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室内农业换气散热的防虫排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0437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室内农业换气散热的防虫排扇装置,包括框架、固定在框架上的支架和安装在支架上的风扇;还在框架上装有防止羽化成虫飞入的防虫网和防止小体型虫爬入的粘虫装置。所述粘虫装置包括圆管状粘虫套,粘虫套一端的外周具有径向向外的法兰状粘套安装边;所述粘虫套的内孔为导流孔,粘虫套的外周面为粘虫面,所述风扇位于风扇孔内是位于导流孔内;所述粘虫套的粘套安装边贴合安装在风扇孔后端的边缘上,粘虫套外周的粘虫面与风扇孔内壁及框架内壁之间有间距。其优点在于:能够防止羽化成虫飞入栽培房;能够防止极小体型的害爬入栽培房;在风扇停止运转时,也能保证栽培房自然通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室内农业换气散热的防虫排扇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室内农业换气散热的防虫排扇装置,属于农用设备

技术介绍
害虫对室内农作物的危害是严重影响室内农业收成和农产品品质的重要因素,如果早期预防做得不好,会给中后期的管理增加很大的难度。绝大多数农业害虫都会在成虫羽化期羽化,以便于扩大寻找食源和交配繁殖的范围。也有一类如虱虫一样体型极小的害虫,可依靠爬行作一定距离的迁移。在室内农业兴起的过程中,一类周围由玻璃封闭,室内空间跨度较大的室内蔬菜栽培房,安装有很多对外换气散热的排扇。为了防止室外羽化的蔬菜害虫飞入栽培房,在栽培房内大量产卵繁殖,现有技术是在排扇朝向室外的一面加装形似于百叶窗的多块联动的单向板,在风扇开启时,利用向外的气流可以阻止室外的昆虫从排扇孔飞入,在风扇关闭时,多块联动的单向板在重力作用下绕各自的轴向下旋转,使上下单向板之间搭接闭合,将排扇孔封堵,可以防止老鼠和昆虫飞入。由于风扇开起时需要单向板下部绕上部的轴吹起,这些单向板必须薄而轻,这常常因加工或使用方面的原因而导致变形,使上下单向板之间,单向板与框架之间出现足以让成虫飞入和小体型虫爬入的间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现有排扇因单向板轻薄易于变形而难以起到封堵排扇孔,导致羽化的成虫能够飞入和小体型虫能够爬入栽培房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室内农业换气散热的防虫排扇装置,包括框架、固定在框架上的支架和安装在支架上的风扇;还在框架上装有防止羽化成虫飞入的防虫网和防止小体型虫爬入的粘虫装置。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后部有圆形的风扇孔,所述风扇位于风扇孔内,且风扇的扇叶端部与风扇孔的内壁有间距,所述粘虫装置就安装在扇叶端部与风扇孔的内壁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粘虫装置包括圆管状粘虫套,粘虫套一端的外周具有径向向外的法兰状粘套安装边;所述粘虫套的内孔为导流孔,粘虫套的外周面为粘虫面,所述风扇位于风扇孔内是位于导流孔内;所述粘虫套的粘套安装边贴合安装在风扇孔后端的边缘上,粘虫套外周的粘虫面与风扇孔内壁及框架内壁之间有间距。进一步地,所述粘虫装置的粘虫套及其粘套安装边在拆卸和安装时能够沿轴向分开为两半。进一步地,所述防虫网安装在风扇前方的框架的内空腔。进一步地,在所述防虫网前方的框架内空腔还装有防鼠网。进一步地,所述框架的截面为正方形。进一步地,所述框架的上顶面的前后宽度大于下底面的前后宽度,框架两侧面上部的前后宽度大于下部的前后宽度,形成框架上部向前伸出的防雨构形。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后端的外周具有向外延出的框架安装边,框架安装边四周设有沿向外辐射方向的腰形孔。本技术的优点是:一、能够防止羽化成虫飞入栽培房。二、能够防止极小体型的害爬入栽培房。三、在风扇停止运转时,也能保证栽培房自然通风。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用于室内农业换气散热的防虫排扇装置后视示意图;图2为所述防虫排扇装置剖视示意图,为便于观察,图中风扇未作剖视处理;图3为所述粘虫装置立体图;图4为所述防虫排扇装置前视示意图,图中主要示出防虫网的一种安装形式;图5为所述防虫排扇装置前视示意图,图中主要示出防鼠网的一种安装形式。