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记装置、标记方法、偏振片制造方法以及偏振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0281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33
向偏振片(100)照射可见激光,通过使偏振膜(10)吸收可见激光,使可见激光照射部分的偏振膜(10)改性,以及使改性部分的光学特性发生变化而进行标记。通过这种方式,针对含使可见光发生偏振的偏振膜的偏振片中的缺陷进行标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标记装置、标记方法、偏振片制造方法以及偏振片
本专利技术涉及针对液晶显示装置等使用的偏振片的缺陷标记。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等使用的偏振片一般通过先对含碘、染料(二向色性着色剂)的聚乙烯醇(PVA)树脂进行拉伸而获得偏振膜,然后在传输该偏振膜的同时在其两侧层叠由允许可见光透射的树脂构成的承托膜等物的方式制成。此类偏振片生产线通常包括缺陷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瑕疵、混入的异物等引起的缺陷。此类缺陷检测装置通常由包括LED等光源、CCD摄像头等光接收单元且通过光的透射或反射进行成像的成像系统以及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的计算机组成。此外,生产线的下游还设置标记装置,用于根据缺陷检测装置所检测出的缺陷数据,对缺陷部分进行标记。通过预先设置针对偏振片缺陷的标记,可以在产品检查过程中排除含有缺陷的部分,或者在偏振片使用过程中在用户通过目视等方式确认标记后排除含有缺陷的部分。其中,标记方式例如包括以喷墨头、毡笔等进行喷墨的喷墨法,将胶带作为标记贴在膜(film)端部的贴胶法、激光照射法等。在用墨进行标记的情形中,可能会发生因墨含有稀释溶剂等物而需要时间干燥,墨在随后的生产过程中剥离或转移至膜卷上。因此,存在生产线因剥离下的墨而受到污染或无法辨识缺陷部分位置的风险。此外,在端部贴胶的标记方法中,标记位置可能会在后续生产过程中例如因切缝等工艺而除去,从而导致无法辨识缺陷位置的风险。由此可见,虽然此类标记方法简单易行,但是仍不足以满足要求。与此相对,采用激光照射的标记方法由于能够通过直接加热树脂等材料的膜而对其进行标记,因此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用于标记的代表性激光源例如包括红外激光源、使用CO2(二氧化碳)的10.6μm波长激光源、使用YAG(钇铝石榴石)晶体的1064nm波长激光源等。举例而言,专利文献1公开了以YAG激光烧蚀线栅偏振片上的铝,并且描述了以CO2激光在作为偏振片100基质材料的树脂中形成开孔。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公开号为2011-257343的日本专利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专利文献1中描述了以集尘器等收集在对膜进行标记时所产生的灰尘。也就是说,该激光照射标记法会对标记部位造成损伤。此外,为了提高标记的目视辨识度,以及缩短激光照射时间,出于标记目的的激光照射通常要求提高激光照射的输出功率。因此,可以预想到,标记部位及其周围会因标记过程中产生的热而发生伴随有凹凸起伏、扭曲等变形的局部厚度变化。如此,在将该方式标记后的膜产品多枚层叠或连续卷绕成卷筒状时,所述凹凸起伏、扭曲等形状可能会在上下层叠的膜之间发生转移,从而造成因印记缺陷等二次缺陷而导致产品合格率下降的问题。另外,激光照射产生的热还存在因使标记部位产生烟尘而污染生产线环境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通过激光照射进行针对缺陷的标记时能够减小表面的凹凸起伏等现象并提高生产质量的标记装置和标记方法。问题的解决方式专利技术人通过锐意研究发现,当在出于缺陷标记目的的激光照射中使用可见激光时,该可见激光可被偏振片中的偏振膜吸收,从而在减小标记部位周围的凹凸起伏、扭曲等变形的同时,使得偏振膜改性而进行标记,并根据该发现完成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为一种针对含使可见光发生偏振的偏振膜的偏振片中的缺陷进行标记的标记装置,包含发出可见激光的激光源,其中,通过使所述偏振膜吸收激光源发出的可见激光,使该偏振膜改性,以及使改性部分的光学特性发生变化而进行标记。此外,所述偏振片优选含从偏振膜两侧包夹且允许可见光透射的承托膜,可见激光可在穿过该承托膜后被所述偏振膜吸收。此外,所述偏振膜可吸收可见激光而改性,并通过(i)色调发生变化;(ii)偏振特性发生变化当中至少一种实现标记。此外,所述可见激光可以为绿光。此外,所述偏振膜可含有碘或染料的二向色性着色剂。所述可见激光可以为直线偏振光,所述可见激光的偏振方向可相对于所述偏振片的吸收轴方向在0~90°范围内变化。此外,本专利技术可以为与上述装置对应的标记方法。