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接合结构、接合方法以及汽车用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接合结构、接合方法以及汽车用构件。本申请基于在2018年9月26日向日本申请的专利申请2018-180151号以及在2018年9月26日向日本申请的专利申请2018-180266号要求优先权,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技术介绍
以往,在汽车领域中,在车身的组装、部件的安装等中较多地使用点焊,包含高强度钢板的多个钢板的接合等也通过点焊来进行。但是,在包含高强度钢板、尤其是抗拉强度为780MPa以上的钢板的点焊接头中,熔核的韧性下降,若负载剥离方向的应力,则应力集中于熔核端部,因此存在尽管钢板的抗拉强度增加,但是十字抗拉强度(CTS)不增加或者减小的问题。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技术之一,有:不使母材熔融而将其机械地接合的技术,即,下述的使用自冲铆钉(selfpiercingrivet)的技术:将作为被接合材料的多个金属板重叠,一边将金属板用压板压住,一边用冲头将铆钉打入,将多个金属板用铆钉接合。但是,在该技术中,由于将铆钉打入,因此存在:与和冲头接触的金属板相反侧(冲模侧)的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合结构,是将重叠的多个钢构件使用具有轴部的连接构件进行接合而成的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n具有第1钢构件和重叠于所述第1钢构件的一个或多个第2钢构件,/n所述连接构件的轴部贯通所述第2钢构件,所述连接构件的所述轴部和所述第2钢构件通过摩擦压接而接合,/n所述轴部和所述第1钢构件通过摩擦压接而接合。/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926 JP 2018-180151;20180926 JP 2018-1802661.一种接合结构,是将重叠的多个钢构件使用具有轴部的连接构件进行接合而成的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1钢构件和重叠于所述第1钢构件的一个或多个第2钢构件,
所述连接构件的轴部贯通所述第2钢构件,所述连接构件的所述轴部和所述第2钢构件通过摩擦压接而接合,
所述轴部和所述第1钢构件通过摩擦压接而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轴部与所述第1钢构件的边界的最大直径设为Dmax1,将所述轴部与所述第2钢构件的边界的最大直径设为Dmax2,将所述轴部的比所述Dmax2的测定位置远离所述第2钢构件的部位中的最小直径设为Dmin时,
所述Dmax1为所述Dmin的0.65倍以上,并且,
所述Dmax2为所述Dmin的1.20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Dmax1为所述Dmin的0.92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Dmin为3.0~1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钢构件的厚度的合计为1.0~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钢构件以及所述第2钢构件的抗拉强度为590MPa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构件的化学组成以质量%计C为0.10%以上、Fe为90%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所述的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接构件中,在所述轴部的未与所述第1钢构件摩擦压接的那一个端部还设置有直径比所述轴部的直径大的头部。
9.一种接合方法,是用于得到权利要求1~8的任一项所述的接合结构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准备所述第1钢构件和形成有贯通孔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井翔,吉永千智,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