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棚用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0439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棚用通风装置,包括大棚本体,大棚本体的顶部设置有通风口,大棚顶部靠近通风口的位置设置一凹槽,凹槽内沿其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一筒柱,筒柱靠近通风口的一侧固定连接一通风口盖,筒柱的底部与凹槽之间设置一弹簧,筒柱的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一单向风轮,所述单向风轮上连接两根拉绳,拉绳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凹槽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通风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风力带动单向风轮转动,从而拉绳缠绕变短,当拉绳的拉力大于弹簧的支撑力时,拉绳拉动筒柱下降,从而通风口盖下降关闭通风口,防止风力突然增大或夜间起风等无法及时关闭通风口时,强劲的风通过通风口损坏棚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棚用通风装置
本技术属于温室大棚
,具体涉及一种大棚用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温室大棚种植技术,特别是目前北方冬季的温室蔬菜大棚渐渐进入规模化生产种植,传统温室大棚的日常作业比较多,在北方冬日里的白天中午,日照强度比较大,温室大棚内温度上升比较快,此时,为了使温室大棚内的温度恒定,需要给温室大棚进行通风换气和散热,以保证温室大棚内部的温度恒定。常规的大棚通风口一般是要人力操作来进行开关;但是,在天气突变出现强对流天气,风力突然增大或夜间起风时,操作人员来不及关闭通风口,强劲的风会通过通风口损坏棚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棚用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根据风力大小利用风力关闭通风口。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棚用通风装置,包括大棚本体,大棚本体的顶部中间位置设置一凹槽,大棚本体顶部靠近凹槽的一侧设置一通风口,凹槽内沿其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一筒柱,所述筒柱靠近通风口的一侧固定连接一通风口盖,所述筒柱的底部与凹槽之间设置一弹簧,筒柱的顶部固定设置一转轴,所述转轴的顶部转动连接一单向风轮,所述单向风轮上连接两根拉绳,拉绳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凹槽的底部。优选地,所述单向风轮包括叶片,所述叶片一面为凹面,另一面为凸面,且所有叶片的凹面顺着同一方向排列,所述叶片通过支架连接在转轴的顶部。优选地,所述叶片设置有三个,所述支架为由三根互成60°的支臂组成的三叉形支架,三个叶片分别固定连接在三根支臂的端部,三叉形支架的中心位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转轴的顶部。优选地,所述叶片设置有四个,所述支架为由四根互成90°的支臂组成的十字形支架,四个叶片分别固定连接在四根支臂的端部,十字形支架的中心位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转轴的顶部。优选地,两根拉绳的上端分别连接在单向风轮支架的不同支臂上,下端均固定在凹槽的底部中心位置。优选地,所述凹槽及筒柱均设置为长方体结构,凹槽内长度方向的两侧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沿其高度方向分别设置一滑槽,筒柱长度方向的两侧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沿其高度方向分别设置一导轨,所述滑槽与导轨相配合为筒柱的运动提供导向。优选地,所述通风口盖包括与筒柱固定连接的连接板,连接板的下方对应通风口的位置设置一与通风口相配合的盖板,所述连接板设置为弧形,与大棚本体顶部外形一致,其长度大于通风口的长度,当筒柱下降时,盖板与通风口紧密配合,连接板覆盖在通风口顶部外围,保证密封。优选地,所述弹簧的支撑力大于筒柱与单向风轮的总重力。优选地,大棚本体内底部固定设置一卷扬机,所述筒柱的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一根牵引绳,牵引绳的另一端穿过凹槽的底部,伸入大棚本体内并缠绕在卷扬机的卷筒上;当风力不足以使得单向风轮转动,又需要关闭通风口时通过卷扬机卷绕牵引绳拉动筒柱下降,关闭通风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述通风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根据风力大小借助风力关闭通风口,防止风力突然增大或夜间起风等无法及时关闭通风口时,强劲的风通过通风口损坏棚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所述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包含三个叶片的单向风轮的俯视图;图3是包含四个叶片的单向风轮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凹槽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筒柱的俯视图;其中,1-大棚本体;101-固定板;102-支撑杆;2-通风口