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乘坐式采茶机的轮距调整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茶叶生产机械,特别涉及一种乘坐式采茶机的轮距调整机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茶叶大多是依靠人工完成采收,手工采摘虽然茶叶的品质好,但人员的劳动强度大,且采摘效率很低。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简单的茶叶采收机械,一般是单人的背负式或双人的手抬式,靠操作人员步行移动采摘茶叶,其生产效率也不高。因此具有自动行走能力的乘坐式采茶机得到了逐步的开发,现有的乘坐式采茶机其轮距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只能适用于单一行距的茶园,严重影响了乘坐式采茶机的使用范围。公开日为2013年5月15日,公开号为CN103098617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跨行自走乘坐式采茶机,其包括采茶机构,用于收集该采茶机构采摘得的茶叶的茶青收集机构;该茶青收集机构包括一用于收集茶青的带有支持框架的茶青收集袋;该茶青筛分机构包括筛分框架,上下设于该筛分框架上的上、下筛网;所述筛分框架的左端下方设有滚动轮,邻近该滚动轮的外缘固定设有与该滚动轮的中心轴平行的传动轴,该传动轴与该筛分框架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筛分框架的右端两侧底部分别通过滑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乘坐式采茶机的轮距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乘坐式采茶机包括两侧对称设置的履带式行走轮(1),每侧的履带式行走轮上均固定有一根前立柱(2)和一根后立柱(3),两侧的前立柱及后立柱上方均设有横梁(4),所述的横梁包括横截面呈倒U形的一根外梁(5)及滑动设置在外梁两端的两根内梁(6),前立柱及后立柱的顶端与内梁固定连接形成T字形支撑结构,外梁的一侧对称设有两个与内梁对应的液压缸(7),所述的液压缸的一端与外梁铰接,液压缸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头(8)与内梁铰接,液压缸动作时,通过内梁、前立柱和后立柱带动履带式行走轮向内或向外横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乘坐式采茶机的轮距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乘坐式采茶机包括两侧对称设置的履带式行走轮(1),每侧的履带式行走轮上均固定有一根前立柱(2)和一根后立柱(3),两侧的前立柱及后立柱上方均设有横梁(4),所述的横梁包括横截面呈倒U形的一根外梁(5)及滑动设置在外梁两端的两根内梁(6),前立柱及后立柱的顶端与内梁固定连接形成T字形支撑结构,外梁的一侧对称设有两个与内梁对应的液压缸(7),所述的液压缸的一端与外梁铰接,液压缸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头(8)与内梁铰接,液压缸动作时,通过内梁、前立柱和后立柱带动履带式行走轮向内或向外横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坐式采茶机的轮距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缸设置在外梁的内侧,外梁的内侧边设有腰形孔(9),所述的内梁横截面呈矩形,所述的连接头设置在内梁的内侧,连接头穿过所述的腰形孔与液压缸的固定端铰接,液压缸的输出端与外梁的内侧边铰接,两个与内梁对应的液压缸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坐式采茶机的轮距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外梁两端的上表面对称设有两个缺口,缺口处设有上辊轮(10),所述上辊轮分别与两根内梁的外端部上表面抵接,所述上辊轮位于前立柱或后立柱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乘坐式采茶机的轮距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靠近前立柱或后立柱内侧的外梁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鸿,周玉锋,李革,曾庆义,苏和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丰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