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蔬菜与食用菌共生栽培组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8102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6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蔬菜与食用菌共生栽培组架,包括种植蔬菜的栽培架和培育食用菌的菌架;所述栽培架包括多个左右排列的A形架、在A形架两侧的斜柱外由下向上至顶部设有多层梯次放置的长条形的种植皿,栽培架内为荫蔽空间,栽培架一侧下部具有供菌架出入荫蔽空间的出入口;所述菌架放置在荫蔽空间下部的地面上,与当季蔬菜生长的食用菌菌料就放置在菌架上培育。其优点在于,通过设计适合蔬菜与食用菌共生的栽培架,使得原来没有得到利用的栽培架内的荫蔽空间能够生产出总产值甚至总利润超过栽培架上蔬菜总产值或总利润的食用菌,且完全不影响蔬菜的生长。且完全不影响蔬菜的生长。且完全不影响蔬菜的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蔬菜与食用菌共生栽培组架


[0001]本技术涉及室内农业,具体涉及一种室内蔬菜与食用菌共生栽培组架,属于室内农业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继蔬菜大棚栽培之后,又兴起室内栽培架多层立体栽培蔬菜,以充分利用由透明玻璃与透明膜搭建的光照通透的栽培房空间。其做法大都是:
[0003]制作栽培架,在室内硬实的地面上,由两个以上A形架作为支撑架按一定间距左右排列并在顶部通过连接件连接;在A形架两边由下向上至顶部多层梯次放置长条形种植皿。
[0004]栽培,在A形栽培架各层种植皿内灌注栽培营养液或栽培土;植入菜苗培育。
[0005]当菜苗生长到一定阶段时,栽培架两侧由下至顶部多层种植皿内长大的菜叶形成遮光的“绿帐”,而在这“绿帐”下的栽培架内则形成了一个光照较弱的荫蔽空间。由于这一荫蔽空间不能满足任何蔬菜光合作用所需的光照,因而在现有室内农业生产中一直没有得到合理高效的应用,而这一荫蔽空间按面积计算占室内总面积的25%左右。
[0006]食用菌食味鲜美,有着远高于蔬菜的营养价值,且产量高、市价好。人工栽培的食用菌是一个较为庞大的家族,有适应各个季节栽培的种类,其生长环境总体喜荫好湿。如何高效利用上述栽培架内的荫蔽空间,实现蔬菜与食用菌共生栽培是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现有室内农业生产中一直没有合理高效地利用栽培架内荫蔽空间的问题。
[0008]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室内蔬菜与食用菌共生栽培组架,包括种植蔬菜的栽培架和培育食用菌的菌架;所述栽培架包括多个左右排列的A形架、在A形架两侧的斜柱外由下向上至顶部设有多层梯次放置的长条形的种植皿,栽培架内为荫蔽空间,栽培架一侧下部具有供菌架出入荫蔽空间的出入口;所述菌架放置在荫蔽空间下部的地面上。
[0010]进一步地,在所述菌架上方的A形架内侧设有用于连接并固定A形架两侧斜柱的固定杆。
[0011]进一步地,在所述固定杆为中间高两端低的几字形曲杆,一个栽培架的多个A形架的曲杆组成帐架,所述帐架上放置有备用的遮阳网。
[0012]进一步地,在所述荫蔽空间上部两侧的栽培架,均设有向菌架喷射水雾的喷雾嘴。
[0013]进一步地,所述喷雾嘴及为其供水的供水管都设置在所在栽培架一侧的一条种植皿的正背面。
[0014]进一步地,所述菌架包括放置使用均培养料的菌料架和设在菌料架上供菌架进退走行的滚轮。
[0015]进一步地,所述滚轮有多个,分为前滚轮组和后滚轮组,所述前滚轮组和后滚轮组分别设置在菌料架架体外的前方和后方。
[0016]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设计适合蔬菜与食用菌共生的栽培架,使得原来没有得到利用的栽培架内的荫蔽空间能够生产出总产值甚至总利润超过栽培架上蔬菜总产值或总利润的食用菌,且完全不影响蔬菜的生长。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一种室内蔬菜与食用菌共生栽培组架立体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的局部示意图;
[0019]图3为所述帐架上覆盖遮阳网时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4为所述菌架立体示意图;
[0021]图5为金针菇菌袋的金针菇在所述菌架上的生长状况立体示意图。