;3-通风口盖;301-连接板;302-盖板;4-凹槽;401-滑槽;5-筒柱;501-导轨;6-单向风轮;601-叶片;602-支架;603-转轴;7-拉绳;8-弹簧;9-牵引绳;10-卷扬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风口可自动关闭的通风装置,包括大棚本体1,所述大棚本体1是由大棚骨架以及覆盖在大棚骨架外表面的塑料膜组成;大棚本体1内上方水平设置一固定板101,固定板101的上方、大棚本体1的顶部中间位置设置一凹槽4,固定板101的上方凹槽4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竖直设置一支撑杆102,固定板101、支撑杆102用于支撑凹槽4(即凹槽4处塑料膜的底部与固定板101固定连接,塑料膜的侧面与支撑杆102固定连接);大棚本体1顶部靠近凹槽4的一侧设置一通风口2,凹槽4内沿其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一筒柱5,所述筒柱靠近通风口2的一侧固定连接一通风口盖3,所述筒柱5的底部设置一弹簧8,所述弹簧8的两端分别与筒柱的底部和凹槽的底部固定连接;筒柱5的顶部固定设置一转轴603,所述转轴603的顶部转动连接一单向风轮6,所述单向风轮6包括叶片601,所述叶片601一面为凹面,另一面为凸面,且所有叶片的凹面顺着同一方向排列,所述叶片601通过支架602连接在转轴603的顶部;单向风轮6上连接两根拉绳7(所述拉绳选择无弹力、承受力强的拉绳),拉绳7的另一端固定在凹槽4的底部。如图1所示,所述通风口盖3包括与筒柱5固定连接的连接板301,所述连接板301设置为弧形,与大棚本体顶部外形一致,其长度及宽度均大于通风口,连接板301的下方对应通风口2的位置固定设置一与通风口2相配合的盖板302;当筒柱5下降时,盖板302与通风口2紧密配合,连接板301覆盖在通风口2顶部外围,保证密封性。作为优选,如图2所示,所述叶片601设置有三个,所述支架602为由三根互成60°的支臂组成的三叉形支架,三个叶片601分别固定连接在三根支臂的端部,三叉形支架的中心位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转轴的顶部。作为优选,如图3所示,所述叶片601设置有四个,所述支架602为由四根互成90°的支臂组成的十字形支架,四个叶片601分别固定连接在四根支臂的端部,十字形支架的中心位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转轴603的顶部。作为优选,两根拉绳7的上端分别连接在单向风轮支架602的不同支臂上,下端均固定在筒柱5的中心位置。作为优选,如图4和5所示,所述凹槽4及筒柱5均设置为长方体结构,凹槽4内长度方向的两侧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沿其高度方向分别设置一滑槽401,筒柱5长度方向的两侧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沿其高度方向分别设置一导轨501,所述滑槽401与导轨501相配合为筒柱5的运动提供导向。作为优选,如图1所示,大棚本体1内底部固定设置一卷扬机10,所述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棚用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大棚本体的顶部中间位置设置一凹槽,大棚本体顶部靠近凹槽的一侧设置一通风口,所述凹槽内沿其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一筒柱,所述筒柱靠近通风口的一侧固定连接一通风口盖,所述筒柱的底部与凹槽之间设置一弹簧,筒柱的顶部固定设置一转轴,所述转轴的顶部转动连接一单向风轮,所述单向风轮上连接两根拉绳,拉绳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凹槽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棚用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大棚本体的顶部中间位置设置一凹槽,大棚本体顶部靠近凹槽的一侧设置一通风口,所述凹槽内沿其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一筒柱,所述筒柱靠近通风口的一侧固定连接一通风口盖,所述筒柱的底部与凹槽之间设置一弹簧,筒柱的顶部固定设置一转轴,所述转轴的顶部转动连接一单向风轮,所述单向风轮上连接两根拉绳,拉绳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凹槽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支撑力大于筒柱与单向风轮的总重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风轮包括叶片,所述叶片一面为凹面,另一面为凸面,且所有叶片的凹面顺着同一方向排列,所述叶片通过支架连接在转轴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设置有三个,所述支架为由三根互成60°的支臂组成的三叉形支架,三个叶片分别固定连接在三根支臂的端部,三叉形支架的中心位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转轴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设置有四个,所述支架为由四根互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中华邢刚冯殿齐朱玉龙孙琳琳李敏高慧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钙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