此外,本专利技术可以为包括上述标记方法的偏振片制造方法,也可以为由该偏振片制造方法制造的偏振片。此外,所述改性部分可不具有偏振性,而且以所述基质材料表面为基准的最大深度和最大隆起高度可分别为5μm以下。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通过使偏振片内部的偏振膜改性而进行标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小激光照射所伴随的标记部位及其周围的变形。如此,可以防止变形部分产生的转移和印记二次缺陷,从而提高生产质量。此外,由于使用可见激光,因此即使在偏振片的承托膜含有紫外线吸收剂时,激光也不会被承托膜吸收,并可抵达偏振膜,以将偏振膜改性。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包含标记装置的偏振片制造系统的整体结构图。图2所示为标记装置产生的标记痕迹的形状示例。图3采用可见激光的实施例1标记部位的截面照片。图4采用红外线激光的比较例1标记部位的截面照片。图5采用紫外线激光的比较例3标记部位的截面照片。图6为含变形例1标记装置的偏振片制造系统的整体结构图。图7为含变形例2标记装置的偏振片制造系统的整体结构图。图8为通过改变所照射的可见激光的偏振轴而改变吸光量的说明图。图9所示为与偏振特性的变化相对应的标记检测(亮点检测)。图10所示为与偏振特性的变化相对应的标记检测(暗点检测)。附图标注10:偏振膜;12a,12b:承托膜;14a,14b:辊;16:检测装置;16a:成像装置;16b:光照装置;18:控制装置;20:标记装置;22,24:辊;100:偏振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处描述的实施方式。[整体结构]图1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含标记装置的偏振片制造系统的整体结构图。偏振膜10以长的条带状物形式从辊等物上不断延展传输而出。其中,偏振膜10可例如采用将聚乙烯醇类树脂构成的膜(film)以二向色性着色剂染色后制成之物。代表性的二向色性着色剂为碘、偶氮化合物等染料,在可见光区域内具有偏振特性。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例如设于液晶的入射或出射一侧。其中,二向色性着色剂优选能够充分吸收下述标记中使用的可见激光。偏振膜10的厚度并无具体限制,例如为1μm~100μm左右。考虑到易拉伸性、激光标记性能、目视辨识度等因素,厚度优选为5μm以上。在本例中,偏振膜10由允许可见光透射的承托膜12a,12b两面包夹。也就是说,传输而来的偏振膜10上下两侧叠加承托膜12a,12b后,通过辊14a,14b的上下按压,使得偏振膜10由承托膜12a,12b两面包夹,以形成偏振片100。承托膜12a,12b为在光学上无色透明的膜,通常用于为对热量、水气较为脆弱的偏振膜10提供保护。承托膜12的其他功能例如为能够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视野角等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标记装置,用于在含使可见光发生偏振的偏振膜的偏振片中对缺陷进行标记,/n包括用于发出可见激光的激光源,/n其中,通过使所述偏振膜吸收所述激光源发出的可见激光,使所述偏振膜改性,以及使改性部分的光学特性发生变化而进行标记。/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730 JP 2018-1423651.一种标记装置,用于在含使可见光发生偏振的偏振膜的偏振片中对缺陷进行标记,
包括用于发出可见激光的激光源,
其中,通过使所述偏振膜吸收所述激光源发出的可见激光,使所述偏振膜改性,以及使改性部分的光学特性发生变化而进行标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振片在所述偏振膜的至少一面上含有允许可见光透射的承托膜,可见激光在穿过所述承托膜后被所述偏振膜吸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振膜通过吸收可见激光而改性,并通过(i)色调发生变化;(ii)偏振特性发生变化中的至少一种实现标记。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见激光为绿光。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振膜含有碘或染料的二向色性着色剂。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见激光为直线偏振光,
所述可见激光的偏振方向能够相对于所述偏振片的吸收轴方向在0~90°范围内变化。


7.一种标记方法,用于在含使可见光发生偏振的偏振膜的偏振片中对缺陷进行标记,
其特征在于,向所述偏振片照射可见激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霜越雅范塚田竜太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