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溶性聚酯浆料酯化反应系统中的反应釜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
,特别涉及一种水溶性聚酯浆料酯化反应系统中的反应釜组件。
技术介绍
聚酯浆料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最早问世的产品为美国伊斯曼(Eastmen)公司的聚酯浆料WD和WMS浆料。根据粘附理论中的“相似相容”原理,与涤纶分子结构相近的浆料对涤纶具有较高的粘附性。这类浆料对聚酯纤维有非常高的粘附力和优异的浆纱性能,以前有些方面还不是很成熟。为了改善聚酯浆料的性能,近年来美国(Eastmen),法国(Rodya),德国(Basf),韩国(SK)等公司相续对聚酯浆料的缩聚单体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相续有成熟产品推出。但因为其价格昂贵所以国内应用不多,这类浆料采用不同的共聚组合,以适用于全棉和短纤,粗支纱或高支纱等不同的应用场合。聚酯浆料是在聚酯分子中引入亲水基团和一些高性能的单体从而改善其水溶性和成膜性,聚酯浆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000,Tg为44度。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浆膜变得坚韧,粘附性能也提高。因此分子量高达12000的设计,可以实现作为上浆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溶性聚酯浆料酯化反应系统中的反应釜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1)、开设于所述釜体(1)上的投料口(2)、设置于所述投料口(2)的密封盖(3)以及与所述釜体(1)相通的抽气管(4),所述釜体(1)上还连通设置有进气管(5),所述进气管(5)的中部设置有控制阀(6)以及与所述进气管(5)相通的缓冲腔室(7),所述缓冲腔室(7)位于所述控制阀(6)与所述釜体(1)之间,所述缓冲腔室(7)的内壁包括有呈圆台形的缓冲内壁(8),所述缓冲内壁(8)直径较小的一端位于较大的一端与所述釜体(1)之间,所述缓冲腔室(7)中活动设置有缓冲板(9),所述缓冲板(9)与所述缓冲腔室(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溶性聚酯浆料酯化反应系统中的反应釜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1)、开设于所述釜体(1)上的投料口(2)、设置于所述投料口(2)的密封盖(3)以及与所述釜体(1)相通的抽气管(4),所述釜体(1)上还连通设置有进气管(5),所述进气管(5)的中部设置有控制阀(6)以及与所述进气管(5)相通的缓冲腔室(7),所述缓冲腔室(7)位于所述控制阀(6)与所述釜体(1)之间,所述缓冲腔室(7)的内壁包括有呈圆台形的缓冲内壁(8),所述缓冲内壁(8)直径较小的一端位于较大的一端与所述釜体(1)之间,所述缓冲腔室(7)中活动设置有缓冲板(9),所述缓冲板(9)与所述缓冲腔室(7)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弹性件(10),所述缓冲板(9)的外径等于所述缓冲内壁(8)最小直径,贯穿所述缓冲板(9)缓冲板(9)开设有缓冲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溶性聚酯浆料酯化反应系统中的反应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腔室(7)的底部和顶部均水平设置有井字形的支撑体(12),两个所述支撑体(12)之间竖直设置有四根支撑杆(13),所述缓冲板(9)活动套接于四根所述支撑杆(13)上,所述弹性件(10)位于所述缓冲板(9)的底部与位于下方的所述支撑体(12)的顶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溶性聚酯浆料酯化反应系统中的反应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12)的顶部与位于上方的所述支撑体(12)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辅助簧(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溶性聚酯浆料酯化反应系统中的反应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10)以及所述第一辅助簧(14)均呈筒状或环状,且所述弹性件(10)和所述第一辅助簧(14)均活动套接于所述支撑杆(13)的外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溶性聚酯浆料酯化反应系统中的反应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腔室(7)的内壁还包括有呈直筒状的防护内壁(15),所述防护内壁(15)的顶部周缘连接于所述缓冲内壁(8)底部的周缘,位于下方的所述支撑体(12)连接于所述防护内壁(15)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溶性聚酯浆料酯化反应系统中的反应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内壁(8)与所述防护内壁(15)之间为圆弧形过渡连接,所述缓冲板(9)的边缘均呈圆角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溶性聚酯浆料酯化反应系统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华,周重旭,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山特莱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