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试验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实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试验台。
技术介绍
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关键也在于电机控制,在工业生产使用中,质量检验特别是电机性能和质量检验尤为重要,如检查电机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确认电机的各项技术指标是否达到要求,因此电机测试技术与载体对电机设计与制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对永磁同步电机实验时,一般的只有在装置至所需设备内通过调测才能知道电机的工作是否异常,使得测试工作尤为的繁琐且需要花费大量安装和调测的时间,不能在所需使用之前测试出优劣,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试验台,解决了电机在所需使用之前测试出优劣使得测试工作尤为的繁琐且需要花费大量安装和调测的时间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试验台,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底盘、支柱、脚轮、液压缸、固定柱、固定底板、吸盘、工作罩壳、安装底板、测试底板、第一缓冲弹簧、缓冲板、支架、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支柱(2)、脚轮(3)、液压缸(4)、固定柱(5)、固定底板(6)、吸盘(7)、工作罩壳(8)、安装底板(9)、测试底板(10)、第一缓冲弹簧(11)、缓冲板(12)、支架(13)、支撑板(14)、电源装置(15)、安装室(16)、测试装置(17)、托板(18)、固定装置(19)、伸缩杆(20)、工作台(21)、第一传输线(22)、底座(23)、第二传输线(24)、显示屏(25)、第一滑动槽(26)、第一气缸(27)、第一推板(28)和第三气缸(29);/n所述底盘(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柱(2),所述支柱(2)有四个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支柱(2)、脚轮(3)、液压缸(4)、固定柱(5)、固定底板(6)、吸盘(7)、工作罩壳(8)、安装底板(9)、测试底板(10)、第一缓冲弹簧(11)、缓冲板(12)、支架(13)、支撑板(14)、电源装置(15)、安装室(16)、测试装置(17)、托板(18)、固定装置(19)、伸缩杆(20)、工作台(21)、第一传输线(22)、底座(23)、第二传输线(24)、显示屏(25)、第一滑动槽(26)、第一气缸(27)、第一推板(28)和第三气缸(29);
所述底盘(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柱(2),所述支柱(2)有四个,呈对角结构分布,所述支柱(2)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脚轮(3);
所述底盘(1)下表面中间固定连接有液压缸(4);
所述液压缸(4)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柱(5),所述固定柱(5)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底板(6),所述固定底板(6)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吸盘(7);
所述吸盘(7)有两个,呈左右对称结构分布;
所述底盘(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罩壳(8);
所述工作罩壳(8)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13),所述支架(13)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4);
所述支撑板(14)上端连接有电源装置(15);
所述工作罩壳(8)腔室内左侧设有安装室(16),所述安装室(16)底部设有安装底板(9),所述安装底板(9)固定连接在底盘(1)上表面上;
所述安装底板(9)内固定连接有第三气缸(29);
所述第三气缸(29)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伸缩杆(20);
所述伸缩杆(20)上端固定连接有托板(18),所述托板(18)上设有第一滑动槽(26),所述第一滑动槽(26)有两个,呈对称结构分布;
所述托板(18)滑动连接在工作罩壳(8)腔室内;
所述伸缩杆(20)左右两侧均设有缓冲板(12),所述缓冲板(12)下表面与安装底板(9)上表面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数个第一缓冲弹簧(11);
所述托板(18)上侧设有固定装置(19);
所述工作罩壳(8)腔室内右侧底部设有测试底板(10),所述测试底板(10)固定连接在底盘(1)上表面上;
所述测试底板(10)上端设有测试装置(17);
所述工作罩壳(8)上端固定连接有工作台(21),所述工作台(2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23),所述底座(23)上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屏(25);
所述底座(23)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传输线(22),所述底座(23)后端连接有第二传输线(24);
所述工作罩壳(8)前端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27),所述第一气缸(2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板(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15)的具体结构为:包括电源罩壳(150)、电机(151)、丝杆(152)、轴套(153)、蓄电池(154)、第一电源线(155)、第二电源线(156)、充电接口(157)和充电口(158);
所述电源罩壳(150)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4)上表面上,所述电源罩壳(150)与工作罩壳(8)相连通;
所述电源罩壳(150)前端固定连接有电机(151),所述电机(151)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丝杆(152);
所述电源罩壳(150)前端表面固定连接有轴套(153),所述轴套(153)内铰接有丝杆(152);
所述丝杆(152)上滑动连接有蓄电池(154),所述蓄电池(154)滑动连接在电源罩壳(150)腔室内;
所述蓄电池(154)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源线(155)和第二电源线(156),所述蓄电池(154)前端表面上设有充电接口(157);
所述充电接口(157)前端设有充电口(158),所述充电口(158)设置在电源罩壳(150)前端表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胜永,郭默琛,何翠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