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针机构的仿真分析方法和顶针机构技术

技术编号:2829607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顶针机构的仿真分析方法和顶针机构,仿真分析方法包括将顶针机构的三维模型导入虚拟样机,并读取三维模型的几何信息,对仿真模型的各零部件进行重新命名,并定义已完成重新命名的各零部件的材料属性;创建负载块,在各零部件之间添加约束条件,以及在负载块和顶针机构之间添加约束条件;对各零部件中的可相对运动的零部件和负载块分别添加运动速度;运行仿真模块以模拟顶针机构的顶出运动和退回运动,并获取仿真模型在顶出运动和退回运动中生成的参数曲线,根据参数曲线对顶针机构的结构进行优化,以及对顶针机构中的传动件的传动参数进行校核计算。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顶针机构无法精准地对核心传动件进行选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针机构的仿真分析方法和顶针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顶针机构的仿真分析方法和顶针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当注塑机的合模机构合模到位后,需要通过注塑机的顶针机构将完成合模作业的塑件由合模型腔内顶出,而在此过程中,顶针机构的顶出运功和退回运动较为频繁,且受到的顶出负载力较大,由于在顶针机构上难以安装传感器,导致无法对顶针机构的核心传动部件的运动进行监测,致使无法对顶针机构的核心传动件进行精准地选型以及校核设计,需要提供一种对顶针机构的动力学的仿真分析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针机构的仿真分析方法和顶针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顶针机构无法精准地对核心传动件进行选型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顶针机构的仿真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顶针机构的三维模型导入虚拟样机,并读取三维模型的几何信息以形成仿真模型,对仿真模型的各零部件进行重新命名,并定义已完成重新命名的各零部件的材料属性;在虚拟样机中创建负载块,负载块用于模拟顶针机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针机构的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将顶针机构的三维模型导入虚拟样机,并读取所述三维模型的几何信息以形成仿真模型,对所述仿真模型的各零部件进行重新命名,并定义已完成重新命名的各零部件的材料属性;/n在所述虚拟样机中创建负载块,所述负载块用于模拟所述顶针机构的抵顶对象,在所述各零部件之间添加约束条件,以使各零部件连接形成装配体,以及在所述负载块和所述顶针机构之间添加约束条件,以连接所述负载块和所述顶针机构;/n对各所述零部件中的可相对运动的零部件和所述负载块分别添加运动速度,以使所述仿真模型能够模拟所述顶针机构的实际运动;/n运行所述仿真模块以模拟所述顶针机构的顶出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针机构的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顶针机构的三维模型导入虚拟样机,并读取所述三维模型的几何信息以形成仿真模型,对所述仿真模型的各零部件进行重新命名,并定义已完成重新命名的各零部件的材料属性;
在所述虚拟样机中创建负载块,所述负载块用于模拟所述顶针机构的抵顶对象,在所述各零部件之间添加约束条件,以使各零部件连接形成装配体,以及在所述负载块和所述顶针机构之间添加约束条件,以连接所述负载块和所述顶针机构;
对各所述零部件中的可相对运动的零部件和所述负载块分别添加运动速度,以使所述仿真模型能够模拟所述顶针机构的实际运动;
运行所述仿真模块以模拟所述顶针机构的顶出运动和退回运动,并获取所述仿真模型在顶出运动和退回运动中生成的参数曲线,根据所述参数曲线对所述顶针机构的结构进行优化,以及对所述顶针机构中的传动件的传动参数进行校核计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虚拟样机中创建负载块包括以下步骤:
在完成所述负载块的创建后,运行所述仿真模型以模拟所述顶出运动和所述退回运动,并获取所述仿真模型在所述顶出运动中对所述负载块施加的抵顶力,对所述抵顶力和预设抵顶力进行比较,对所述抵顶力和所述预设抵顶力进行比较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抵顶力小于所述预设抵顶力时,调节所述负载块的重量,并再次运行所述仿真模型以模拟所述顶出运动和所述退回运动,获取所述仿真模型在所述顶出运动中对所述负载块施加的抵顶力,对所述抵顶力和所述预设抵顶力进行比较,当所述抵顶力等于所述预设抵顶力时,完成所述负载块的创建,当所述抵顶力仍小于所述预设抵顶力时,继续调节所述负载块的重量,直至所述抵顶力与所述预设抵顶力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负载块和所述顶针机构之间添加约束条件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负载块和所述顶针机构的合模型腔之间添加移动副,以使所述负载块在所述顶针机构的抵顶端的推动下沿所述合模型腔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完成在所述负载块和所述顶针机构的合模型腔之间添加移动副之后,以及在对各所述零部件中的可相对运动的零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佳庆谭艳卢全武孟萌赵永政黎秀郁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