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储能集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2998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模块化储能集成系统,由生电层、储电层和负载层组成;所述储电层内有多个用于存储电流的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之间连接有双向输送电流的变压转换器,所述储能装置包括有高压电储能装置、中压电储能装置和低压电储能装置。采用生电管理子系统选择性地启动或关闭一台或多台来决定生电,避免直流交流转换器负荷过大,利用储能装置之间的变压转换器实现相邻储能装置之间的储量平衡,并由储能管理子系统智能化控制,变压时只采用高压与中压、中压与低压之间的转换,减少了变压转换器变压的跨度性和压力,提高变压的稳定性,使内部各储能装置达到内部储量平衡,避免其中一个或多个储能装置出现储量不足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块化储能集成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块化储能
,具体为模块化储能集成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发电的广泛应用,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传统储能的方式基本都采用了单一的储能装置,而且利用单一的储能装置同时应用在高中低压的负载上,储能装置之间无法快速达到内部电压智能调节平衡,储能负载压力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模块化储能集成系统,能有效的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模块化储能集成系统,由生电层、储电层和负载层组成;所述储电层内有多个用于存储电流的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之间连接有双向输送电流的变压转换器,所述储能装置包括有高压电储能装置、中压电储能装置和低压电储能装置;所述生电层内有多个采用不同生电方式的生电装置,所述生电装置的输出端共同连接直流交流转换器的输入端,所述直流交流转换器的输出端同时连接多个所述储能装置;所述负载层内设有高压负载接口、中压负载接口和低压负载接口,所述高压负载接口、所述中压负载接口和所述低压负载接口分别接入所述高压电储能装置、所述中压电储能装置和所述低压电储能装置的输出端;所述模块化储能集成系统还包括有内置所述生电层的生电管理子系统、内置所述储电层的储能管理子系统;所述储能管理子系统包括有同时控制多个所述储能装置的储能管理模块和控制所述变压转换器的变压管理模块;所述生电管理子系统包括有选择性控制所述生电装置生电的生电选择模块和控制所述生电装置启动生电的生电启动模块。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生电装置可以为风能生电、水能生电、热能生电、太阳能生电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所述直流交流转换器把所述生电装置传送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进一步地,所述储能装置外侧设有显示内部储能容量的显示屏。进一步地,所述高压负载接口、所述中压负载接口和所述低压负载接口的输出端均连接有适配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可以适用多种不同的生电装置,可以通过生电管理子系统选择性地启动或关闭一台或多台来决定生电效果,避免直流交流转换器负荷过大,转换的交流电被平均安排至不同的储能装置内,利用储能装置之间的变压转换器实现相邻储能装置之间的储量平衡,并由储能管理子系统智能化控制,变压时只采用高压与中压、中压与低压之间的转换,减少了变压转换器变压的跨度性和压力,提高变压的稳定性,使内部各储能装置达到内部储量平衡,避免其中一个或多个储能装置出现储量不足的情况,整体结构简单,稳定性强,可适合应用于不同的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内部结构控制模块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模块化储能集成系统,由生电层、储电层和负载层组成;所述储电层内有多个用于存储电流的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之间连接有双向输送电流的变压转换器,所述储能装置包括有高压电储能装置、中压电储能装置和低压电储能装置;所述生电层内有多个采用不同生电方式的生电装置,所述生电装置的输出端共同连接直流交流转换器的输入端,所述直流交流转换器的输出端同时连接多个所述储能装置;所述负载层内设有高压负载接口、中压负载接口和低压负载接口,所述高压负载接口、所述中压负载接口和所述低压负载接口分别接入所述高压电储能装置、所述中压电储能装置和所述低压电储能装置的输出端;所述模块化储能集成系统还包括有内置所述生电层的生电管理子系统、内置所述储电层的储能管理子系统;所述储能管理子系统包括有同时控制多个所述储能装置的储能管理模块和控制所述变压转换器的变压管理模块;所述生电管理子系统包括有选择性控制所述生电装置生电的生电选择模块和控制所述生电装置启动生电的生电启动模块。多个所述生电装置可以为风能生电、水能生电、热能生电、太阳能生电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直流交流转换器把所述生电装置传送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所述储能装置外侧设有显示内部储能容量的显示屏,所述高压负载接口、所述中压负载接口和所述低压负载接口的输出端均连接有适配器。本技术可以适用多种不同的生电装置,可以通过生电管理子系统选择性地启动或关闭一台或多台来决定生电效果,避免直流交流转换器负荷过大,转换的交流电被平均安排至不同的储能装置内,利用储能装置之间的变压转换器实现相邻储能装置之间的储量平衡,并由储能管理子系统智能化控制,变压时只采用高压与中压、中压与低压之间的转换,减少了变压转换器变压的跨度性和压力,提高变压的稳定性,使内部各储能装置达到内部储量平衡,避免其中一个或多个储能装置出现储量不足的情况。具体工作原理:生电层内的生电装置采用了一种或多种不同的生电方式生电,并通过生产管理子系统中的生电选择模块来控制选择性地选择一个或多个生电装置生电,同时通过生电启动模块控制启动生电,所有生产出来的直流电全部流至直流交流转换器的输入端,直流交流转换器把输入端传入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再输出,输出的交流电同时储放在高压电储能装置、中压电储能装置和低压电储能装置中,三个储能装置内分别存放电压不一的电流,三个储能装置在储能管理模块的控制下实现相互调节,并通过变压管理模块控制的变压转投器实现相邻储能装置之间的电压转换和输送,并实用内部储量平衡,内部储量通过相对应的显示屏(未标出)显示方便查看,不同电压的储能装置都有对应的负载接口方便输送相等电压的电流,并通过适配器调节后向外输送使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模块化储能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由生电层、储电层和负载层组成;/n所述储电层内有多个用于存储电流的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之间连接有双向输送电流的变压转换器,所述储能装置包括有高压电储能装置、中压电储能装置和低压电储能装置;/n所述生电层内有多个采用不同生电方式的生电装置,所述生电装置的输出端共同连接直流交流转换器的输入端,所述直流交流转换器的输出端同时连接多个所述储能装置;/n所述负载层内设有高压负载接口、中压负载接口和低压负载接口,所述高压负载接口、所述中压负载接口和所述低压负载接口分别接入所述高压电储能装置、所述中压电储能装置和所述低压电储能装置的输出端;/n所述模块化储能集成系统还包括有内置所述生电层的生电管理子系统、内置所述储电层的储能管理子系统;/n所述储能管理子系统包括有同时控制多个所述储能装置的储能管理模块和控制所述变压转换器的变压管理模块;/n所述生电管理子系统包括有选择性控制所述生电装置生电的生电选择模块和控制所述生电装置启动生电的生电启动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模块化储能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由生电层、储电层和负载层组成;
所述储电层内有多个用于存储电流的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之间连接有双向输送电流的变压转换器,所述储能装置包括有高压电储能装置、中压电储能装置和低压电储能装置;
所述生电层内有多个采用不同生电方式的生电装置,所述生电装置的输出端共同连接直流交流转换器的输入端,所述直流交流转换器的输出端同时连接多个所述储能装置;
所述负载层内设有高压负载接口、中压负载接口和低压负载接口,所述高压负载接口、所述中压负载接口和所述低压负载接口分别接入所述高压电储能装置、所述中压电储能装置和所述低压电储能装置的输出端;
所述模块化储能集成系统还包括有内置所述生电层的生电管理子系统、内置所述储电层的储能管理子系统;
所述储能管理子系统包括有同时控制多个所述储能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维强林建平朱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远信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