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浮力的自动找底浮漂
本技术涉及垂钓用具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可调浮力的自动找底浮漂。
技术介绍
目前,鱼漂都是固定的外形产生的固定浮力,所以在使用的时候根据不同的鱼坠使用不同的浮漂,每次出去钓鱼都要携带很多鱼漂,通过修剪鱼坠的大小来调整浮漂的灵敏度,更麻烦的是,在同一水域内水底深度变化比较大,或者海水涨潮或落潮会使水深发生变化,所以随时需要调整浮漂与鱼坠之间的距离,如不及时调整浮漂与鱼坠之间距离,就不能保证鱼钩是否接触水底,影响中鱼率。要调整这个距离就需要在与鱼线上系个棉线结,来挡住浮漂上移,而在抛竿时棉线结通过鱼竿导环会产生阻力,影响抛竿的准确性,棉线结在经过多次抛竿后,会产生滑动,就会增加鱼漂与鱼坠之间的距离,影响钓鱼,所以这种带有浮漂的钓法需要携带很多的配件,不停地调整控制浮漂的棉线结,初学者很难掌握这种钓法。现有浮漂钓法安装非常麻烦,当风浪比较大的时候,就需要更换浮漂和鱼坠,在野外更换一次很麻烦需要很长时间;水深或水底地形变化比较大时,棉线结调整就很难保证鱼钩是否能接触水底,需要经过无数次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浮力的自动找底浮漂,包括圆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杆(1)从上至下顺序套设有固定环一(2)、第一漂身(3)、固定环二(4)、第二漂身(5)和固定环三(6),所述第二漂身(5)的顶部在所述固定环二(4)和所述固定环三(6)之间的圆杆(1)上滑动,所述固定环三(6)的下部设有固定安装在圆杆(1)上的配重块(7),所述配重块(7)上方的圆杆(1)设有横向的贯穿孔(8),所述第二漂身(5)的内套管向所述圆杆(1)的下部延伸,所述内套管上设有与所述贯穿孔(8)匹配的通孔(9),所述贯穿孔(8)和所述通孔(9)穿过有鱼线(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浮力的自动找底浮漂,包括圆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杆(1)从上至下顺序套设有固定环一(2)、第一漂身(3)、固定环二(4)、第二漂身(5)和固定环三(6),所述第二漂身(5)的顶部在所述固定环二(4)和所述固定环三(6)之间的圆杆(1)上滑动,所述固定环三(6)的下部设有固定安装在圆杆(1)上的配重块(7),所述配重块(7)上方的圆杆(1)设有横向的贯穿孔(8),所述第二漂身(5)的内套管向所述圆杆(1)的下部延伸,所述内套管上设有与所述贯穿孔(8)匹配的通孔(9),所述贯穿孔(8)和所述通孔(9)穿过有鱼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浮力的自动找底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一(2)上部连接有醒目漂杆(1-1),所述醒目漂杆(1-1)上涂有醒目层。
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