[0022]图中:1、栽培架;11、A形架;12、种植皿;13、荫蔽空间;14、出入口;15、曲杆;16、遮阳网;2、菌架;21、菌料架;22、滚轮;3、供水管;31、喷雾嘴;4、菌袋。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4]实施例一
[0025]如图1、2所示,一种室内蔬菜与食用菌共生栽培组架,包括种植蔬菜的栽培架1和培育食用菌的菌架2;所述栽培架1包括多个左右排列的A形架11、在A形架11两侧的斜柱外由下向上至顶部设有多层梯次放置的长条形的种植皿12,栽培架1内为荫蔽空间13,栽培组架一侧下部具有供菌架2出入荫蔽空间13的出入口14;所述菌架2放置在荫蔽空间13下部的地面上。种植在种植皿12内的叶类蔬菜及果瓜类树、藤蔓等的叶片遮挡了绝大部分甚至全部的直射阳光,使得荫蔽空间13形成一个非常适合于当季食用菌生长的荫蔽环境。前面已经提到,食用菌有着适应各季节栽培的品种,如适合于秋、冬、春季栽培的平菇、金针菇、香菇等,适合于春、夏、秋栽培的木耳、草菇等。食用菌的产出率非常高,单季鲜菇每平方米可产15公斤以上,按单季出菇期平均3个月计算,每年每平方米可出鲜菇60 公斤以上。按一个栽培架1长10米,其荫蔽空间13可利用宽度1米计算,则一个栽培架1可年产鲜菇600公斤以上,能够达到甚至超过栽培架1上所种植的蔬菜的产值。由于菌架2位于栽培架1内贴近地面的位置,其菌料及生长出的食用菌都不会高于栽培架1最底层种植皿12内种植的蔬菜,因此不会影响栽培架过光(光线从栽培架1一侧的蔬菜叶片之间和架体构件之间的空隙通过,照射到栽培架1另一侧种植的蔬菜上),因而栽培架1内种植食用菌完全不会影响到栽培架1外部架体上蔬菜的生长。
[0026]下面是进一步的改进。
[0027]如图1、2、3所示,在菌架2上方的A形架11内侧设有用于连接并固定A形架11两侧斜柱的固定杆。
[0028]固定杆为中间高两端低的几字形曲杆15,一个栽培架1的多个A形架11的曲杆15组成帐架,所述帐架上放置有备用的遮阳网16。这样设置,是因为蔬菜在幼苗期植株小,栽培架1两侧梯次种植的蔬菜还没有形成很好的遮阳效果时,需要使用遮阳网16来为食用菌生
长提供更合适的条件。
[0029]在荫蔽空间13上部两侧的栽培架1上,均设有向菌架2喷射水雾的喷雾嘴31。食用菌喜湿,需要经常喷射水雾。
[0030]喷雾嘴31及为其供水的供水管3都设置在所在栽培架1一侧的一条种植皿12的正背面。这样设置可以使喷雾嘴31及为其供水的供水管3处于种植皿12的背光处,以免影响栽培架过光。
[0031]如图4、5所示,菌架2包括放置食用菌培养料的菌料架21和设在菌料架21上供菌架2进退走行的滚轮22。其中食用菌培养料一般都是使用圆筒形塑料袋装,称为菌袋4,图中所示是一种金针菇的菌袋4在菌架2上生长的情形,菌袋中已经长出了金针菇。所述供菌架2进退走行的滚轮22的设置是便于将菌架2从栽培架1拖出后放置菌袋4和采摘食用菌。
[0032]滚轮22有多个,分为前滚轮组和后滚轮组,所述前滚轮组和后滚轮组分别设置在菌料架21架体外的前方和后方。这样设置可以尽量降低菌料架21高度,从而使菌架、菌料及食用菌产品总高度限制在规定的高度内。
[0033]上述实施方式只用于更清楚的描述本技术,而不能视为限制本技术涵盖的保护范围,任何等价形式的修改都应视为落入本技术涵盖的保护范围之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蔬菜与食用菌共生栽培组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蔬菜的栽培架(1)和培育食用菌的菌架(2);所述栽培架(1)包括多个左右排列的A形架(11)、在A形架(11)两侧的斜柱外由下向上至顶部设有多层梯次放置的长条形的种植皿(12),栽培架(1)内为荫蔽空间(13),栽培架(1)一侧下部具有供菌架(2)出入荫蔽空间(13)的出入口(14);所述菌架(2)放置在荫蔽空间(13)下部的地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蔬菜与食用菌共生栽培组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菌架(2)上方的A形架(11)内侧设有用于连接并固定A形架(11)两侧斜柱的固定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内蔬菜与食用菌共生栽培组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杆为中间高两端低的几字形曲杆(15),一个栽培架(1)的多个A形架(11)的曲杆(15)组成帐架,所述帐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罡苏伟征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上橙有机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