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温室大棚用半自动喷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0436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温室大棚用半自动喷洒装置,包括存液箱,所述存液箱的下表面左侧固接有弯管,所述弯管的管路上安装有抽水泵,所述弯管的右侧端部安装有喷头。该新型温室大棚用半自动喷洒装置,通过存液箱、弯管、抽水泵、喷头、第一机箱、注液口和驱动机构之间的配合,将抽水泵进行供电使存液箱内部的液体通过喷头喷出进行喷洒作业,同时将皮带轮进行施力驱动,可以使滚轮在钢丝绳的外侧进行滚动,继而实现对喷头的移动可以增加对温室大棚内部植株的喷洒面积,期间无需操作人员对走水管进行铺设对接,降低操作人员的体能消耗,可一定的提升对温室大棚内部的喷洒效率,实用性能较强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温室大棚用半自动喷洒装置
本技术涉及温室大棚
,具体为一种新型温室大棚用半自动喷洒装置。
技术介绍
温室大棚,又称暖房,能透光、保温(或加温),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温室的种类多,依不同的屋架材料、采光材料、外形及加温条件等又可分为很多种类,常见的蔬菜和花卉用钢架或者木架搭建,温室大棚的意义在于控制小范围内光照、温度和湿度,保障植物等生长所需条件,目前温室大棚对内部植株喷洒作业时,操作人员要对走水管道进行铺设对接,需要操作人员的体能消耗较大,同时会影响对温室大棚内部的喷洒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温室大棚用半自动喷洒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温室大棚对内部植株喷洒作业时,操作人员要对走水管道进行铺设对接,需要操作人员的体能消耗较大,同时会影响对温室大棚内部的喷洒效率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温室大棚用半自动喷洒装置,包括存液箱,所述存液箱的下表面左侧固接有弯管,所述弯管的管路上安装有抽水泵,所述弯管的右侧端部安装有喷头,所述存液箱的下表面右侧安装有第一机箱,所述存液箱的右侧顶端设有注液口,所述存液箱的上方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空腔块、钢丝绳、滚轮、支座、横板、螺栓、插孔、插杆、横杆和皮带轮;所述空腔块位于存液箱的上方,所述空腔块的前表面左右两侧均插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贯穿空腔块,所述钢丝绳的外壁与空腔块的接触面间隙配合,所述钢丝绳的外壁上下两侧均抵紧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外侧安装有支座,下方所述支座的下表面与空腔块的内部底端固定相连,上方所述支座的上表面固接有横板,所述空腔块的上表面中心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贯穿空腔块的一部分与横板的上表面转动相连,所述空腔块的内部顶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内部设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底端与横板的上表面固定相连,所述空腔块的左表面底端插入有横杆,所述横杆通过滚珠轴承与空腔块转动相连,所述横杆的外壁与底端滚轮的内壁固定相连,所述横杆的右侧端部固接有皮带轮。优选的,所述存液箱的前表面设有观察窗。优选的,所述螺栓和横板的中心点均位于同一条水平垂直线上。优选的,两个所述插杆相对于横板的中心点左右对称。优选的,所述存液箱通过传动机构与空腔块相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弯板、往复丝杆、套筒、第二机箱、半圆板、滑杆和皮带;两个所述弯板分别固接在空腔块的左右两侧底端,两个所述弯板之间底端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的左侧端部部分贯穿弯板,所述往复丝杆的外壁套接有套筒,左侧所述弯板的左表面安装有第二机箱,所述套筒的外壁顶端固接有半圆板,所述半圆板的内壁设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侧弯板的接触面固定相连,所述往复丝杆的外壁右侧通过皮带与皮带轮转动相连。优选的,右侧所述弯板的上表面内侧固接有支板,所述支板通过滚珠轴承与横杆的外壁转动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温室大棚用半自动喷洒装置,相对于传统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存液箱、弯管、抽水泵、喷头、第一机箱、注液口和驱动机构之间的配合,需要对温室大棚内部植株进行喷洒作业时,操作将适量的待喷洒液体通过注液口注入到存液箱内部,然后在将抽水泵进行供电使存液箱内部的液体通过喷头喷出进行喷洒作业,同时将皮带轮进行施力驱动,可以使滚轮在钢丝绳的外侧进行滚动,继而实现对喷头的移动可以增加对温室大棚内部植株的喷洒面积,期间无需操作人员对走水管进行铺设对接,降低操作人员的体能消耗,可一定的提升对温室大棚内部的喷洒效率,实用性能较强利于推广使用。通过存液箱、弯管、抽水泵、喷头、第一机箱、注液口、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之间的配合,在喷头进行喷洒作业的同时,操作人员通过控制第二机箱内部的电机进行供电,使往复丝杆进行转动,因套筒内壁与往复丝杆外壁的连接关系以及滑杆对半圆板的限位,可以使存液箱和喷头进行运作往复运动,能够进一步提升喷头的喷洒范围,使得喷洒效果更佳的均匀,可以增强对温室大棚内部植株的喷洒效果。