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OVID-19抗原检测卡、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和纳米医学领域,尤其是一种COVID-19抗原检测卡、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新型冠状病毒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一般为3-7天,最长不超过14天。感染者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约半数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新型冠状病毒也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2,已明确为β属冠状病毒,是感染人类冠状病毒家族中第7个成员,与2003年的SARS冠状病毒一样,由RNA核酸和蛋白等组成,RNA很容易降解,蛋白衣壳将RNA包裹在其中,加上一层由脂质和糖蛋白组成的包膜外衣,从而使其RNA得到保护,病毒RNA编码四种主要结构蛋白,包括刺突糖蛋白(S,SpikeProtein)、小包膜糖蛋白(E,EnvelopeProtein)和膜糖蛋白(M,Membran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OVID-19抗原检测卡,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衬;作为所述COVID-19抗原检测卡的基底;/n包被膜;设置于所述底衬上表面的中部;/n样品垫:搭接设置于所述包被膜的上表面的一端;/n吸水纸;搭接设置于所述包被膜的上表面的另一端;/n其中,所述样品垫喷涂有微球线,所述微球线为由稀土纳米探针标记的COVID-19单克隆抗体1;所述包被膜上依次设置有检测线和质控线,所述检测线靠近所述样品垫;所述检测线包被有COVID-19单克隆抗体2,质控线包被有羊抗兔IgG抗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OVID-19抗原检测卡,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衬;作为所述COVID-19抗原检测卡的基底;
包被膜;设置于所述底衬上表面的中部;
样品垫:搭接设置于所述包被膜的上表面的一端;
吸水纸;搭接设置于所述包被膜的上表面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样品垫喷涂有微球线,所述微球线为由稀土纳米探针标记的COVID-19单克隆抗体1;所述包被膜上依次设置有检测线和质控线,所述检测线靠近所述样品垫;所述检测线包被有COVID-19单克隆抗体2,质控线包被有羊抗兔IgG抗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VID-19抗原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纳米探针为核壳结构氟化铒钠包覆氟化钇钠,其组成为:NaErF4@NaYF4;
其中,NaErF4为全铒掺杂核结构;NaYF4为壳层,@表示NaYF4包覆在NaErF4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OVID-19抗原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纳米探针在基态下稳定,在808nm的激发光源作用下发射出波长范围在500-550nm,640-680nm和1500-1600nm的三发射荧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OVID-19抗原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纳米探针的制备活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合成氟化铒钠核结构:在容器中,加入油酸、1-十八烯、铒的硝酸盐或醋酸盐或氯化物、NaOH和氟化铵甲醇混合溶液,并进行反应;随后用环己烷乙醇混合液洗涤,分散于环己烷中,得到NaErF4纳米探针环己烷溶液;
步骤二:制备核壳结构稀土纳米探针:在容器中,加入油酸、1-十八烯、醋酸钇、NaOH和氟化铵甲醇混合溶液、NaErF4纳米探针环己烷溶液,并进行反应,用环己烷乙醇混合液洗涤3~4次,分散于环己烷中;用酸洗法将探针转移至水相,再在探针表面修饰羧基,得到水溶性NaErF4@NaYF4稀土纳米探针;
步骤三:活化稀土纳米探针:对步骤二的稀土纳米探针进行超声波处理和离心处理,对沉淀物用10~100mM,pH为5.0~7.0的MES溶液洗涤;加入碳二亚胺、N-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混匀后高速离心,对沉淀物用pH为5.0~7.0的MES溶液洗涤,即得到活化稀土纳米探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VID-19抗原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垫上喷涂的稀土纳米探针标记的COVID-19单克隆抗体的含量为50~200μg抗体/200μl荧光微球。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张肖,刘宁,宋良,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