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基板的制备方法、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基板的制备方法、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薄膜晶体管驱动LED(LightEmittingDiode)的显示技术中,由于LED显示需要的驱动电流敏感度较高,辅助电极的压降对驱动电流的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在LED显示基板中制作较大面积的VDD辅助电极和VSS辅助电极,从而降低走线电阻,降低走线压降。然而,在实际制作过程中,较大面积的VDD辅助电极和VSS辅助电极之间极易发生短路,短路导致整个面板无法正常显示,严重影响显示产品的良率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基板的制备方法、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以提升产品良率和可靠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基板,所述显示基板包括:柔性衬底;设置在所述柔性衬底一侧的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第一辅助电极,所述第一辅助电极与第一电源线连接;设置在所述柔性衬底背离所述第一金属层一侧的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包括:/n柔性衬底;/n设置在所述柔性衬底一侧的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第一辅助电极,所述第一辅助电极与第一电源线连接;/n设置在所述柔性衬底背离所述第一金属层一侧的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柔性衬底背离所述第一金属层一侧的多个薄膜晶体管,以及层叠设置在所述多个薄膜晶体管背离所述柔性衬底一侧的绝缘层和第二辅助电极,所述绝缘层靠近所述柔性衬底设置,所述第二辅助电极与第二电源线连接;/n其中,所述多个薄膜晶体管包括驱动晶体管,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辅助电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包括:
柔性衬底;
设置在所述柔性衬底一侧的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第一辅助电极,所述第一辅助电极与第一电源线连接;
设置在所述柔性衬底背离所述第一金属层一侧的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柔性衬底背离所述第一金属层一侧的多个薄膜晶体管,以及层叠设置在所述多个薄膜晶体管背离所述柔性衬底一侧的绝缘层和第二辅助电极,所述绝缘层靠近所述柔性衬底设置,所述第二辅助电极与第二电源线连接;
其中,所述多个薄膜晶体管包括驱动晶体管,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辅助电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连接,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辅助电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柔性衬底与所述像素单元之间层叠设置有第二金属层和平坦层,所述第二金属层靠近所述柔性衬底设置,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跨接电极,所述跨接电极与所述第一辅助电极通过设置在所述柔性衬底上的过孔连接,所述跨接电极还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源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电极在所述柔性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跨接电极在所述柔性衬底上的正投影。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电极在所述柔性衬底上的正投影面积与所述跨接电极在所述柔性衬底上的正投影面积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坦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2微米且小于或等于3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还包括绑定电极,所述第二金属层还包括信号引线,所述信号引线与所述绑定电极通过设置在所述柔性衬底上的过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晶体管包括:层叠设置在所述平坦层背离所述柔性衬底一侧的阻挡层、遮光层、缓冲层、有源层、栅极绝缘层、栅极、层间介质层以及源漏电极;
其中,所述阻挡层靠近所述柔性衬底设置,所述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源漏电极背离所述柔性衬底的一侧,所述源漏电极包括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跨接电极通过设置在所述层间介质层、所述栅极绝缘层、所述缓冲层、所述阻挡层以及所述平坦层上的过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在所述柔性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有源层在所述柔性衬底上的正投影。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薄膜晶体管还包括功能晶体管,所述第一辅助电极在所述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凤娟,王珂,刘威,周天民,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