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密切接触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人员防控
,尤其涉及一种密切接触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疫情防控形势下,人们的跨市出行将会被绑定在个人的安全码上,当出现确诊患者时,将会根据患者14天内的出行记录找到密切接触的人进行核酸检测。这种防疫方法对于政府的工作量大,不易排查到位。当碰到隐瞒行踪,拒绝上报的民众时容易因为对个别患者的遗漏导致整个防疫工作的效果十分不理想。并且目前应用于测量距离判断密切接触依靠的主要还是GPS以及蓝牙技术,GPS的优点是可全天候定位,覆盖面广,但是当应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判定时,其接近10米的误差很难发挥出作用。并且GPS仅限于室外开阔地区的定位,当应用地点转移到室内时,GPS的信号将被隔离从而失效。而在蓝牙技术测距方面,单纯的蓝牙信号强度来辨别距离的方法经常可能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干扰导致近距离通信技术测距的准确度降低。因此,想办法规避这些因素的干扰,使得蓝牙测距能够更加精确成为目前要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切接触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于近距离通信技术,获取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设备状态信息,以及检测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设备间近场通信信号强度信息;/n依据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设备状态信息、第二设备状态信息以及设备间近场通信强度信息,确定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设备间接触状态;/n依据设备间接触状态,确定第一用户设备持有者与第二用户设备持有者是否产生密切接触事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切接触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近距离通信技术,获取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设备状态信息,以及检测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设备间近场通信信号强度信息;
依据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设备状态信息、第二设备状态信息以及设备间近场通信强度信息,确定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设备间接触状态;
依据设备间接触状态,确定第一用户设备持有者与第二用户设备持有者是否产生密切接触事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近距离通信技术,获取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设备状态信息,包括:
按照动态设置的收发切换频率,扫描接收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蓝牙广播包;其中所述收发切换频率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持有者的防控风险动态确定;
通过对从第二用户设备接收的蓝牙广播包进行解析,解析得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设备状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设备状态信息、第二设备状态信息以及设备间近场通信强度信息,确定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设备间接触状态,包括:
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设备状态信息、所述第二设备状态信息以及设备间近场通信信号强度信息,输入到预先训练的密接判断模型中;
通过所述密接判断模型,输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设备间接触状态;
其中,设备间接触状态包括:两个用户设备在密切接触距离范围之内和两个用户设备未在密切接触距离范围之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状态信息包括用户设备屏幕激活状态信息、用户设备型号信息和用户设备传感器采集的传感器数据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密切接触距离定义设置密接场景和非密接场景,采集不同场景下用户设备的至少两种设备状态,并添加对应的场景标签;所述场景标签用于表征是否在密切接触距离范围之内;
对每一种设备状态与场景标签做关联度分析,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轩,陈达寅,张浩然,赵奕丞,颜秋阳,江亦凡,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