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0103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2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PCB板和麦克风,所述壳体包括中框和后壳,所述中框和所述后壳通过紧固件相连,所述紧固件上设有贯通通道,所述贯通通道与所述壳体外部连通;所述PCB板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麦克风设在所述PCB板上,所述麦克风具有拾音孔,所述拾音孔与所述贯通通道连通。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在用于连接中框和后壳的紧固件上设置贯通通道,通过贯通通道将连通麦克风的拾音孔与壳体外部连通,不仅保证了麦克风的正常收音功能,还实现了中框和后壳之间的可靠连接,集成了紧固件及麦克风的结构需求,极大地节省了电子设备的结构空间,具有较大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等)为充分利用结构堆叠空间,在电子设备底部的堆叠器件包括指纹、卡座、喇叭BOX、USB、主麦及小板等,随着5G天线的应用,USB两侧一般需要布置2个天线弹片,而为了保证后壳与中框连接的可靠性,还需要在USB两侧设置用于紧固后壳和中框的外观螺钉。然而,受整机空间限制,麦克风在避开天线弹片与外观螺丝在结构上存在冲突,导致需要取消外观螺丝,使得整机的可靠性降低。申请内容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既可以实现后壳和中框的可靠连接,又可以保证麦克风的正常收音功能。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中框和后壳,所述中框和所述后壳通过紧固件相连,所述紧固件上设有贯通通道,所述贯通通道与所述壳体外部连通;PCB板,所述PCB板设在所述壳体内;麦克风,所述麦克风设在所述PCB板上,所述麦克风具有拾音孔,所述拾音孔与所述贯通通道连通。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在用于连接中框和后壳的紧固件上设置贯通通道,通过贯通通道将连通麦克风的拾音孔与壳体外部连通,不仅保证了麦克风的正常收音功能,还实现了中框和后壳之间的可靠连接,集成了紧固件及麦克风的结构需求,极大地节省了电子设备的结构空间,具有较大优势。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内设有传音通道,所述传音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拾音孔连通,所述传音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贯通通道连通。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音通道形成在所述中框上。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内设有柔性导管,所述柔性导管内形成所述传音通道,所述柔性导管的一端与所述拾音孔相连,所述柔性导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贯通通道相连。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贯通通道内设有防尘件。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PCB板设在所述中框上,所述麦克风设在所述PCB板的背离所述中框的一侧表面,所述中框与所述PCB板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上设有避让所述传音通道的第一避让孔。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密封件为麦克风防尘网组件。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后壳上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中框上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紧固件穿设在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内,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第一固定孔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紧固件包括紧固头部和紧固杆部,所述紧固头部设在所述紧固杆部的轴向一端,所述紧固头部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紧固杆部的截面积,所述第一固定孔包括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和所述第二孔段连通,所述第一孔段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孔段的孔径以在所述第一孔段和所述第二孔段之间限定出台阶部,所述紧固头部适于与所述台阶部止抵配合。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密封件设在所述紧固头部和所述台阶部之间。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框和所述后壳之间设有第三密封件,所述第三密封件环绕所述紧固件设置。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紧固件的外端面位于所述后壳的外观面的内侧。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音通道形成在所述中框上。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内设有柔性导管,所述柔性导管内形成所述传音通道,所述柔性导管的一端与所述拾音孔相连,所述柔性导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贯通通道相连。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局部剖视图;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电子设备;1、壳体;11、中框;111、第二固定孔;12、后壳;121、第一固定孔;1211、第一孔段;1212、第二孔段;122、外观孔;13、传音通道;2、紧固件;21、贯通通道;22、防尘件;23、紧固头部;24、紧固杆部;3、PCB板;4、麦克风;51、第一密封件;511、第一避让孔;52、第二密封件;53、第三密封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包括:壳体1、PCB板3和麦克风4。其中,壳体1包括中框11和后壳12,中框11和后壳12通过紧固件2相连。可选地,紧固件2为螺钉。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后壳12可以包括盖体和环绕在盖体外周的侧壁,盖体和侧壁之间限定出容纳空间,中框11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设在容纳空间内。紧固件2可以穿设在后壳12的侧壁和中框11上。由此,可以实现中框11和后壳12的可靠连接,有利于提高电子设备100的可靠性。紧固件2上设有贯通通道21,贯通通道21与壳体1外部连通。参照图1,贯通通道21可以沿紧固件2的轴向延伸并贯穿紧固件2的轴向两端。由此,便于贯通通道21与壳体1外部连通。PCB板3设在壳体1内。例如,PCB板3可以设置在中框11的背离盖体的一侧。麦克风4设在PCB板3上,麦克风4具有拾音孔,拾音孔与贯通通道21连通。由此,外界环境的声音可以由贯通通道21传递至麦克风4的拾音孔,实现了麦克风4的正常收音功能。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通过在用于连接中框11和后壳12的紧固件2上设置贯通通道21,通过贯通通道21将连通麦克风4的拾音孔与壳体1外部连通,不仅保证了麦克风4的正常收音功能,还实现了中框11和后壳12之间的可靠连接,集成了紧固件2及麦克风4的结构需求,极大地节省了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空间,具有较大优势。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壳体1内设有传音通道13,传音通道13的一端与拾音孔连通,传音通道13的另一端与贯通通道21连通。具体地,外界环境的声音可以由贯通通道21进入壳体1内部,并经传音通道13传递至麦克风4的拾音孔。由此,通过在壳体1内设置传音通道13,有效地减小了声音在传递过程中的损耗,提高了麦克风4的收音质量。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传音通道13可以形成在中框11上。由此,可以将传音通道13直接开设在中框11上,无需额外增加传音的部件,在提高麦克风4的收音质量的同时,使得电子设备100的结构更加紧凑。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内设有柔性导管,柔性导管内形成传音通道13,柔性导管的一端与拾音孔相连,柔性导管的另一端与贯通通道21相连。由此,通过将传音通道13设置在柔性导管内,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柔性导管的形状,避免柔性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中框和后壳,所述中框和所述后壳通过紧固件相连,所述紧固件上设有贯通通道,所述贯通通道与所述壳体外部连通;/nPCB板,所述PCB板设在所述壳体内;/n麦克风,所述麦克风设在所述PCB板上,所述麦克风具有拾音孔,所述拾音孔与所述贯通通道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中框和后壳,所述中框和所述后壳通过紧固件相连,所述紧固件上设有贯通通道,所述贯通通道与所述壳体外部连通;
PCB板,所述PCB板设在所述壳体内;
麦克风,所述麦克风设在所述PCB板上,所述麦克风具有拾音孔,所述拾音孔与所述贯通通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传音通道,所述传音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拾音孔连通,所述传音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贯通通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音通道形成在所述中框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柔性导管,所述柔性导管内形成所述传音通道,所述柔性导管的一端与所述拾音孔相连,所述柔性导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贯通通道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通道内设有防尘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设在所述中框上,所述麦克风设在所述PCB板的背离所述中框的一侧表面,所述中框与所述PCB板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上设有避让所述传音通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敬
申请(专利权)人: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