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睡眠质量的中药生物固体冲剂饮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30436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固体饮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睡眠质量的中药生物固体冲剂饮料,由重量份数的如下组分组成:1.0~2.0份的酸枣仁提取物,0.5~1.5份的桑葚提取物,1~3份的枸杞提取物,1~3份的大枣提取物,1~3份的γ‑氨基丁酸。制备方法为按照重量份的配比将酸枣仁提取物、桑葚提取物、枸杞提取物、大枣提取物和γ‑氨基丁酸加入搅拌机中搅拌分散均匀,包装即得中药生物固体冲剂饮料。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一款专门全面改善睡眠不足的功能性食品的问题,通过将中医配方和生物科技结合,通过对传统中医文化挖掘,以中医食疗食养且食疗重于诊疗的方式,将中医药食同源、食疗食养的概念融入到生活中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睡眠质量的中药生物固体冲剂饮料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体饮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睡眠质量的中药生物固体冲剂饮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睡眠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与此同时,失眠导致的疾病也呈多发态势。早在2016年睡眠研究会公布的睡眠调查结果中显示,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从程度较轻的入睡时间长、做噩梦、易早醒,到较为严重的神经疾病,如慢性疲劳综合征(俗称“睡美人”综合征)等。几乎每个人都曾遇到过一觉醒来仍乏力困顿的情况。睡眠占据我们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而这三分之一的时间严重影响着我们三分之二的生活。晚上睡眠质量差容易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对免疫系统有着很多负面影响,比如说加快多脏器的衰老,心肺功能减退,引发一系列疾病等,长期失眠还可能导致抑郁症等疾病,90%的精神类疾病都会出现睡眠障碍,睡眠问题是精神类疾病最主要的之一。睡眠诊疗几乎包含了“中华医学会里的所有学科”,却鲜有医院设立专门的睡眠科室……现代社会睡眠问题越来越高发,睡眠医学仍是医疗体系的“边角料”。但睡眠医疗市场需求量和供给量都在快速增长,面对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睡眠医疗供给能力相对不足也日渐显现,其供需矛盾主要是结构矛盾,主要体现在对高档消费品、制成品、企业服务能力不足。55.4%的公众认为工作压力对自己的睡眠造成很大影响,同时有56.9%的人表示生活压力令睡眠质量不佳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人群并不是不想睡,而是因为工作、社交甚至于电子产品等原因导致的睡眠时间缺乏,而这个问题不是借助产品强制性入睡可以解决的。其次,由于现代人承受的工作、心理和家庭负担的超负荷,使得生理功能在加速衰退中,中国有超过70%的中年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亚健康状态还不断呈年轻化的趋势发展。而这种亚健康的状态是处于健康与疾病之外的第三种状态,其主要表征包括,以疲劳、或睡眠紊乱等躯干症状表现;以焦躁不安、急躁易怒、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心理症状表现,而这些的产生原因都与睡眠有着莫大的关系。目前很多人已经意识到自己的睡眠状态不佳,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一些手段去帮助自己获得高质量的睡眠。对于睡眠的问题,行之有效的防治策略是提倡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以食疗重于诊疗,通过食疗食补的方式去调理身体、疏肝理气,帮助提高睡眠质量。但是现在市面上并没有一款专业的中医食疗食补,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去调理身体、改善睡眠的产品。中医角度来说,引起睡眠不好的原因是多样性的,有的是情绪问题,有的是脾胃不和,心肾不交等等,目前市场上有些产品只能单一的针对某一类型提供解决方案,这是远远不够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睡眠模式已经与过去靠自然光生活的原始时代睡眠模式有了很大的不同,人们已经习惯倒时差、熬夜工作,睡眠很难再与日升日落等自然周期保持一致节奏,这样的生活方式对睡眠这一自然行为造成损害;同时,由于工作生活的压力日益增大,给身心都带来了巨大负担,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获得更优质的睡眠成为了每个人都很关心的问题。而目前市面上的睡眠产品,都将关注点集中在睡眠的“前端”,即解决人群如何入睡、改善睡眠质量的问题。而经过研究发现刷手机电脑、生物钟习惯、追剧是现在人们熬夜的三个主要原因,大众人群因工作生活压力大、晚上刷剧玩手机等原因不能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或者睡眠状况差强人意,而睡眠不佳直接影响第二天的工作,产生不良情绪,这样恶性循环,长此以往甚至可能造成免疫力下降多脏器超负荷运转、精神方面的问题等后果。褪黑素、安眠药等产品最多只能暂时性解决睡觉的问题,对于从根本上调理身体体质,获取优质睡眠没有任何帮助。现阶段市场上助眠类产品主要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安眠药,二是改善睡眠的保健品,第三类是安神类助眠产品。安眠药是早期失眠患者的首选,它通过镇静神经,从而达到快速引导睡眠、延长总睡眠时间的效果。临床治疗中,他也是最常见治疗失眠的药物,但是用药后易产生清晨失眠和白天焦虑等症状,同时依赖性比较强,服用过量可能会产生生命危险。