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体模型穿模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9762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物体模型穿模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上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的帧图像;获取穿模动作发起部位对应的网格集合,作为第一类网格集合;获取待检测部位对应的网格集合,作为第二类网格集合;确定第一类网格集合中的参考点,作为第一参考点;以及,确定第二类网格集合中的参考点,作为第二参考点;基于第一参考点与第二参考点之间的空间距离,确定待检测的帧图像的穿模概率;根据待检测的帧图像穿模概率确定所述待检测的帧图像是否发生穿模现象。采用上述方法,降低了对生物体模型进行穿模检测时的人工消耗,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体模型穿模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生物体模型穿模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在动画制作以及电影特效中对于3D虚拟人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3D虚拟人物的制作也越来越重要。目前,3D虚拟人物的制作主要包括:通过动作捕捉技术捕捉目标人物的各种动作,然后将所捕捉到的动作迁移到指定的3D人体模型上,驱动3D人体模型做出各种动作。但是在将所捕捉到的动作迁移到指定的3D人体模型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由于目标人物和需要驱动的3D人体模型的身材不一样,可能导致驱动3D人体模型做出一些不符合物理原理的动作,例如,如图1所示,可能导致驱动的3D人体模型110把手101伸入肢体102内部。这种驱动3D人体模型做出一些不符合物理原理的动作的情况被称为“穿模”。目前针对穿模问题,主要是通过工作人员人工检测人体模型是否存在穿模,当检测到存在穿模问题时,再通过人工修正的方式对人体模型的穿模进行修正。然而,通过人工检测人体模型是否存在穿模的方式,工作人员需要对每一帧图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体模型穿模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待检测的帧图像,所述待检测的帧图像包含:三维生物体模型的待检测部位和穿模动作发起部位;/n获取三维生物体模型的穿模动作发起部位对应的网格集合,作为第一类网格集合;/n针对三维生物体模型的待检测部位,获取所述待检测部位对应的网格集合,作为第二类网格集合;/n确定第一类网格集合中的参考点,作为第一参考点;以及,确定第二类网格集合中的参考点,作为第二参考点;/n基于第一参考点与第二参考点之间的空间距离,确定所述待检测的帧图像的穿模概率;/n根据所述待检测的帧图像穿模概率确定所述待检测的帧图像是否发生穿模现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体模型穿模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检测的帧图像,所述待检测的帧图像包含:三维生物体模型的待检测部位和穿模动作发起部位;
获取三维生物体模型的穿模动作发起部位对应的网格集合,作为第一类网格集合;
针对三维生物体模型的待检测部位,获取所述待检测部位对应的网格集合,作为第二类网格集合;
确定第一类网格集合中的参考点,作为第一参考点;以及,确定第二类网格集合中的参考点,作为第二参考点;
基于第一参考点与第二参考点之间的空间距离,确定所述待检测的帧图像的穿模概率;
根据所述待检测的帧图像穿模概率确定所述待检测的帧图像是否发生穿模现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检测的帧图像穿模概率确定所述待检测的帧图像是否发生穿模现象,包括:
判断第一参考点与第二参考点之间穿模概率是否不大于预设概率阈值;
如果是,确定所述待检测的帧图像未发生穿模现象;
如果不是,对所述待检测的帧图像进行标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三维生物体模型的穿模动作发起部位对应的网格集合,包括:
确定三维生物体模型的穿模动作发起部位的核心点的坐标;以及,确定穿模动作发起部位所在的预设区域内各个网格的参考点的坐标;
基于穿模动作发起部位所在的预设区域内各个网格的参考点的坐标,以及穿模动作发起部位的核心点的坐标,计算各个网格的参考点与穿模动作发起部位的核心点之间的第一距离;
将第一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的各个网格所构成的集合,确定为穿模动作发起部位对应的网格集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三维生物体模型的穿模动作发起部位的核心点的坐标;以及,确定穿模动作发起部位所在的预设区域内各个网格的参考点的坐标,包括:
确定三维生物体模型的穿模动作发起部位中的指定关节点的坐标,作为核心点的坐标;以及,确定穿模动作发起部位所在的预设区域内各个网格的重心的坐标,作为参考点的坐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三维生物体模型的待检测部位,获取所述待检测部位对应的网格集合,作为第二类网格集合,包括:
确定三维生物体模型的待检测部位的核心点的坐标;以及,确定待检测部位所在的预设区域内各个网格的参考点的坐标;
基于待检测部位的核心点的坐标,与待检测部位所在的预设区域内各个网格的参考点的坐标,计算各个网格的参考点与待检测部位的核心点之间的第二距离;
将第二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的各个网格所构成的集合,确定为待检测部位对应的网格集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三维生物体模型的待检测部位的核心点的坐标;以及,确定待检测部位所在的预设区域内各个网格的参考点的坐标,包括:
确定待检测部位中待检测关节点的坐标,作为核心点的坐标;以及,确定待检测部位所在的预设区域内各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思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