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扫地机废气利用装置和扫地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0500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41
本申请公开一种智能扫地机废气利用装置和扫地机。智能扫地机废气利用装置包括离心风机、气道模块、导流开关模块以及后序模块。气道模块形成有常规出气道和回收出气道。离心风机的入风口被配置为与扫地机的前序模块连接,用于为前序模块提供负压,以进行吸尘作业。离心风机的出风口与气道模块连接,并通过导流开关模块可选择地与常规出气道或回收出气道连通。常规出气道与外界连通。回收出气道与后序模块连通,后序模块被配置为利用离心风机排出的废气进行清洁作业。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回收利用扫地机排出的废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扫地机废气利用装置和扫地机
本申请涉及扫地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扫地机废气利用装置和扫地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扫地机器人吸尘系统通常为传统的负压吸尘结构,为储尘盒在前,传统的内置电机的离心式风扇在机器人中部靠后布置的吸尘方式。离心式风扇工作时,与其连通的储尘盒内部变为负压,将滚刷集中的灰尘吸入储尘盒中。同时离心式风扇后部排气,将废气从智能扫地机器人尾部或侧后排出。但是离心式风扇排出废气时存在气流流速快,能量利用率低的问题,废气中的动能被完全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扫地机废气利用装置和扫地机,其能够有效地利用扫地机排出的废气。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扫地机废气利用装置,包括离心风机、气道模块、导流开关模块以及后序模块;气道模块形成有常规出气道和回收出气道;离心风机的入风口被配置为与扫地机的前序模块连接,用于为前序模块提供负压,以进行吸尘作业;离心风机的出风口与气道模块连接,并通过导流开关模块可选择地与常规出气道或回收出气道连通;常规出气道与外界连通;回收出气道与后序模块连通,后序模块被配置为利用离心风机排出的废气进行清洁作业。上述实现的过程中,智能扫地机废气利用装置应用于扫地机中,用于回收利用因吸尘作业产生的废气。离心风机工作,将气流由前序模块抽入,使得前序模块产生负压,从而实现扫地机吸尘的效果,离心风机产生的废气则会进入气道模块中;在一种情况下,导流开关模块将离心风机和常规出气道导通,由离心风机产生的废气经过常规出气道排至外界;在另一种情况下,导流开关模块将离心风机和回收出气道导通,由离心风机产生的废气则经过回收出气道进入后序模块中,后序模块则可以利用该废气或者该废气的动力进行清洁作业。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后序模块包括喷水模块。上述实现的过程中,离心风机产生的废气经过回收出气道进入喷水模块,为喷水模块提供压力,使得喷水模块能够进行喷水作业;示例性地,喷水模块可包括水箱和喷嘴,回收出气道与水箱连接,废气被排入水箱中,提高水箱中的压力,使得水箱中的水在压力作用下由喷嘴喷出,以对地面的污渍进行湿润和冲刷,有效地利用了扫地机因吸尘产生的废气,有效地提高了扫地机的清洁效率,也有效地降低了扫地机的能耗。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后序模块包括气压自清洗模块,气压自清洗模块被配置为将离心风机排出的废气吹向扫地机的滚轴。上述实现的过程中,离心风机产生的废气经过回收出气道进入气压自清洗模块,由于离心风机排出的气流流速快,故具有一定的动能,气压自清洗模块引导该废气,可吹开卡在或依附在扫地机滚轴的附着物,从而达到清理滚轴,提升扫地机清扫效果的目的。示例性地,气压自清洗模块可包括气管和气嘴,回收出气道通过气管向气嘴输送废气,气嘴可朝向扫地机的滚轴,从而精准地将废气引导至滚轴的位置。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气道模块包括气道壳体以及分隔部;气道壳体形成有进口和出口,进口与离心风机的出风口连接;分隔部设于气道壳体的内部并由出口朝向进口延伸,对气道壳体的内部进行分隔并形成常规出气道和回收出气道;上述实现的过程中,气道模块结构简单,便于制造,能够有效地降低扫地机的制造成本。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流开关模块包括阀体以及驱动组件;阀体可转动地与气体模块连接,阀体形成有阀片,阀片处于气道壳体的内部;驱动组件被配置为驱使阀体转动,以驱使阀片在常规出气道和回收出气道之间偏转,从而截断常规出气道或回收出气道。上述实现的过程中,导流开关模块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且成本低。当需要将废气排至外界时,驱动组件驱使阀体转动,使得阀片截断回收出气道,让常规出气道导通,离心风机产生的废气,经气道壳体的进口沿常规出气道排出;当需要对废气再利用时,驱动组件驱使阀体转动,使得阀片截断常规出气道,让回收出气道导通,离心风机产生的废气,经气道壳体的进口沿回收出气道排至后序模块。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阀体包括转轴以及拨动件;分隔板靠近进口的端部形成有铰接点,转轴铰接于铰接点且转轴的一端贯穿于气道壳体;阀片与转轴连接,拨动件与转轴连接且位于气道壳体的表面;驱动组件被配置为驱使拨动件偏转。上述实现的过程中,驱动组件通过驱使拨动件偏转,从而驱使阀片在常规出气道和回收出气道之间偏转,以实现废气排出或再利用。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拨动件包括铁磁性元件;驱动组件包括电磁铁、弹性件以及叶片;电磁铁和弹性件设于气道壳体的表面,电磁铁用于与铁磁性元件磁吸附配合,弹性件用于推动拨动件向电磁铁的方向运动;叶片设于转轴且位于气道壳体的内部,与气道壳体的进口对应,被配置为受离心风机排出的废气推动,而带动转轴转动且使得拨动件远离电磁铁。