通过存液箱和观察窗之间的配合,观察窗便于操作人员知晓存液箱内部待喷洒液的剩余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空腔块、钢丝绳和滚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存液箱、往复丝杆和套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横杆、皮带轮和往复丝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存液箱,2、弯管,3、抽水泵,4、喷头,5、第一机箱,6、注液口,7、驱动机构,701、空腔块,702、钢丝绳,703、滚轮,704、支座,705、横板,706、螺栓,707、插孔,708、插杆,709、横杆,710、皮带轮,8、传动机构,801、弯板,802、往复丝杆,803、套筒,804、第二机箱,805、半圆板,806、滑杆,807、皮带,9、观察窗,10、支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温室大棚用半自动喷洒装置,包括存液箱1,存液箱1的下表面左侧固接有弯管2,弯管2与存液箱1的内部互为连通,弯管2的管路上安装有抽水泵3,抽水泵3的型号为ZM-007,且抽水泵3的电源线与第一机箱5内部蓄电池相连接,同时电源线的线路上安装有可远程控制的开关,便于操作控制抽水泵3是否进行运行,弯管2的右侧端部安装有喷头4,存液箱1的下表面右侧安装有第一机箱5,第一机箱5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和控制开关等部件,存液箱1的右侧顶端设有注液口6,注液口6与存液箱1互为连通,存液箱1的上方设有驱动机构7,驱动机构7包括空腔块701、钢丝绳702、滚轮703、支座704、横板705、螺栓706、插孔707、插杆708、横杆709和皮带轮710,空腔块701位于存液箱1的上方,空腔块701的前表面左右两侧均插入有钢丝绳702,钢丝绳702贯穿空腔块701,钢丝绳702的两端分别与温室大棚两侧内壁上方固定相连,钢丝绳702的外壁与空腔块701的接触面间隙配合,钢丝绳702的外壁上下两侧均抵紧有滚轮703,滚轮703的外侧安装有支座704,滚轮703与支座704转动相连,下方支座704的下表面与空腔块701的内部底端固定相连,上方支座704的上表面固接有横板705,空腔块701的上表面中心螺纹连接有螺栓706,螺栓706贯穿空腔块701的一部分与横板705的上表面转动相连,螺栓706通过滚珠轴承与横板705转动相连,空腔块701的内部顶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插孔707,插孔707的内部设有插杆708,插杆708的外壁与插孔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温室大棚用半自动喷洒装置,包括存液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液箱(1)的下表面左侧固接有弯管(2),所述弯管(2)的管路上安装有抽水泵(3),所述弯管(2)的右侧端部安装有喷头(4),所述存液箱(1)的下表面右侧安装有第一机箱(5),所述存液箱(1)的右侧顶端设有注液口(6),所述存液箱(1)的上方设有驱动机构(7);/n所述驱动机构(7)包括空腔块(701)、钢丝绳(702)、滚轮(703)、支座(704)、横板(705)、螺栓(706)、插孔(707)、插杆(708)、横杆(709)和皮带轮(710);/n所述空腔块(701)位于存液箱(1)的上方,所述空腔块(701)的前表面左右两侧均插入有钢丝绳(702),所述钢丝绳(702)贯穿空腔块(701),所述钢丝绳(702)的外壁与空腔块(701)的接触面间隙配合,所述钢丝绳(702)的外壁上下两侧均抵紧有滚轮(703),所述滚轮(703)的外侧安装有支座(704),下方所述支座(704)的下表面与空腔块(701)的内部底端固定相连,上方所述支座(704)的上表面固接有横板(705),所述空腔块(701)的上表面中心螺纹连接有螺栓(706),所述螺栓(706)贯穿空腔块(701)的一部分与横板(705)的上表面转动相连,所述空腔块(701)的内部顶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插孔(707),所述插孔(707)的内部设有插杆(708),所述插杆(708)的底端与横板(705)的上表面固定相连,所述空腔块(701)的左表面底端插入有横杆(709),所述横杆(709)通过滚珠轴承与空腔块(701)转动相连,所述横杆(709)的外壁与底端滚轮(703)的内壁固定相连,所述横杆(709)的右侧端部固接有皮带轮(7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温室大棚用半自动喷洒装置,包括存液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液箱(1)的下表面左侧固接有弯管(2),所述弯管(2)的管路上安装有抽水泵(3),所述弯管(2)的右侧端部安装有喷头(4),所述存液箱(1)的下表面右侧安装有第一机箱(5),所述存液箱(1)的右侧顶端设有注液口(6),所述存液箱(1)的上方设有驱动机构(7);
所述驱动机构(7)包括空腔块(701)、钢丝绳(702)、滚轮(703)、支座(704)、横板(705)、螺栓(706)、插孔(707)、插杆(708)、横杆(709)和皮带轮(710);
所述空腔块(701)位于存液箱(1)的上方,所述空腔块(701)的前表面左右两侧均插入有钢丝绳(702),所述钢丝绳(702)贯穿空腔块(701),所述钢丝绳(702)的外壁与空腔块(701)的接触面间隙配合,所述钢丝绳(702)的外壁上下两侧均抵紧有滚轮(703),所述滚轮(703)的外侧安装有支座(704),下方所述支座(704)的下表面与空腔块(701)的内部底端固定相连,上方所述支座(704)的上表面固接有横板(705),所述空腔块(701)的上表面中心螺纹连接有螺栓(706),所述螺栓(706)贯穿空腔块(701)的一部分与横板(705)的上表面转动相连,所述空腔块(701)的内部顶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插孔(707),所述插孔(707)的内部设有插杆(708),所述插杆(708)的底端与横板(705)的上表面固定相连,所述空腔块(701)的左表面底端插入有横杆(709),所述横杆(709)通过滚珠轴承与空腔块(701)转动相连,所述横杆(709)的外壁与底端滚轮(703)的内壁固定相连,所述横杆(709)的右侧端部固接有皮带轮(7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大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绿都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