图中:1、框架;11、风扇孔;)12、防虫网;13、防鼠网;2、框架安装边;21、腰形孔;3、支架;4、风扇;5、粘虫套;51、导流孔;)52、粘虫面;53、粘套安装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一步的描述: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室内农业换气散热的防虫排扇装置,包括框架1、固定在框架1上的支架3和安装在支架3上的风扇4;还在框架1上装有防止羽化成虫飞入的防虫网12和防止小体型虫爬入的粘虫装置。一般防虫网12安装在粘虫装置的前方。粘虫装置是为了对付一类体型极小,无翅,能够从防虫网12的网格中爬入的蔬菜虱虫类害虫,其设置在防虫网12后面的害虫能够爬过风扇孔11的必经之路。这样,无论风扇开启还是停机,室外任何昆虫都无法通过风扇孔11进入栽培房。下面是进一步的改进。如图2、3所示,所述框架1后部有圆形的风扇孔11,所述风扇4位于风扇孔11内,且风扇4的扇叶端部与风扇孔11的内壁有间距,所述粘虫装置就安装在扇叶端部与风扇孔11的内壁之间。在前述设置中,风扇扇叶与防虫网之间有间隔,依靠足爬过风扇孔的的害虫必然要经过扇叶端部与风扇孔11的内壁之间,所以粘虫装置就设置于此。粘虫装置包括圆管状粘虫套5,粘虫套5一端的外周具有径向向外的法兰状粘套安装边53;粘虫套5的内孔为导流孔51,粘虫套5的外周面为粘虫面52,粘虫面52上有刷敷的粘胶;所述风扇4位于风扇孔11内实际是位于导流孔51内;粘虫套5的粘套安装边53贴合安装在风扇孔11后端的边缘上,粘虫套5外周的粘虫面52与风扇孔11内壁及框架1内壁之间有间距。这样设置,粘虫面52既是靠足爬行的害虫的必经之路,同时又位于一个避风避雨的位置,能够避免过大的气流是粘虫面52上的粘胶被吹干,也避免雨水浸刷导致粘虫面52上的粘胶失效。粘虫装置的粘虫套5及其粘套安装边53在拆卸和安装时能够沿轴向分开为两半。由于框架后端设有风扇4及安装风扇的支架3,粘虫装置若是整体就无法拆卸和安装。如图2、4所示,防虫网12安装在风扇4前方的框架1的内空腔。如图2、5所示,在防虫网12前方的框架1内空腔还装有防鼠网13。设置防鼠网13就是为了防止防虫网12被老鼠咬破,因为防虫网12的金属织丝很细,实践中经常有被老鼠咬破的现象。框架1的截面为正方形。这有利于在墙壁上加工排扇的安装孔。框架1的上顶面的前后宽度大于下底面的前后宽度,框架1两侧面上部的前后宽度大于下部的前后宽度,形成框架1上部向前伸出的防雨构形。框架1后端的外周具有向外延出的框架安装边2,框架安装边2四周设有沿向外辐射方向的腰形孔21。这样可以更好的适应排扇安装孔的大小,以便于排扇的安装。上述实施例只用于更清楚的描述本技术,而不能视为限制本技术涵盖的保护范围,任何等价形式的修改都应视为落入本技术涵盖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室内农业换气散热的防虫排扇装置,包括框架(1)、固定在框架(1)上的支架(3)和安装在支架(3)上的风扇(4);其特征在于:还在框架(1)上装有防止羽化成虫飞入的防虫网(12)和防止小体型虫爬入的粘虫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室内农业换气散热的防虫排扇装置,包括框架(1)、固定在框架(1)上的支架(3)和安装在支架(3)上的风扇(4);其特征在于:还在框架(1)上装有防止羽化成虫飞入的防虫网(12)和防止小体型虫爬入的粘虫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室内农业换气散热的防虫排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后部有圆形的风扇孔(11),所述风扇(4)位于风扇孔(11)内,且风扇(4)的扇叶端部与风扇孔(11)的内壁有间距,所述粘虫装置就安装在扇叶端部与风扇孔(11)的内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室内农业换气散热的防虫排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虫装置包括圆管状粘虫套(5),粘虫套(5)一端的外周具有径向向外的法兰状粘套安装边(53);所述粘虫套(5)的内孔为导流孔(51),粘虫套(5)的外周面为粘虫面(52),所述风扇(4)位于风扇孔(11)内是位于导流孔(51)内;所述粘虫套(5)的粘套安装边(53)贴合安装在风扇孔(11)后端的边缘上,粘虫套(5)外周的粘虫面(52)与风扇孔(11)内壁及框架(1)内壁之间有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罡苏伟征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上橙有机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