上述实现的过程中,阀体经叶片、电磁铁和弹性件三者作用并配合废气的作用而实现在阀片在常规出气道和回收出气道之间偏转,在一种情况下,电磁铁吸附铁磁性元件,抵抗废气对叶片的推力,保证阀体保持静止,从而使得废气仅通向常规出气道和回收出气道中的一者;在另一种情况,电磁铁撤销对磁性元件的磁吸附力,阀体因叶片受废气的推力,且该推力克服了弹性件的弹力,而发生转动,从而使得废气能够通向常规出气道和回收出气道中的另一者,且随着废气不断地作用于叶片,最终废气仅通向常规出气道和回收出气道中的另一者;在另一种情况,离心风机停止工作,由于叶片未受废气推动,故拨动件在弹性件的推动下向电磁铁移动,电磁铁吸附铁磁性元件,完成阀体的复位。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阀片与叶片倾斜设置,叶片位于常规出气道,且被配置于在废气的推动下,带动阀片偏转至常规出气道;弹性件的设置位置对应常规出气道,被配置为驱使阀片偏转至回收出气道。上述实现的过程中,离心风机产生的废气会推动叶片,使得阀片朝向常规出气道运动,最终截断常规出气道,使得废气经回收出气道排出;当离心风机停止工作时,阀片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会向回收出气道运动,最终电磁铁吸附铁磁性元件,阀片截断回收出气道,使得废气经常规出气道排出。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磁铁被配置为在通电状态下撤销与铁磁性元件的吸附力,在断电状态下与铁磁性元件磁吸附配合。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扫地机,扫地机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的智能扫地机废气利用装置;导流开关模块与扫地机的控制单元连接;扫地机的吸尘口串联集尘盒与离心风机的入风口连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实施例中智能扫地机废气利用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气道模块的内部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阀体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阀片和气道壳体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扫地机废气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心风机、气道模块、导流开关模块以及后序模块;/n所述气道模块形成有常规出气道和回收出气道;/n所述离心风机的入风口被配置为与扫地机的前序模块连接,用于为所述前序模块提供负压,以进行吸尘作业;/n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气道模块连接,并通过所述导流开关模块可选择地与所述常规出气道或回收出气道连通;/n所述常规出气道与外界连通;/n所述回收出气道与所述后序模块连通,所述后序模块被配置为利用所述离心风机排出的废气进行清洁作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扫地机废气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心风机、气道模块、导流开关模块以及后序模块;
所述气道模块形成有常规出气道和回收出气道;
所述离心风机的入风口被配置为与扫地机的前序模块连接,用于为所述前序模块提供负压,以进行吸尘作业;
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气道模块连接,并通过所述导流开关模块可选择地与所述常规出气道或回收出气道连通;
所述常规出气道与外界连通;
所述回收出气道与所述后序模块连通,所述后序模块被配置为利用所述离心风机排出的废气进行清洁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扫地机废气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序模块包括喷水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扫地机废气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序模块包括气压自清洗模块,所述气压自清洗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离心风机排出的废气吹向所述扫地机的滚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扫地机废气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道模块包括气道壳体以及分隔部;
所述气道壳体形成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与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口连接;
所述分隔部设于所述气道壳体的内部并由所述气道壳体的出口朝向所述气道壳体的进口延伸,对所述气道壳体的内部进行分隔并形成所述常规出气道和所述回收出气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扫地机废气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开关模块包括阀体以及驱动组件;
所述阀体可转动地与所述气体模块连接,所述阀体形成有阀片,所述阀片处于所述气道壳体的内部;
所述驱动组件被配置为驱使所述阀体转动,以驱使所述阀片在所述常规出气道和所述回收出气道之间偏转,从而截断所述常规出气道或所述回收出气道。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陈荫孙科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杉川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