力部件和电动缸5,通过控制单元对下压行程的控制,并且能够合理的控制车辆运行。车体1侧面固定有感应器,每个自动焊接区和人工焊接区均设有用于让感应器接触获取位置信号的部件,当车体1运动时,感应器感应到部件位置则向控制单元发出信号,控制单元则能够停止车体1前进,制动车体1,使车体1停止在预定位置,同样的在每个所述自动焊接区和人工焊接区的轨道旁固定有感应车体1位置的接触器,接触器输出信号至总控单元,总控单元控制所有机器人工作,当感应到车体1和产品运行到指定位置,则可以控制机器人开始工作。为了方便对系统进行调节,总控单元配有输入和显示设备,可以手动更换运行逻辑。车体1上电池仓,采用电池供电避免了大大量的线束安排,也能方便拓展、延长轨道,提升了系统的自由度和后期改进可能,电池仓内的电池为控制单元、动力部件和电动缸5供电,控制单元和电池仓安装在车体1的侧面,控制单元旁固定有指示灯和操控按钮,可以手动对车体1进行控制,为了方便更换电池,并且在更换电池时不影响系统运行,不影响生成,电池仓内设有两块独立的锂电池,电池仓的两组接线电极连接至切换模块,切换模块每次仅连接一个锂电池为车体1上元器件供电,另一块备用,当切换后,另一块备用电池为缺电状态,则通过报警器和指示灯进行报警,可以在手动焊接区域进行电池更换,更换方便快捷,生成节奏不会打断。锂电池的监控可以让两组接线电极连接电池管理单元,电池管理单元输出信号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输出控制信号至切换模块,控制单元输出报警信号至指示灯,实现供电电池切换。由于车体1的控制单元和外部的总控单元不连接,为了提升两者工作的协调性,控制单元和总控单元均设有用于相互通信的无线通信单元。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专利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设有机器人焊接的自动焊接区和人工焊接的人工焊接区,按照工艺顺序沿轨道设有自动焊接区和人工焊接区,所述轨道上设有车体,所述车体上设有驱动车轮转动的动力部件,所述车体两侧固定有向上延伸的侧支架,所述侧支架顶部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有向下伸缩的电动缸,所述电动缸的伸缩杆端部固定有用于压紧产品的压板,所述压板下方的车体上固定有用于支撑产品的产品固定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设有机器人焊接的自动焊接区和人工焊接的人工焊接区,按照工艺顺序沿轨道设有自动焊接区和人工焊接区,所述轨道上设有车体,所述车体上设有驱动车轮转动的动力部件,所述车体两侧固定有向上延伸的侧支架,所述侧支架顶部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有向下伸缩的电动缸,所述电动缸的伸缩杆端部固定有用于压紧产品的压板,所述压板下方的车体上固定有用于支撑产品的产品固定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焊接区设有至少两个机器人手臂,两个所述机器人手臂分别在轨道的两侧,一个为焊接机器人,一个为夹持焊接部件的夹持机器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设有总控单元,所述总控单元通过信号线和每个自动焊接区的机器人,每个所述自动焊接区和人工焊接区的轨道旁固定有感应车体位置的接触器,所述接触器输出信号至总控单元,所述总控单元配有输入和显示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自动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设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输出控制信号至动力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成茂
申请(专利权)人:真木农业设备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