助眠类保健品以褪黑素和GABA类两种为主,褪黑素具有改善睡眠的保健功能,可以帮助人体调整生物钟,改善睡眠,但是它会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嗜睡等副作用。同时,对于儿童和青少年长期食用的安全性还有待研究。不仅如此,服用褪黑素需要配合较为复杂的饮食禁忌,其用量的把握,也需要严格控制,长期服用对身体有一定损伤。另外一种助眠产品是GABA类的保健品,GABA是一种采用现代生物科技工艺的小麦提取物,它本身是天然存在于我们大脑中的非蛋白质氨基酸,是我们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抑制神经传达物质,全脑1/3的以上中枢神经突触部位都需要通过GABA作为递质,为神经传导信息。GABA通过作用于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的神经元,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过于兴奋,对脑部起到安定作用,从而促进大脑神经放松和消除紧张,帮助睡眠;也可以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神经细胞受体结合,使该细胞无法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从而产生促进大脑活力、提高精力的作用。安神助眠类产品,主要是立足于传统中医药领域以酸枣仁以及其提取物,五味子、茯苓等中医药材为主制成的中成药。酸枣仁被美称为“东方睡果”。对安神、失眠有奇效,《本草纲目》记载,“酸枣仁主烦心不得眠”,多个经典方药典籍中,均将酸枣仁作为君药组方,来治疗失眠。目前市场中,该类产品药物属性比较强,不适合长期食用。而且这类产品一般针对睡眠问题十分严重的群体,而这类群体更适合寻医问药,针对性开具中药方治疗失眠。在这类产品中,还有一个分支,即中医养生类的原料型产品,现在互联网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等媒介,查询能够帮助改善睡眠的办法,例如像枸杞泡水、酸枣仁煎水服用的等等。其实这也是大家感受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同时也是感受到了身体素质的下降。但是从中医理念角度来说是单方,并且其用量用法以及针对的人群不可一概而论,方法不对不仅起不到效果,还有可能给身体带来伤害。睡眠问题是并不是身体哪个具体部位或者器官出了问题,不是通过隔断式或者针对性治疗能够改善的。通过中医整体调理要比西方治疗更为有效,但是目前市面并没有一款专门全面改善睡眠不足的功能性食品。另外,根据《黄帝内经》记载,身体的五行运转,气机升降原理,睡眠的质量和睡眠不足引发的身体反应是一个整体系列,需要一个完整的组方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睡眠质量的中药生物固体冲剂饮料,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一款专门全面改善睡眠不足的功能性食品的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将提供一种提高睡眠质量的中药生物固体冲剂饮料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中医配方和生物科技结合,从睡眠“后端”着手,通过对传统中医文化挖掘,立足“中医治未病”,从睡眠不好问题已经产生的这个结果出发,以中医食疗食养且食疗重于诊疗的方式,帮助提前预防甚至是解决睡眠不好以后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将中医药食同源,食疗食养的概念融入到生活中去。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提高睡眠质量的中药生物固体冲剂饮料,所述中药生物固体冲剂饮料由重量份数的如下组分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睡眠质量的中药生物固体冲剂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生物固体冲剂饮料由重量份数的如下组分组成:1.0~2.0份的酸枣仁提取物,0.5~1.5份的桑葚提取物,1~3份的枸杞提取物,1~3份的大枣提取物,1~3份的γ-氨基丁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睡眠质量的中药生物固体冲剂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生物固体冲剂饮料由重量份数的如下组分组成:1.0~2.0份的酸枣仁提取物,0.5~1.5份的桑葚提取物,1~3份的枸杞提取物,1~3份的大枣提取物,1~3份的γ-氨基丁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睡眠质量的中药生物固体冲剂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生物固体冲剂饮料由重量份数的如下组分组成:1.3~1.7份的酸枣仁提取物,0.8~1.2份的桑葚提取物,1.8~2.2份的枸杞提取物,1.8~2.2份的大枣提取物,1.8~2.2份的γ-氨基丁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睡眠质量的中药生物固体冲剂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生物固体冲剂饮料由重量份数的如下组分组成:1.5份的酸枣仁提取物,1.0份的桑葚提取物,2.0份的枸杞提取物,2.0份的大枣提取物,2.0份的γ-氨基丁酸。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提高睡眠质量的中药生物固体冲剂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γ-氨基丁酸为纯天然生物发酵提取得到的γ-氨基丁酸。


5.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提高睡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国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赛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